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走班制教学推进的探索与困境

2018-10-31汪弘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走班制教学班班级

汪弘

摘 要 伴随高考改革的推进,“走班制”成为了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重要选项走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本文采取文献法收集国内外走班制相关材料,总结和探讨走班制相关理论,并结合国内教育教育现状,探索学校走班教学的探索历程,简要分析了走班制实施中的问题。

关键词 高考改课 走班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走班制升温的时代背景

国内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诉求越来越强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文件中多次谈到关注学生个体,为个体创造适合的教育,无不体现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教育要求。探索学生个性发展,重在如何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然而,以往的教育形式和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迫切需要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完善更多元化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于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应运而生。

2新一轮高考改革为走班教学提供了实施可能

新高考改革方案将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即除语、数、外3科不变,考生将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再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高考在表面上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考试选拔,但在深层次上,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最重要的社会人员流动特别是纵向流动的途径。高考对中学教育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自此,传统的固定班级的“大一统”教学形式将很难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迫切需要产生多种选科组合形式、为每个学生订制一张课程表来应对新高考改革。

走班制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起源于美国,被称为“non-grade instruction”, 意为“无固定班级 ”。上课的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学习水平选择在不同的班级中上课。相较于传统的“一班一表”的班级授课制,走班制打破了束缚,“一人一表”赋予了学生在课程上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机会。走班制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是一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走班教学的实施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学习需求,尊重各个体化差异,使教育个别化。学生的需求不同,所选择课程不同,会走向不同的教学班。因而有益于满足能力强且有兴趣的学生完成更高的挑战,降低程度一般学生的要求、帮助他们补弱。

走班制暗含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时代需求,契合了新高考改革下学生选考科目、选学的现实需求,在新高考考试制度改革的开展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价值,必将成为了中学教学组织方式的重要选择。

3走班制的探索与困境

走班制最早于1869年在哈佛大学实施,其后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部分国家推广开来。《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报告(2010)》显示:中国学校有92.4%采取班级制。虽然新课程改革推动了走班制在国内的实施,但仍有49.3%的中国学校从未采取过走班制。韩国与中国的情况相似,84.7%的学校采用班级制,41.5%的学校从未采用过走班制。54.8%的日本学校以班级制为主,但有84.9%的学校采用过走班制。目前,美国学校80.1%采取走班制,同时也是走班制最普遍的国家。

程红兵认为走班制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必修课程的分层次走班,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差异分层级教学,同一个水平的教学进度容易把控;第二种就是选修课走班,根据学生的志趣爱好来自主选课走班;第三种就是所有课程都走班。其最终会有两种形态,一是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这种优势在于便于实施与管理。既满足学生部分需求又易于教师管理。二是只有教学班,完全走班教学。这时教学班同时要担任管理学生职责,全员育人。当前国内的走班制概括也正是这两大模式:一种是全员、全科走班(以北京十一学校为代表),另一种是部分走班(选考科目组成教学班进行走班)。参考目前推行的走班制现状,前一种走班制模式更易操作,后一种走班模式管理难度增加,但极大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学生自由度高,但难于管理。这也是走向完全走班教学的一种过渡状态。由于国内学校实施实施走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实行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状态。随着教学管理与制度相对完善时再实行完全走班。因而学校要依据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推进走班教学改革。

走班制引入我国后发展较为缓慢。20 世纪 80 年代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高中物理学科探索走班制是国内的初步尝试。自2014 年新高考改革后,走班制再次升温,许多中学进行了走班制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市十一学校推行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在行政班和教学班走班并存模式下推行导师制,导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双向选择。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走班课程体系日渐完备。但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走班制未得到较好的推广。

4结语

如今时代日益注重个性化、多元化。我们如何给学生带来多元化教育,首要我们要给学生带来可选择的学习方案,时代让教育从越来越走向“私人定制”。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走进哪间教室,和哪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交谈。走班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升温,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大部分高中(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较匮乏地區)还没能做好充足的准备,还存在着对走班制的认识上、实践上的“不明就里”。只有结合走班制的实践状况,科学地审视走班制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认识目前走班制实施的进度与深度,才能使走班制在新高考改革改革的需求下更高的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 曹燕云,马玉才,张年勇等. “差异教育——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基础教育参考,2015(05):29-32.

[2] 李斌.“没有班级”的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改革考[J].云南教育:视界, 2014(09):24-28.

[3] 纪德奎,朱聪.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诉求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

[4] 胡中晓,刘秀峰.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新探索:走班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5):116-119.

[5] 张朝珍,杜金山.学生自主选择:高中分层教学的困境突破[J].中国教育学刊,2010(09):39-41.

[6] 周常稳.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16(06):23-25.

[7] 孟祥林.分层教学与教学过程最优化:从中日美对比论我国的策略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4):60-66.

猜你喜欢

走班制教学班班级
班级“四小怪”
雅韵·智慧·健康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