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烤烟的成熟采收及烘烤

2018-10-31李卫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烤烟

李卫刚

摘要 烤烟采收的质量、烘烤工艺是否科学合理、烘烤操作是否准确都会对烟叶的烘烤质量产生显著影响,直接决定着烟叶的使用价值。因此,烟叶的成熟采收与科学烘烤直接关系到烤后烟叶的品质和经济效益。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烟叶的成熟特征、适时采收、分类装炕、科学烘烤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当地烟农采收及烘烤水平,提升烟叶烘烤质量,促进烤烟产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烤烟;成熟采收;编竿;装炕;烘烤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240-01

烟叶烘烤是烤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烟叶烘烤质量决定着烟叶作为卷烟工业原料的可用性价值[1]。影响烟叶烘烤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品种、成熟度、烤房类型、装烟方式和密度、工艺技术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烟叶烘烤质量[2-6],而烘烤的好坏最终决定了烟农的经济收益和其工业可用性[7]。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三段式烘烤工艺,并在烟叶烘烤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烟叶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且受地域、时空、气候条件、烤房设备等因素的影响[8-9],因而不管烟叶生产规范化程度如何提高,必然存在烟叶素质和烘烤特性的差异性,也说明筛选优化烟叶烘烤工艺,对提升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越来越重要[10]。

宝鸡市烟区是陕西省的重要产区,隶属于渭北台塬烟区,种植烟叶逾30年,也是全国第五批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12 年开始推广“三段五步式”密集烘烤工艺,烟叶烘烤质量逐年提升,受到甘肃中烟、贵州中烟等工业企业的青睐。

1 成熟采收

按照“按部位采收、多熟多采、少熟少采、不熟不采”的原则,严格掌握成熟度,杜绝采生采青。严格把握烟叶田间成熟度,下部烟叶适熟早采,中部烟叶成熟稳采,上部烟叶充分成熟采收。

1.1 采收原则

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成熟后集中一次采烤,即顶部向下第3片达到以黄为主,主脉全白发亮和侧脉2/3以上发白,茎叶角度接近直角,叶片弯曲呈弓型,叶面皱缩,叶面黄色成熟斑明显等成熟特征出现时采收。

1.2 采收时间

烟叶采收在上午进行,利于识别和把握成熟度。阴天可全天采收,晴天应避免烈日下采收,晴天中午不宜采收,以防晒伤烟叶,天旱宜采露水烟,以利烘烤中保湿变黄。烟叶成熟后,若遇短时间降雨,可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若降雨时间较长,烟叶出现返青,应待重新落黄后再采收。成熟叶龄一般为下部叶50~60 d、中部叶60~70 d、上部叶70~80 d。下部叶一般提早7 d左右,中部和上部叶分别推迟7~10 d比较适宜。

1.3 采收方法

实施上部烟叶一次采烤,提高上部叶烘烤质量和可用性。烟株生长、成熟一致的烟田,每次每株采3~4片,每隔7~10 d采1次,上部4~6片叶推迟7~10 d等充分成熟后一次采收;每株烟采收5~6次。

2 科学烘烤

2.1 烤前准备

检查烤房及设备,按1.33 hm2大田配套一座卧式密集烤房,检查烤房门窗有无跑风漏气,风机运转是否正常,控制器显示是否正常。准备烘烤用煤,500~700 kg/炕;配备烤烟竿,290~360竿/炕。

2.2 分类编竿

分类绑竿,做到同熟同竿,扣距均匀,数量适当,120~180片/竿,相邻2个烟竿之间中心距离为8~10 cm。叶片大,含水量高的烟叶绑烟时宜略稀,每束2片。叶片小,含水量低的烟叶绑烟时稍密,束距2.5~2.8 cm。绑杆两端各留5 cm,绑竿时叶背相靠,叶柄对齐。避免挤压、摩擦、日晒。

2.3 分类装炕

装烟要求同品种、同部位、同成熟度、同层竿距均匀、做到“密、满、匀”。气流上升式烤房应将成熟度好的烟叶装下层,适熟烟叶装中层,成熟度稍欠的烟叶装上层;气流下降式烤房则相反。

