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悬的达摩克理斯剑与课程融合像个螃蟹讲解

2018-10-31何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克利斯达摩课业负担

何欣

摘 要 高悬的达摩克理斯剑与课程融合像个螃蟹讲解与分析。

关键词 教学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第一部分;高悬的达摩克理斯剑。

古希腊历史故事说,达摩克利斯一直艳羡狄奥尼西奥斯国王享受的幸运与幸福,终于有一天,国王有意和他交换位置,让达摩克利斯穿上了王袍,戴上金王冠,享受宴饮的佳肴、美酒、鲜花、乐曲、香水。当达摩克利斯举起酒杯时,突然发现天花板上倒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差点触头。他震惊了,不想吃也不想喝了,只想逃离王宫,逃得越远越好。这时候,国王告诉他,自己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剑,有随时掉下来的危险。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达摩克利斯剑”。

学业负担一直以来都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理斯剑。自从有了升学压力,达摩克理斯剑便如影随形地悬挂在师生头上,即使是走进新时代新课程改革之时,它仍在吞噬着孩子们的快乐,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应快乐学习,反复学习,终身学习,这是学习之乐。“温故而知新”,这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适当的科学的课业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意义重大。

著作等身是说一个人成就很大,衡量学生训练到位要说卷子做了一箩筐。一学期能做一箩筐卷子的训练不可谓训练不到位,这样的教学不可谓不扎实。这样的训练越到位,这样的教学越扎实,越背离教育规律。《老子》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是典型的“有为”,背离身心发展规律,不仅没有益处,反而会酿成苦果。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刻不容缓。

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倡导减负增效。减负增效是一体两面,升学制度是导向,落实关键在教师。我们要放弃野蛮训练,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我们要寻找科学教育方法,将教师的教学艺术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减负增效任重道远。坦诚地说学校减负增效的目标还远未实现。有些课堂教理念还需要更新,教师灌输还比较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自学能力有待加强;有些课堂教学仍然结构松散,重难点不突出,导致课内损失课外补,增加了学生负担。

消灭这一现象,需双管齐下。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减负增效纳入到对学校的考核当中。今年西安市小升初“摇号十面试”的方案又带给教育人更多的思考。以成绩论英雄的考试制度改革为考核学生六大素养的综合面试,正在悄然地影响着教学……解放过重的课业负担已露曙光,曙光就在前头,路依然在脚下。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有生机了,教师能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在关注知识生长的过程中激活思维。教学难度降了,更接地气了。课堂上师生不再急躁了,更从容了,教师讲解更细致了,学生更愿意思考而不再赶作业了……这是正确的方向,是探索的成果。

有人说过,问题就是课题,行动就是科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我们坚定地走科研育人之路。

第二部分;课程融合像个螃蟹。

《周易》豫卦有“顺以动,豫。……豫之时义大矣哉。”豫卦所包涵的“顺时而动”的意义多么伟大啊!豫卦告诉我们必须顺应天道,顺乎世界潮流的发展。

习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

“放眼全国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才刚刚起步。”一次培训后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编委张丹亲口对我如是说。

我校敏锐地把握时代潮流,将学科融合写进学期计划中。将《周易》搬进课堂,将《周易》与数学及人文学科融合为一体,大胆探索学科融合这一崭新课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经典永流传》、《诗词大会》无疑都是很好的尝试,但都在支流观光,我想带孩子们去源头看一看,探赜索隐,原始反终,领略中华民族智慧之源的风采。

《周易》是群经之首,智慧之源,是“象数理”相结合的中国哲学。《周易》这本天书,博大精深,由于历史的原因鲜有人学,更无人将它搬进中小学课堂,甚至未有人動过这个念头。我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它搬进了课堂。

依据“尊重、适合、选择”的新课程创新的课程理念,用排列组合、二进制、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导引八卦符号和太极图;结合生活阐释“易”及太极图的哲学意义,深挖乾坤两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义理;体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感悟处事为人的道德力量。

龙的形象最基本特点是“九似”,这节《走进周易》似是数学课有数学基因,其实不是;似是品综课给以满满的正能量,其实也不是;似哲学课有阴阳辩证法,其实也谈不上。以《走进周易》为代表的课程融合像个螃蟹,你看它是纵向来的,其实是横着去的。

猜你喜欢

克利斯达摩课业负担
达摩祖师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克利斯朵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