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促进学生形成安全依恋的培养
2018-10-31黄亚伟
黄亚伟
摘 要 再生命发展初期过程之中,早期儿童的心理依恋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并对他们的思考方式及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班主任要科学的理解与运用心理学知识,深层次的发现学生的特点,促进小学生内心形成安全依恋类型,促使小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积极面对自己及社会,让他们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小学生 班主任 安全依恋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1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著名的依恋理论。依恋关系的核心就是“对各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一旦他们感到安全,他们就会离开所依恋的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但当遭到警告,感到焦虑、疲倦或者不情愿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种渴望亲近的愿望。”“只要父母在身边并且能够对孩子的需要做出反应,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足够的安全感去探索。”鲍尔比用内部工作模型这个概念来解释为什么早期的依恋关系具有持久的效应。在儿童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依恋关系的认知表征或者工作模型。形成安全性依恋的儿童认为自己很棒,也值得别人爱。形成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会认为自己很差,也不值得爱。心理依恋是在小学生心理机制形成的中最关键的部分,这是属于小学内在的潜意识模型,由于依恋关系隐形内在地组织了学生的感觉,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因此促进学生的发展就不能忽视学生心理依恋的情况了解。
2依恋类型及对应的学生具体情况
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依戀、回避型依恋、矛盾或紊乱型依恋。由于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会形成三种依恋的模式。下面分别叙述期中的关系。
2.1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抚养者能读懂他们的情绪,并在害怕时候给予安抚,高兴的时候与他们愉快的玩耍。这类孩子通常善于应对环境压力,积极处理人际关系,做人方面更为诚实,没有必要通过说谎来夸大自己。此类学生拥有合理健康的归属感与掌控感。(《社会动物》p61)
2.2“回避型”依恋
一般情况下,此类孩子的父母会漠视孩子的合理要求,不能与孩子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相应的这类孩子在内心中建立起要自己照顾自己的内心模型,“这些孩子表面看上去似乎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独立于成熟”“但事实会逐步表明,他们并不会跟朋友和成年人发展亲密的关系。”此类学生往往具有能成掌控感但缺少归属感。
2.3“矛盾或紊乱型依恋”
往往此类孩子的“父母通常都是喜怒无常,他们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过度干扰孩子,然后又冷漠地疏远孩子。这些孩子难以建立稳定的工作模。”“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威胁,而且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此类学生更多能形成归属感但是缺少掌控感。
3班主任与学生心理依恋类型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3.1班主任可以对产生重要的心理依恋的影响力
“对母亲不够依恋的孩子,可能会遇到一个可以依赖的老师,”“一些孩子具备‘利用他人的能力”,这就对于回避型及矛盾或紊乱型学生相应地对教师形成一种依赖性。从日常学习中,班主任也能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有的学生就相对比较依赖家长、依赖教师。根据依恋理论,往往这类孩子处于非安全型依恋。使得小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对于环境,对于教师存在依赖性。往往说服教育方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建立安全型依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3.2班主任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差异化
学生具有不同类型的心理依恋,这就需要班主任长期观察,对学生多做了解,针对不学生不同的类型给予不同的策略。对学生的差异化认识,不要根据学习成绩来看待,即使优秀学生也会存心非安全型依恋的情况。对于那些学生,更要给予积极的沟通,建立良性对话模式,鼓励他们更大胆不要害怕,努力面对各种困难,在背后对他们更有力的支持。
3.3“安全型依恋”培养的核心在于读懂学生的心理要求及情绪
班主任对小学生安全依恋的引导与培养并不是一味的和蔼可亲,而是具备安全型依恋的学生未必具有完美的家长或班主任。班主任也不是完美的人,对于学生的安全型依恋的培养引导,重点在于与小学生的合理沟通,在于对学生正常心理需求的满足以及情绪的顾及。培养安全型依恋并不是满足学生的所有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形成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积极对话的姿态,让学生感觉可以存在交流的途径。
3.4班主任应该防止形成矛盾或紊乱性依恋
往往班主任会无意识的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来对待学生,这就使得学生的心理情况会随着外在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班主任更应该稳定的关注学生,防止以有条件的交换方式来对待小学生。因为这种忽然关注与漠视之间的反复,正是对小学生形成一种紊乱的,无法处理的内在心理矛盾。所以班主任更应该持续性无条件的积极给予积极关注。
3.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从多维度上促进学生形成安全型依恋
对于小学生的安全依恋类型家庭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非安全依恋,班主任要与家长积极沟通,争取在家庭生活中改善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积极改变。学校及家庭环境产生合力,促进学生安全心理依恋,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总之,班主任要给予小学生更多的爱心尊重,积极培养学生的稳定性依恋,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使学生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加积极有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