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改革
2018-10-31葛鑫鑫
葛鑫鑫
摘 要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其中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先分析了新课标(2017版)中涉及到的实验,在此基础上构建地理核心素养下具有地理性和探究性的高中地理實验教学模式并列举案例。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实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在提高实验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在学科核心素养中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接着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地理实验不仅是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所以更需要对新课程的地理实验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地理教学实验模式来不断地帮助教师适应新课改和提高地理实验教学质量。
1地理核心素养对高中地理实验内容的要求
1.1地理实验的定义
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许多学者将地理实验分为广义的地理实验和狭义的地理实验。
袁书琪教授认为地理实验除了模拟展现地理过程,广义的地理实验还包括教师在课堂实施的实物展示,地理实验既包括实验室的实验也包括地理考察、野外考察和调查等实践活动,如模拟大气降水过程、采集矿物岩标准、观察河流侵蚀状况、测量降水的PH值。
徐宝芳教授、张卫青教授提出狭义的地理实验是指:“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人为地把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已获得和验证地理知识的实践活动。”广义的地理实验是指:“通过观察、观测、演示、制作、绘制、调查等地理活动方式,认识、探索地理事物、现象和过程等的地理实践教学活动。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地理实验,还包括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演示、绘制地图、地理制作、地理参观、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的地理实验是指课堂的模拟实验、演示实验、实测实验,不包括地理考察、野外考察和调查等。
1.2地理核心素养对高中地理实验内容的要求
在新课标(2017版)中,实验在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四部分被提及,下面本文将对这四部分所涉及到的“实验”进行简单的概括与分析。
第一,地理实验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式。新课标(2017版)中提出:“实验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既能提取信息,逐步分析、解决问题并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更能培养策划和实施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所以学业要求中提到:“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并参与其中给与指导,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当下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
第二,地理实验多体现在自然地理。在必修课程中的地理一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自然地理学基础这两个课程中明确的提出要运用实验来展开教学工作来增强学生运用实验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自然地理知识抽象、动态、具有整体性。在实验的一系列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自然地理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习惯,特别是要指导学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一系列活动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方法并不断提高地理实践力。
第三,新课标对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分别给与了明确的指导与要求,针对不同的内容实验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必修地理一中的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所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是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操作者,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较高;选择性必修1的对实验教学的教提出了指导,没有涉及到对学生的要求。
第四,地理实验的质量有四个层次。总的来看,评定地理实验的质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因素:实验对象、使用地理工具观察、设计、分析、解释与评价。其中,实验对象分为三个等级:借助他人的帮助、与他人合作、独立完成。在四个层次中最高层次涉及了上面五个因素,且对各个因素的要求都较高。
第五,新课标(2017版)中提供的地理模拟实验的实例主要包括:主题、目标、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实验结果探究。这五个部分为下文地理实验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常见的地理实验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过程、总结评价笔者从此实验模式出发,结合地理核心素养、新课标实验评价的四个层级和具体的实验案例构建的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模式如下:
下面笔者通过“模拟地球昼夜长短变化”来具体说明上述实验模式的操作。
确定主题:通过课堂的讨论,确定主题为“模拟地球昼夜长短变化”。
实验设计:明确目的:归纳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准备实验仪器:三球仪。
按照太阳的回归运动进行演示。
对昼夜现象进行汇总。
由现象归纳规律。
实验操作:(1)教师介绍实验仪器与操作要点;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模型。
(2)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太阳直射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北半球、南半球时全球的昼夜现象。
(3)学生记录昼夜现象;小组一起完成全球昼夜现象的汇总。
(4)教师提供操作指南;学生个人根据指南利用电脑及相关软件完成昼夜长短变化的演示来验证上述的汇总结果。
实验分析:学生个人先尝试总结规律,之后与小组讨论确定规律;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引导或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规律或者完善表达。
实验总结:学生对整个实验的流程进行回顾,总结实验的失败与成功之处,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对整个实验的流程进行回顾,总结实验的失败与成功之处与同学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不断积累实验教学经验。
3不足之处
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部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同时地理实验也是一个综合的培养与提高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但是本文在归纳与分析新课标中的地理实验内容时,将地理实验与地理实践力联系起来但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其他三个方面结合的较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史利杰,徐宝芳.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02):101-105.
[3] 曹海霞.让学生在地理实验中提升科学素养[J].教育,2017(45):74.
[4] 王冬梅.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J].中学地理教学考,2014(10):27-28.
[5] 徐志华.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三模式与案例研究——以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J].地理教育,2014(10):26-27.
[6]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2-174.
[7] 张卫青,徐宝芳.中学地理实验类型与内容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0):109-112.
[8] 徐宝芳,张卫青.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