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德育理论在s班的行动研究

2018-10-31白鸿燕李艳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行动研究道德小学生

白鸿燕 李艳红

摘 要 现今社会道德的缺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许多社会纠纷与事故皆因道德的教化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其中重要原因则是道德始终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得到良好的实践进而应用到生活中去。本文将以生活德育为理论,使德育融入生活之中,以S班为研究对象进行行动研究,观察并研究他们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班级文化中对德育的渗透,总结归纳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概况,为生活德育理论在小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争取提出一些有利于我国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道德观的浅显意见。

关键词 生活德育 小学生 道德 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意义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使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防止误入歧途,同时通过小学德育促进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2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分析法为基础,以行动为主导,按理论→行动→拉升→反馈的思路,通过对文献的阅读,结合自己实习生的身份,利用自己实习的时间,以局内人的身份仔细观察学生、老师的行为进行实践。做好记录,进行整理、总结。

3生活德育理论的介绍

目前,对于生活德育理论的论述数不胜数,“回归生活”的价值取向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渐实现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在道德领域就是以生活德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德育教育。

总的来说:

一,生活是一个现实的领域,是一个具有“原初自明性的领域”。从人出生开始,就离不开生活这个大环境,这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

二,生活并不等同于生存,生存是动物的生命存在状态,人能依照自身的意念去改变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甚至可以改变人本身。

三,生活是人不断的自我更新,因而,生活是具有实践性的,是有其内在价值尺度的。若没有实践意义的支持,人的生活便只能沦为动物的生存了。这样,德育教育、道德情操则会遵循“生活的逻辑”,体现出“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征。

4 S班在应用生活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该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化、教条化、口头化严重,重智育轻德育。

在开设的德育课中,存在这些问题。课程表上虽然清楚的写着每周有两节《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但其他科目老师占课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另外,名为《思想品德教育》,实际上,课堂以老师从网上摘录句子,抄写在黑板上,底下同学进行抄写,作为课堂作业的完成为内容。学生只是埋头抄写,完成作业,并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并不明白德育有什么用,这些抄写的内容在生活中有什么需要的,这门课存在的意义并没有突显出来,名存实亡。

5生活德育理论在S班的行动研究

5.1课堂背景

在德育教育方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出:在爱国方面,小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在日常生活方面,要求小学生要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

在实习期间,利用自己上台讲课的机会,有幸将自己的教学方式付诸了实践。对于笔者所在的班级,很多学生缺乏爱国热情,红领巾乱系,升旗仪式闲聊,头脑里没有对于爱国的准确概念,所以笔者针对这方面进行了行动研究,选取了课程:《三角形》。

5.2课前观察阶段

本班学生基本都戴上了红领巾,而红领巾又成了他们下课玩闹的工具之一。下课,红领巾从脖子上扯下来然后拿着跟同伴抽来抽去,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上课铃一响,甩成一条绳的红领巾挂在脖子上系住,有的小学生不会系红领巾,还有的红領巾已经脏的看不出颜色,有的甚至还在红领巾上写着什么画着什么,还有一些吃了东西的小手直接擦在红领巾上,红领巾俨然成了一块随身携带的“抹布”。

5.3课堂实施阶段

这节课上课时,笔者并没有要他们打开书本进行概念的灌输,而是先幻灯片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然后让他们就现在自己身上、课桌上的东西找一找自己发现的角,有的说桌边,有的说门,有的拿出自己的三角尺,还有的拿着红领巾挥,这时,笔者向一位学生借用了他的红领巾,介绍红领巾的角、边,在讲述角的边和角时,展示手中红领巾的角和边,然后,在学了角的基础上,一边让他们熟悉角,一边教了学生们进行正确的红领巾系法:红领巾的三个角,在系的时候钝角要折叠起来,两个锐角分别在脖子两边,然后右角放在左角下面,两角交叉,将右角经过左角前面拉到右边,左角不动,右角经左右两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绕过左角一圈,将右角从此圈中拉出,抽紧。

5.4课后再观察阶段

《三角形》下课后,就有很多同学解下自己的红领巾重新系,虽然有的同学还不会系,但是都很仔细的按笔者教他们的方法努力系的更整齐,那节课课间没有同学再拿着红领巾玩了,而是坐在教室里学习系整齐的红领巾,在周一升国旗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不在说话了,而是庄严的行注目礼。

5.5结果分析

将一些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融入除思品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中,从侧面影响他们的道德情感,这样做比直接说教式的批评他们不尊敬红领巾、浪费水更有效,不但提升了他们的道德认知,也提升了对这节课知识的识记,可见德育生活化的重要性。

6结束语

本次研究通过自己对S班的行动进行探究,主要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考察与改变,发现了S班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决定了这三方面做的好坏,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跟随老师的教育进行自己行动的阶段,所以,教师处理这三方面的方式尤为重要。S班还是注意到了存在的这些德育教育嵌套欠缺的问题,从低年级开始整改在这三方面的问题,可能会不尽人意,但学生们有了改善就是最大的进步。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S校能在德育教育方面更生活化、实用化。

参考文献

[1] 杜威.学校与社会[M].刘衡如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道德小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