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工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8-10-31李立辉王立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管理学

李立辉 王立鹏

摘 要 管工融合视角下《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坚持的4项总体原则,即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为起始点、以实践性教学法为引导方法、以设计性教学改革为总体思路和以教學内容的优化为核心。并通过精心编制教学大纲,多方联动助推教学效果改善, 持续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和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工作等对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总结。

关键词 管工融合 管理学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要求将“四种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育作为高校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贯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建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和模式。以大学生的“四种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总结哈尔滨华德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做法 ,希望些许经验有助于其他院校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1管工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原则

管理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全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课程,主要介绍管理基本理论、管理方法及管理技巧等,具有强化基础理论、凝练管理思想及注重实践等特点,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讲授奠定了基础。

1.1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为起始点

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关键看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成为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起始点。能力培养涉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综合培养,是一个能力培养的完整体系。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掌握理论,更要应用于实践。因此,须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工业企业管理及生产案例等,并通过案例反推管理理论,以实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甚至是创业能力的根本目标。

1.2以实践性教学法为引导方法

实践性教学法是当前比较被学生接受和认可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逻辑、表达和创新与创造能力;同时,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循环中释放出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法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还学生以教学主体地位,教师真正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1.3以设计性教学改革为总体思路

设计性教学改革要求必须要明确管理学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掌握最基本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与手段不是目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入工科思维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模式,在管工融合的基础上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推进。设计性教学改革要求管理学课程内容必须能够反映管理实践的最新发展和管理理论的最新凝练。教学改革还要求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学生不再只是听者,更要成为课程讲授的参与者,让互动式教学方式成为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与推动粘合剂。

1.4以教学内容的优化为核心

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化,管理理论必将日臻完善。如在经典的管理理论讲授方面,要特别强调在特定历史阶段,制造型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理论变革演进,注重从工业企业改革与创新中凝练理论思想,提升理论水平。在讲授管理职能过程中,要用工业企业实际案例与管理理论相结合,将管理职能移到工业企业环境中去进行诠释和升华,最终实现学生对管理职能的领会与理解。

2管工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小组在教学改革总体原则指引下,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发散性、跳跃性思维较强但又缺乏严谨和缜密思维的特点,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课程教学改革情况。

2.1精心制定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基本的指导性文件,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开展教学。课程小组在每次授课前都要重新审编教学大纲,重点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2017年专业教学大纲的编制中,课程小组设计了两个独立模块,一个是关于 “著名民营企业家及创业史”演讲大赛,要求每4人一组,体验成功者的创业心路历程;另一个是关于以工业产品与服务为背景的“学生创业项目”设计与演示比赛,要求每5人组成一个创业小组,提交创业计划书并作创业设计的主题展示。从实际展示成果来看,效果较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2多方联动助推教学效果改善

在每章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中,注重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管理游戏、主题辩论等实践教学法的灵活应用。如在“控制”部分有关“控制的程序”教学中,任课教师插播“奔驰汽车”生产线视频,使学生在舒适的状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每次授课结束后,教师均为学生布置一个典型工业企业案例材料,要求学生课后认真思考,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 (下转第135页)(上接第99页)

2.3持续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

管理学课程课外辅助教学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专业协会活动等。在科技文化节期间,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科技论坛、经管类学生金工实操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提升学生业余活动质量。

2.4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工作

管理学课程教学配套改革内容主要有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等。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对教案、案例集、管理故事、视频材料及管理游戏集等及时更新,将工科思维与管理理论有机结合,提升理论教学效果。在教材建设方面,课程组积极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组织的《管理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在教学手段更新方面,课程组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大量的视(音)频材料等都很好地整合到教学实践中,收效颇丰。

综上所述,《管理学》是一门理论课,但更强调实践性,其教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用工科的思维及训练项目等与管理理论的讲授有机结合,实现管工融合以达到管理学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最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以企业运营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SJGY20170219);管工融合视角下应用型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JC1316030)。

作者简介:李立辉,硕士,副教授,就职于哈尔滨华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王立鹏,硕士,讲师,就职于哈尔滨华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营销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礼龙.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6(10):72-74.

[2] 初晋华.工管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27-28.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管理学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