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狄德罗的正剧观解读《上海屋檐下》
2018-10-31曹明霞
曹明霞
摘 要 《上海屋檐下》是左翼作家现实主义创作试验的最高成就,狄德罗所谓的正剧是使戏剧反映内容更接近人们的现实状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真实自然的市民生活,并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将狄德罗的戏剧观和《上海屋檐下》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背景下《上海屋檐下》创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上海屋檐下》 市民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戏剧注重表现市民生活,但剧作家表现都市生活的时大多局限于展现都市的政治和经济生活,日常生活领域的题材比较空缺。然而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更具有现实主义因素。夏衍在《上海屋檐下》下,用一种严肃的方式,展现了这个时代下层市民的生活场景。下面主要结合狄德罗关于正剧主题、语言特色以及剧作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夏衍的这部悲喜剧。
1戏剧主题的严肃性
“要正派,要正派。它会比那些只会引起我们的轻视和笑声的剧本更亲切更委婉地感动我们。”在狄德罗的观点中,戏剧的题材主题要贴近现实生活,格调要健康。在西方戏剧史上,最早出现的剧种是悲剧,这种剧重在描写伟大人物命运的不幸或是人民大众面临的灾难。之后出现了喜剧,多表现下层民众的滑稽可笑,以供人们嬉笑娱乐。缺少一种打破喜剧和悲剧的界限,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戏剧。狄德罗主张应该创立一种“严肃的戏剧”。本世纪初,话剧进入中国,发展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一股现实主义创作试验。《上海屋檐下》是夏衍这个时期的名剧,代表了他创作风格的转变。“在这个剧本中,我开始了现实主义方法的摸索。”在此之前夏衍写了《赛金花》和《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则与前两个剧目迥然不同,作者把视线转移到广大的中下层人民群众的身上。剧中设定的时间是在一九三七年,上海的梅雨季。地点在上海的“弄堂房子”。这座房子面积狭小、破烂不堪,但是五户人家合住,环境差到“用白木薄板隔成的‘后间,不开灯的时候,里面阴暗得看不出任何东西。”这五户人的生活反映了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各个方面的现状:物价飞涨、工人罢工、女性歧视、农业荒歉、人民失业、……不管是教员还是职员,是娼妓还是农民,生活下去一样困难。失了业的洋行职员黄家楣,病恹恹地生活,却为了父亲,典当了妻子桂芬的唯一的一件出客的衣服。赵振宇虽然是个乐天派,蜷缩在“知识的天堂”,仍免不了妻子为了柴米油盐絮絮叨叨,是一种文人的悲哀。作者集中笔墨刻画的是杨彩玉、林志成、匡复三人之间十年的爱情和友情纠葛。十年杳无音訊的匡复突然出现在二人的生活中时,三个人都是痛苦的,林志成背弃了挚友的委托,杨彩玉在匡复和林志成之间难以抉择,匡复因好友和彩玉同居而不知所措。最精彩的部分是匡复初见林志成到林志成道出和杨彩玉同居事实这段时间中匡复心理变化的描写。匡复:意外—热情—吃惊—笑着—吃惊—悲怆—透了一口气—惊住一怔—混乱—颓然—昂奋—失语似的自言自语—恢复平静—黯然—颓然。夏衍把一个本来应该形象高大的革命人士置于这种感情纠葛中,使人物充满着生活气息,避免了人物刻画的扁平化,使话剧题材真实而自然。《上海屋檐下》五户的生活状态代表了一九三七年,上海市民的生活。体现了狄德罗所主张的自然和真实,戏剧要表现市民的现实生活。
2语言风格的通俗性
狄德罗倡导的正剧表现的主题是市民的日常生活,“一定要和现实生活很接近”所以在语言表达上要求通俗易懂、口语化,是接地气的市民语言。朱光潜说狄德罗“强调文艺用自然的语言表现强烈的情感”。在狄德罗看来,市民剧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就是用自然、朴实,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夏衍先生所创作的《上海屋檐下》表现的人物是生活在 “弄堂房子”里的小市民,穿着朴素,度日艰难是他们生活的写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小市民社会地位低下,满口俗语。剧本中赵妻骂施小宝时脏话连篇,话语极符合中国三四十岁的大妈,在讨论事不关己的东西时所用的一种尖酸刻薄的口气。作者集中笔墨塑造的一个关键人物林志成,一个公司职员,但他不愿意过这种对上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下欺压劳苦人民的日子,意识到一切苟且的生活都是为了钱这个俗物。林志成咒骂施小宝,也是对整个当时社会的怨恨,为了钱过着没有自由的日子,有的只是说不出来的难。在剧本中不论是作者用于铺垫情节所塑造的次要人物还是为了表达感情所需描写的主要人物,所讲的话都是市民通俗的语言,真实自然,可以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间接地产生教育意义。
3教化作用的正面性
“严肃的喜剧,以人的美德和责任为对象。”这种戏剧不再是为了表现市民的愚昧可笑和伟人的悲惨命运,其作用重在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教育,展现普通人的美德和责任感。在《上海屋檐下》中尖酸刻薄的赵妻,虽然惜钱如命,但她仍然是个善良的人。即使是被迫为娼妓的施小宝也是善良的,为暗娼只是一种求生的方式,并不是她自愿的,她每天都在期盼丈夫能够远航而来,让她从这种生活中解脱出去,她。她是个善良人,愿意帮助在困境中的邻里。狄德罗看到优秀的戏剧可以让一个人度过困境,提升个人道德品质,改造社会风气。通过阅读《上海屋檐下》我们可以了解战争岁月时代,增加代人的精神共鸣。整个剧作,从始至终都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天,时大时小却从未间歇。这梅雨的作用,除了推动情节的发展之外,让全剧笼罩着一层灰暗,压抑的氛围,给人物和观众心里上造成忧郁的感觉,也有力的地投射了当时灰暗、阴沉的社会氛围。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有赵妻这样整日抱怨生活的,也有匡复这样奋起反抗的,也有林志成这样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有赵振宇这样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乐天派,也有黄家楣这样失业在家却无能为力的,并不都是被时代压垮的一代人。“结尾不要让人觉得太阴暗。尽管有风风雨雨,太阳反正总是要出来的。”夏衍创作的《上海屋檐下》在主题、语言风格以及现实意义方面符合狄德罗所倡导的“市民剧”的基本特点,市民生活场景反映伟大的时代,用文学反映时代特色,唤醒市民的意识,起到改变社会风气,提高个人素养的作用。作者通过描写对自身所体验到的辛酸的小市民生活的描写,推动了左翼戏剧现实主义的创作,也使中国的戏剧创作向现实主义迈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 狄德罗,张冠尧.狄德罗美学论文选[M].桂裕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 夏衍.<上海屋檐下>后记[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
[3] 夏衍.上海屋檐下[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
[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 夏衍.<上海屋檐下>自序[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