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模式构建地方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

2018-10-31陈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同心圆模式

摘 要 本文以湖北十堰地区为例,从高校志愿服务PBL+模式着手,构建师生同心圆,明确服务群体和方向,完善组织和管理角度,切实推动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基于问题导向 PBL+模式 同心圆 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将理论付诸实践,加强实践育人的有效手段。志愿服務的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必然趋势。本文结合高校学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际,提出基于PBL+模式(即是问题导向)志愿服务的机制构建,避免学校与社会脱节 ,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面临的“困境”

(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认知 “不够深”。 当前,随着国内高校学生人数的逐年增长,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人数日益增多,大部分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管理志愿者的社团。但与学生会等官方学生组织相比,志愿者对所在组织的归属感普遍较弱。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只是简单地被动接受并完成所在组织安排的任务,但对所做的事情、组织的宗旨、目标或活动的来由缺乏足够深入的认识。这种情况往往会削弱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间的相互期望值,除了志愿组织会给志愿者留下不规范、不重视的形象,还会让志愿者没有参与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能动性。

(2)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过程 “不够专”。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刚加入志愿服务组织时满怀热情,但如果长期未被组织安排参加志愿活动,这种热情就会逐渐消退。而且在一些重要的活动结束后,部分大学生会逐渐淡忘自己的志愿者身份。同时,网络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也带来较大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为网络和手机所占据,对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开展无暇顾及。这些活动基本都是以清理校园周边卫生、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参与无偿献血等活动为主,真正可持久开展的、有内涵和意义重大的活动较少。

(3)高校志愿服务管理和激励机制 “不够全”。 因志愿者的名称和服务的性质所限,大学生志愿服务绝大部分都是无偿的。高校的团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由于各方面原因也不能保证志愿者都能够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此外,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较少将志愿服务纳入其中,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对促进学生就业的作用也不明显。同时,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有时在大型活动前对志愿者开展的培训也仅限于组织的工作程序、对组织的简单认知等,难以真正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意识和素质。

2构建基于PBL+模式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切实提升高校志愿服务质量

(1)确定活动方向和项目主题。根据前期调研与总结, 结合学校学生专业实际及学校地区实际(鄂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医学本科类院校)。同时充分考虑和征求受助群体的意见,确定项目化的志愿活动实施方案。2016年初湖北医药学院普爱志愿服务队在十堰地区开始陆续开展以薪火相传(关爱进城务工子女及留守儿童)项目、星手相牵(关爱自闭症儿童)项目、守护天使(急救知识传播与培训)项目以及情暖夕阳(关爱老人)项目。这些志愿项目的活动的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反馈,得到了受助群体的认可,他们愿意并欢迎此项活动继续进行,增强了组织者、参与者的热情、感染和带动越来越大的学生主动自发的加入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中。使学生对志愿服务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跳出了只停留在配合和服从学校的安排上,志愿者不再盲目和被动,而是主动把做志愿服务规划到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明确主体,以辅导员导师团队、学生志愿者团队、受助群体三方为圆心。在志愿服务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三个群体的主动性十分关键。只有这三个群体都主动投入和接纳每一次的志愿活动。辅导员对活动的实施进行全程的参与和把控从志愿者的培训到活动内容及后期宣传和总结。教师在此过程中会延伸思考出很多学生工作相关课题,学生志愿者根据与老师长期的交流、互动和总结,增进师生情感,都会提升志愿服务效果。服务对象在受助的过程,不再觉得自己是被同情的对象,而是一个可以交流的朋友。实现三个群体的良性互动。

(3)拉伸内涵,以建立定点志愿服务基地、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三个阵地为半径。首先,针对志愿服务项目要建立固定的基地,建立长期联系,项目跟进,避免低效率、重复性的活动,保证每一次活动都是对上一次的完善。其次,作为定期和长期坚持的活动,在寒暑假集中组织学生团队开展社会实践,课题和成果可以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等,志愿故事可以搬上文艺舞台鼓舞和激励更多的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第三,充分利用好“三微”平台,对活动进行报道和跟进,让过程和成果可视化。

(4)共建师生“同心圆”,以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能力、增强志愿服务团队综合素质、夯实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时效性三个目标为指引,辐射带动打造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实现多个志愿项目组合,形成学术论文、新媒体作品和调研报告等多种实践育人成果,全力构建多“圆”发展的志愿服务模式。该模式下,各个项目取得了国家级、省级、市校级的多奖励。参与的师生个人也多次受到表彰。同时队伍内部也会定期进行表彰和奖励。达到了很好的内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此种模式的构建,大大提升了受助群体、学生志愿者以及指导老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基金项目: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学生工作精品立项项目,课题名称为《普爱志愿服务“同心圆”——创新地方医学志愿服务“ PBL+”模式》,课题编号2016XJPG3015。

作者简介:陈静,湖北医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十堰 442000)。

参考文献

[1] 林彩燕.社会功能视野下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2):82-85.

[2] 王民忠,狄涛.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0).

[3] 徐子恒,王为正.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08).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同心圆模式
同心圆梦再出发
同心圆梦再出发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同心圆变变变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