中职德育生活化课堂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2018-10-31李晓艳
李晓艳
摘 要 中职教育课程,以服务学生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以期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为了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近年以来,在德育课程方面,教师的关注度明显提高。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利于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本文中,笔者具体分析生活化教学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的重要地位,重点研究开设德育生活化的课堂。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必要性 策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作为中职教学中非常必要的课程,德育课程的进步需要教师的努力,从而不断更新、完善德育课程,进而使得在德育教学工作方面的任务加快完成。在这方面,需要教师发挥对德育教学改革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德育教学知识更能广泛被学生所接受,进而使得学生学习的效率更高,使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凸显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1中职德育课生活化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大家都知道,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德育课程属于无聊、没劲的行列,但是在现行教育阶段,部分德育教师依旧沿用原有的“满堂灌”方式,将德育教学理论知识翻过来覆过去地讲述,而不是将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这样的理论化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热情,脱离了学生自身,教学效率低下。只有从根源上入手,教师秉持“教学回归生活”的态度,才能防止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改变过去纯理论化的教学,丰富教育教学生活,使德育工作真正融入学生生活,这种新型的人性化德育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学习更加容易。
1.2有利于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希腊学者普罗塔格曾说,“不能把头脑当成填充东西的容器,而要把它当做需要燃起的火把。”可以通过对当前教育阶段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反思,审视教学课堂出现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教师对理论知识阐述的过度重视,而使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不被重视,不符合新型教学理念。对于生活化课堂的稿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在实践学习中收获,来促使学生领略生活的风采,掌握德育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适应水平。
1.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发展水平
实行德育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促进学生在中国社会新时期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生活实践非常重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所以,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课堂,对学生的社会学习具有先进的培育作用,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处理生活和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成功融入社会主义建设。
2构建中职德育课生活化课堂的策略
2.1教学案例选择贴近生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众所周知,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大多数中职学生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但是他们对新型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在这个万象更新的社会,生活化教学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题材。德育教师应当关注社会大事,投入研究生活化课堂的当中,并且将社会上的热点引入到课堂之中,使课堂具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学习情趣。比如,在《哲学与人生》课堂第九课《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一节课程时,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是复杂难懂,觉得这种高深莫测的课程不适合自己的水平。这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对此,笔者对共享单车这一话题展开了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共享单车带来的种种好处,比如共享单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条件。在这次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分享了生活中出现的其他共享物品,例如共享汽车、雨伞、充电宝等,在这些方面,学生可谓是津津乐道。随后,笔者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共享单车是如何产生的?”其实,共享单车是其创始者胡玮炜一个简单的想法而出现的,胡玮炜说,“我只是想做成一个产品,可以使人们在城市里的各个地方都能骑到单车,方便人们的出行。”最后,经过激情的沟通讨论,学生们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创新并不是离我们非常遥远,创新就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只要我们对生活保持热情与信心,投入到生活中来,就可以做一名新型的创新者,也能将创新融入生活。
2.2教学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孔子老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务必结合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特点的学习情境,不断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使教学更加专业化。比如,在教学“求职面试技巧”这方面课程时候,笔者选择设置招聘会的情境模式,让三名学生作为面试官,五名学生扮演面试求职人员,由其他学生观察场上学生的表现,并进行学习。在模拟面试之后,笔者即刻指导班里学生的学习工作,通过学生点评表演者的表现,使学生较为详细地掌握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的技巧,并且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模拟环节中实现更好的学习。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的体验,其价值远高于教师的言语传授。所以,教师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化课堂中积极学习,进而充实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兴趣。
2.3德育实践活动贴近生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课程,追溯到根源,其实是社会生活。教师若想使课堂具有激情活力,使学生保持对课堂的热情,则需要根据实際生活,与学生进行生活上的沟通,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教师细致地进行教学计划,可以在实践中进行教学。比如,笔者就厦门市垃圾分类推广活动进行周密组织,带领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社区中去,借助问卷调查、采访等多种方式,初步得知社区居民在垃圾分类活动方面的了解和行动情况,且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调查中端丽自我表达与沟通能力,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垃圾分类理念,从而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4改革德育课程,改革德育教学方式,实现德育途径生活化
当前阶段,中职教育过程中,其基本教育方式依然是德育课程。然而,传统化的教学过程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互脱离,只是单纯的理论化研究,所以教学效率比较低。因而,在德育课改革过程中,教学务必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使学生对课堂投入更多热情。同时,也要适当改变教学的方式,尽量采取灵活化措施,采取多种有趣的手段,尽量呈现一个有机课堂,只有学生乐于投入课堂中去,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互动,使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尽快实现德育课堂改革,才能真正使德育教育走入学生的心中。班主任老师则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尊重并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照顾特殊的问题学生,实现整个班集体的共同成长。
2.5建立科学、民主的德育评价机制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德育评价方式有两个。其一,对德育课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其二,通过班主任的学期评语、道德素质来评价。如果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缺乏民主性,那么则难以产生激励的作用,且这种主观性太强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公平合理。德育评价方面,若无法将评价机制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那么则是不科学、不公正的。因此,务必对德育工作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要重视行动,不用只关注分数,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评价客观,进而激励学生的学习。
3结语
简言之,在对中职学生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善于应用生活化教育教学理念,使德育工作与学生生活相結合。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生活,尽量融入学生实践中去,给学生在新的旅程中指引方向,推动学生的德育学习过程,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期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使生活化教学理念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志慧.中职德育课程有效作业之我见[J].新课程,2014(06):157-158.
[2] 陆冬芬.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3] 封银曼.中职德育课回归生活的实践思考[J].教师,2011(28):10-11.
[4] 郑重.中职德育课程生活化的探索[J].作家,2007(12):213-214.
[5] 俞芳.中职“生活化德育课堂”探讨[J].新课程,2014(3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