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
2018-10-31王健
王健
【摘要】新课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要求,由此兴起了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中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做出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应用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对于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与学习有重要意义,为实践教学活动服务,为小学生的互动观、生生观、师生观养成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合作学习中体现着数学教师对教学知识与目标的定位与研究,是对学生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乃至于最后成果评价形成合理的数学观的过程体现。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背景
小学数学担负着传授给学生初步的数学知识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奠定基础。小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应该受到良好学习氛围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遗憾的是,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略了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师过于主导教学课堂的走向,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老师形成了依赖心理,难以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禁锢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索意识。
当今社会的发展情景是任何大的科学研究或是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一个人的智慧恐怕难以招架其所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適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新课程的需要
小学合作学习主要是针对目前注重知识学习和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弊端提出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挑战,使之焕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2.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必然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密切,除了师生之间的讨论,学生之间同样能够互相学习,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培养小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有利于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同时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可以挖掘的潜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强教学的个别化,还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多向交流的课堂。让学生学会分享,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程序
1.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必然是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应该注意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性别、成绩、能力等不同平均分配,然后按前后桌座位排列,为以后的讨论提供便利。分组以后,充分发扬民主,把选择小组长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投票决定谁做组长。确定组长后,教师应该召开组长会议,对组长的组织与领导能力提出要求,并要求其对本组后进生特殊“照顾”,组织组内同学,带动后进生融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流程程序
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大致可以概括为: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确定合作目标、指导合作过程、汇报合作成果、评价合作结果等几个环节。
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内容的把握
1.空间与图形领域
数学图形与空间领域的学习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学内容,这一时期的图形学习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几何知识掌握,因此打好基础是非常必要的。这个阶段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是学习图形与图形之间位置关系的基础。就拿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探讨,并派代表表达自己小组的想法,对各小组的答案进行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很好的找到知识的重点,并且自己发现的知识更容易掌握,更容易激起学习的兴趣。
2.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对于问题的考虑有着阶段性特点,所以教师在为小组选择合作问题的时候,应当把握适当的难度,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产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意义。在进行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具体含义,再为小组选择合作问题。并且可以根据讨论问题,安排小组进行一定的概率统计,从而在实践操作中感悟概率的含义。
五、结语
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同时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将合作学习的内容与目标同小学生的真实能力与可接受能力相协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伟庆.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J].科学导报,2014,(16).
[2]胡春艳.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