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战略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2018-10-31张国成吴新雨孙玉山
张国成 吴新雨 孙玉山
摘 要 本文从“双一流”战略出发,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 人才 培养 思考
1“双一流”战略背景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新挑战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培养优质人才,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其中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具体包括: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要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成为海洋强国,顺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大量优秀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相关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优秀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高技术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
2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培养现状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培养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在制度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还是要清楚地看到,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主要是为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强调学术性与创新性。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主要是以职业为导向、体现本专业行业需求和学科优势的培养方案。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式方法界定不明显,有些地方很模糊,不利于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2)课程讲授和学习方式相对单一:从授课方式看,目前“填鸭式”教学仍是研究生教学的主导模式,师生课堂交流互动程度不高。所选修课程主要局限于本专业课程以及本学科以内的其他专业课程,跨专业、跨学科的选修课程较少;参与导师课题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3)导师指导模式尚不完善:研究生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导师队伍,只有高质量的导师团队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导师指导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的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研究生导师指导仍以一对多的指导模式为主,这就导致对研究生差异化不够了解,不能根据每位研究生的特点十分确切的制定培养方案。这就要求要进一步加强一对一、多对一和多对多的指导模式的发展;导师组指导制度虚化,导师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3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思路
3.1以机制创新为基础推动创新改革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是涉及政府部门、高校等诸多方面。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推动者,肩负着改革措施具体实施和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重任,因而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始终贯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同时,要加大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奖励力度,保证各项经费持续有效的投入。其次,高校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主体,必须切实改变研究生及其导师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使其正确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改革实践。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完善是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但这离不开大量经费的支持。因此,高校应积极扩大经费来源,这就需要统筹包括科研项目经费、国家财政拨款、研究生学费、校外企业捐款等各种资源,然后对各项经费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和有效投入。
3.2以师生协作为起点激发创新意识
在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改变“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提高师生课堂交流互动程度,就要开展以研究生为主体、以授课老师为主导探究式教育教学,可有效引导研究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启发研究生内在的求知欲,激发其潜在的创新思维,使研究生对知识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过渡到一个积极的探寻者、发现者与创造者,真正地形成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研究生的课程督导,这样才能保障探究式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培养目的。培养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感和需求感,通过兴趣的诱导使研究生对科研的热爱由兴趣升华为自身对科研的一种内在需求,使其把对科研的需求转化为一种积极探索、钻研的动力,并在这种动力的支配下有效行动。导师组联合培养是集思广益的体现和要求,能有效避免单个导师指导带来的缺陷和不足,有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性创新人才的造就。
3.3以学术交流为平台展示创新成果
加强学术交流,可以让更多的研究生深入地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养成学术交流习惯,培养学术交流技能。参加学术交流,可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及时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研究前沿,避免了闭门造车的窘境。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解决自身的困惑,取长补短,发现一些新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对自己以后的科研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在与其他专家、学者的交流中,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优势及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为进一步的学习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Z].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2017.
[2] 佚名.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摘要)[J].中国有色建设,2015(02):5-10.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經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外文出版社阿拉伯文编译部译.外文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