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6个区经济亮点显现
2018-10-31
上半年上海经济成绩单已经发布,其中各区经济有何亮点,近日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2018年上半年上海各区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分析了各区经济发展亮点。记者了解到,上半年,16个区经济增速总体符合预期,呈现“消费、投资、外贸三大需求稳,财政收入平,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优”的基本特征,区域分化和发展亮点愈加明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进一步稳固。
亮点一:郊区增长快于中心城区
《报告》显示,上海各区区域发展表现进一步分化,郊区总体优于中心城区。一是郊区经济增长普遍快于中心城区。奉贤、金山、青浦、嘉定等郊区,一季度实现GDP增速分别达10.9%、7.5%、7.3%、7.2%。这背后折射出郊区的土地要素、人力成本较中心城区相对宽松,经济增长点更加多元,二三产“双轮驱动”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郊区越来越成为体现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郊区工业税收领先增长,工业对郊区的税收贡献度进一步提高。1月—5月,郊区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0.7%,奉贤、金山、崇明等远郊区增速均超过30%。
二是郊区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等措施落地生效,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制造业生产持续回升。郊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全面实现增长,奉贤、宝山前4个月工业利润分别增长19.8%和11.7%。从发展趋势看,郊区工业投资后劲较足。1月—5月郊区工业投资普遍达两位数增长,闵行、宝山、松江等制造业大区工业投资增速均超过50%。
亮点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报告》显示,上海各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能级得到巩固。
一是先进制造业持续发力,创新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各区工业经济延续积极态势,发展稳定向好。前5个月,有7个区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超过两位数,且过半数区增速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得到明显体现,各区高端制造的布局特色逐步显现;二是现代服务业向高能级延伸,区域新兴增长点不断涌现。在市场细分和跨界融合的推动下,“互联网+”领域发展蓬勃。浦东新区1月—4月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长16.8%,其中龙头企业支付宝增长62.1%,口碑网、喜马拉雅、聚力传媒、咪咕视讯等新兴企业规模迅速扩大。长宁区1月—5月“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完成税收27.63亿元,同比增长22%,“互联网+”应用服务业完成区级税收增速超过50%。
亮点三:消费投资外贸稳定发力
《报告》显示,上半年上海各区“三驾马车”稳定发力,高质量发展需求端基础有所提升。
消费增长态势稳定,消费结构向品质型、发展型和服务型转变。1月—5月,16个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往年基本持平,保持在6%—8%的增长区间。从区域来看,重点商圈更新節奏存在差别,新兴消费板块蓬勃发展。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前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幅24.4%,居中心城区第一。在商品销售方面,受进口商品需求增加、国际市场需求回暖、金属销售、汽车销售等行业交易活跃带动,1月—5月16个区中有12个区的商品销售总额实现正增长,宝山、长宁、徐汇、静安等区增速分别达21.1%、19.9%、19%和14.3%。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投资逐步转向高效率和高附加值领域。1月—5月,各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定,有10个区增速为正,且半数区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外贸总量平稳增长,贸易功能不断改善。在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推动下,上海在服务贸易、离岸贸易、全球供应链管理、国际中转集拼等方面实现突破,展示、采购、集散等方面形成功能新亮点。今年以来上海各区外贸进出口形势基本平稳,16个区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区实现了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金山、宝山、长宁等区增速超过15%。
《报告》建议,下半年各区要处理好规范防风险与改革创新发展的关系。要强化底线思维,抓住有利条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的有机统一,努力保持经济稳中向好势头,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紧抓实干,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