2.4 烘烤技术

2.4.1 烤烟“三段五步式”烘烤工艺。烘烤技术要点,高温高湿变黄,低温低湿定色。高温充分变黄,缓慢升温定色,重视湿球温度,降低干筋温度。

(1)第一阶段(变黄阶段)。第1步(变叶温度):适时开始点火,2 h升至36 ℃,保湿变黄,稳温4 h,叶尖变黄后,2 h升至38 ℃,湿球温度保持38 ℃,稳温20 h,顶棚烟叶变黄50%~60%,叶片变软,开始凋萎。此期风机设置为自控状态,风速为低速,未排湿。通过2h过渡期升至40 ℃。第2步(凋萎温度):在40 ℃稳温12 h,湿球温度设定37 ℃,风速变为中速,开始小排湿;顶棚烟叶变黄70%~80%,烟叶黄片青筋、凋萎塌架。通过2 h过渡期升至42 ℃。在42 ℃稳温12 h,湿球温度设定37 ℃;风速变为高速,加强排湿;顶棚烟叶变黄80%~90%后,主脉发软,略有勾尖卷边。通过2 h过渡期升至44 ℃。

(2)第二阶段(定色阶段)。第3步(变筋温度):在44 ℃稳温 6 h,湿球温度设定37 ℃;风速仍为高速,加强通风排湿;上棚烟叶干1/3,下棚烟叶勾尖卷边。通过2 h过渡期升至46 ℃。在46 ℃稳温8 h,湿球温度设定37 ℃,稳温稳湿,慢升温。通过2 h过渡期升至48 ℃。在48 ℃稳温6 h,湿球温度设定37 ℃,全炉黄片黄筋,干片1/2,达到小卷筒。通过2 h过渡期升至50 ℃。第4步(烤香温度):在50 ℃穩温4 h,湿球温度设定39 ℃,稳温稳湿,风速仍为高速,通过2 h过渡期升至52 ℃。在52 ℃稳温4 h,湿球温度设定39 ℃,通过2 h过渡期升至54 ℃。在54 ℃稳温8 h,湿球温度设定39 ℃,全炉叶片全干,达到大卷筒;此阶段共用20 h。

(3)第三阶段(干筋阶段)。第5步(限温干筋):以1 ℃/h过渡期升至63 ℃保温,少数烟叶主脉3~5 cm未干时;再以1 ℃/h过渡期升至65 ℃,稳温12 h,风速变为中速,湿球温度设定41 ℃,自60 ℃后逐渐关小进风口和排湿口,稳温稳湿直至烟叶全部干筋;此阶段共用24 h。

2.4.2 烘烤操作注意点。一是变黄阶段:对于含水量小、叶片厚、内含物质充足的烟叶,在变黄阶段,要高温变黄,干球达到38 ℃以上,必须延长保湿变黄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在湿度偏小时,要在36 ℃以前在地上泼水增湿。二是定色阶段:主攻烤熟、烤香、缩小色差。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湿球,缓慢升温。定色后期(53~54 ℃)要延长时间促进烟叶致香物質形成。三是干筋阶段:下部烟限定干球温度在65 ℃以下,控制湿球温度,减少通风,适时停火。

3 参考文献

[1] 贺帆,宋朝鹏,景延秋,等.《烟草调制学》课程教学策略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413-17414.

[2] 艾树理.烤烟易烤性的遗传与香吃味[J].中国烟草,1980(3):45.

[3] 王传义,孙福山,王廷晓.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3):49-53.

[4] 王清,韦谊,艾复清.不同类型烤房烘烤效应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4):308-311.

[5] 谢已书,邹焱,李国彬.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的烘烤效果[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3):67-69.

[6] 樊军辉.烤烟密集烘烤关键工艺条件优化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1.

[7] 岳伦勇,朱列书,廖雪芳,等.烟叶烘烤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3,27(4):411-415.

[8] 吴文信,骆平生,智磊,等.不同烘烤工艺模式对 K326 品种产质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201.

[9] 匡志,张一扬,李卫,等.不同采烤时间烟叶烘烤技术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3):12971-12972.

[10] 张丰收,程传策,薛刚,等.烘烤工艺改进对烟叶质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279-282.

猜你喜欢

烤烟
站点精准直调模式在烟叶调拨过程的应用
烤烟栽培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不同变黄条件对烤烟上部叶中性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恢复烤烟种植地区植烟主体现状调查与分析
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施氮量对烤烟K326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结构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烤烟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保山市隆阳区烟后套种甜脆豌豆高效栽培模式示范总结
烤烟部位量化识别判定方法研究
烤烟品种贵烟1号贵烟2号在贵州省天柱县的推广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