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从生活中培养特殊儿童的劳动技能

2018-10-31郭璟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扫帚被子劳动

郭璟

【摘要】在特殊学校智培班的教学中,应当坚持贯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注重实现教学生活化。从注重整合、提升有意注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通过生活化的教育,培养殊殊儿童劳动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特殊儿童生活化教育劳动技能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著名的教育思想,他主张生活不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方法,并明确提出了要“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目的论。笔者认为,想要提高特殊学校智培班的教育实施,应当贯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注重实现教学生活化,通过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会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使之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注重整合,提升有意注意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课堂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所在,更是学习做事、学习做人、学习生活的所在。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时,一定要注重进行多元的整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或者某一方面的教育,通过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参与情感,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智障儿童感觉迟钝,行动笨拙,理解能力较差,教师若仅仅凭借言语进行描述,学生会感觉抽象难懂、难以接受,因此笔者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通过形象直观的展示,促进学生们集中精力于课堂活动中来。比如,笔者在训练学生们的叠被子技能时,首先拿出了被子的识图卡片让他们赏析,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他们认知物品与色彩的能力。笔者提问道:“卡片上画的物品是什么呢?物品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学生们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回答道:“是被子,蓝色的。”随后笔者又利用幻灯片给学生们放映了一段视频,视频是一个人叠被子的全过程。重复放映了两次之后,學生们显然还不是很明白怎样去叠被子,于是笔者亲自进行了示范,并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辅导。最后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成功完成叠被子的任务,虽然并不整齐美观,但是基本掌握了叠被子的方法,达到了笔者所期望的目标。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以“被子”为线索,有效实现了美工、认知、语言、劳动等学科的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学生们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中保持注意力,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实施渐进,尊重个体差异

不同年级特殊儿童的训练目标有所差异,《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是劳动技能的启蒙阶段,课程侧重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中年级侧重以个体和家庭为中心;高年级是劳动技能的提升阶段,应当在熟练掌握家务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初步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当注意实施渐进性,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目标,促进他们逐步提升。

比如,笔者在对低年级的智障学生进行教学时,为了培养他们利用扫帚打扫校园或者家庭环境的技能,笔者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认知扫帚这一劳动用品并掌握扫帚的使用方法。在实施教学时,笔者拿出扫帚像学生们介绍道:“大家看一下老师手里的东西,是不是很常见啊,你们平时有没有见到过呢?”学生们纷纷点头,于是笔者讲到:“这一物品就叫做扫帚。”随后,笔者让学生们对“扫帚”的读音进行了跟读,接着,笔者开始教授扫帚的使用方法,使他们通过不断的训练,学会利用扫帚清扫地面。然而同样是培养学生们使用扫帚的能力,笔者在对中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的目标为:学会表达与倾听,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利用扫帚这一工具完成教室的清扫。目的是引导学生们掌握扫帚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在劳动中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们在进行劳动过程中,学会了进行简单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你扫这边,我扫那边”等对话的开展,成功完成了笔者所布置的任务。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关注不同年级特殊儿童的能力差异,设计了与之相适应地、分层递进的教学目标,实现了以生为本,有助于促进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

三、开放时空,尝试拓展交融

特殊儿童大多比较封闭,与外界接触较少,生活经验相对不足。为了更好地观察落实陶行知先生“为生活而教育”的思想,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突破“课堂”的狭义概念,走进生活。通过使课堂内外资源相互拓展与交融,突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有效深化他们的感受与认知,多方位地提高其劳动技能。

比如,笔者为了培养特殊儿童简单的生产劳动技能,为接受职业教育做准备,笔者引导学生们开展了课堂内外的学习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劳动素养。在课堂上,笔者带来了办公室里的一盆绿植,然后向学生们讲到:“孩子们,大家知道这盆绿植是怎么得来的吗?”学生们都纷纷摇头,于是,笔者把实现准备好的种子拿出来,向学生说道:“老师将种子埋在土里,过段时间种子就会长成这样的绿植。”学生们感到非常惊讶与神奇。随后,笔者在课堂内向学生们展示了播种、栽培的过程与方法,首先将稀松肥沃的土用铲子铲进花盆中,然后用手或工具指在土中挖一个坑,将准备好的种子洒在坑中,紧接着在种子上盖一层薄土,最后用喷壶浇适量水,即完成了播种的全部过程。笔者为了加深学生们对播种的理解,预先联系好了准备耕种的农民伯伯,然后在他们耕种当天带领学生们来到了田地里进行参观。农民伯伯在耕种时,需要反复进行播种的动作,这样学生们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进行观看与学习,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掌握播种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农业劳动技能。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开放时空,将课堂拓展到了课外的空间,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资源,有效培养了他们的简单生产劳动能力,同时有助于让特殊儿童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四、情境模拟,凸显人文关怀

由于特殊儿童的言行大多比较笨拙或独特,教师贸然将他们带到社会中进行实践,容易引来异样的目光或者冷言冷语。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特殊教育时应凸显人文关怀,重视对特殊儿童心灵的保护,善于通过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在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呵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比如,笔者为了培养智障儿童的家务劳动技能,能够适应家庭生活的需求,笔者对他们的购物能力进行了训练。笔者首先进行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前从超市采购了日用商品例如牙膏、梳子、卫生纸,以及各种各样的食品,例如茄子、花菜、蛋糕、饼干等,然后笔者依次定好了每件商品的价格,最后将这些商品整齐布置在房间中,构建了一个模拟的购物场景。在课堂上,笔者带学生们来到“小商店”中,笔者分发给他们每个人一些写有数字的小卡片代替钱币,然后让他们用“钱币”购买自己需要的以及喜欢的东西。在预设的场景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得以大大的提高,购物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为下一步融入生活购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模拟生活中的购物场景,有效训练了学生们购买家庭生活用品的能力,锻炼了他们与人交流的胆量和能力,对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家庭生活、从事家庭劳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切实把握好上述“注重整合”“实施渐进”“开放时空”“情境模拟”这几个要点展开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的效果,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使之得到充分有效的训练,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猛,景时.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方式及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2,(09) :3.

[2]王培峰.特殊儿童生活与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学报,2012,(01) :74.

[3]杨敏.如何为特殊儿童送教[J].教育科学论坛,2017,(34) :75.

猜你喜欢

扫帚被子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巫的扫帚》
一切交给扫帚
寻找魔法扫帚
Mary’s Cninese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热爱劳动
云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