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自然保护区动植物保护策略

2018-10-31戴正先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动植物保护区管理策略

戴正先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步得到了提升,自然保护区也逐渐增多而且管理和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对野生动植物起到保护的作用。我国野生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域主要分布在林业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也是有效提高动植物保护的策略,目前,动植物保护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对此,做出有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动植物;保护区;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88

工业化的发达和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以及对野生自然环境的不断开发,给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到物种的存在。我国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但在对动植物的保护上,林业保护区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急剧减少的动植物数量和种类没有起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作用。

1 保护工作现状

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增加,相关单位也开始进一步建全机构和管理体系,成立相关的动植物保护协会和委员会;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还通过对海关、工商、公、检、法等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以及与大学合作培训专业人才的形式,为动植物保护工作输送骨干的专业队伍和力量;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清楚地了解野生动植物的分布状况以及生存情况;根据法律和法规,对野生动植物的经营、加工、运输等审批进行严格的认真执行;并加强建设和管理保护区,依法对违犯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1]。

2 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意识

自然保护区一般都处于偏远的地区,而且面积一般较大,可是配备的工作人员较少,人手明显不足。当地的不少村民还没有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他们从小受到的影响和教育,认为野生的动植物是可以随意占有的,所以工作人员无法对周边村民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造成林业保护区没有真正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2]。

2.2 法律

随着动植物的数量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的现象日益显现,市场上出现了求大供的供需矛盾,造成不少人为了野生动植物的高价收入而涌入保护区进行猎捕野生动物,虽然国家有相关的法律,但有关的处罚力度与利益相比太小,无法有效起到管制的作用。对于动植物的保护的法规又常出现死板教条的现象,有些野生动植物的大量繁殖又对周围居住者的生活和安全造成了影响。

2.3 补偿

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人们不能捕杀在保护名录里的野生动物。但在人们的生活范围内,这些野生动物会经常出没,破坏庄稼、偷食家禽等,给附近的村民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但目前没有相关的机制予以补偿,这就很容易激发一些村民的不满情绪,甚至报复性地对野生动物进行猎杀,这样不仅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造成不利的影响,也易激发出新的矛盾[3]。

3 策略

3.1 宣传

要向林业自然保护区周围的村民加强保护意识的宣传,提高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知,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充分地认识和了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2]。对于现行的相关保护法律法规,也要对他们一一讲解清楚,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偷采、偷猎等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同时让他们也能投身加入保护动植物的队伍中来,采用各种激励性的措施和方式,并对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科学地加以利用,让其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增加保护的人手,而且平衡了各方的利益,为我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一起共同努力。

3.2 建立有效体系

当前法律的制定年限过长,没有及时的修订,对于违法的处罚力度较轻,无法有效抑制不法分子对野生动植物肆无忌惮的偷猎、偷采行为。所以,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动植物的保护法律,对不法行为加大打击的力度,有效地遏制此类行为[4]。另外,还需要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现有的保护名录,对于目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情况,予以重点关注或是移出,对于数量已超出保护范围的,可以加大对其的猎杀力度。

现阶段,对于动植物保护的管理主体较多,管理职责松散,甚至出现管理机构对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考虑远不如对部门利益的考虑。对林业部门来说,现在各级的保护管理办公室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野外保护和调查,活动的监管和审批却涉及不足,而往往都在做文案上的工作,而且人力和设备都不足,甚至有些西部的保护区连专职的保护工作人员都没有,因此对于机构调整、加强基层建设都是必须的,而且还应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

3.3 濒危物种

对于濒危物种,要有效地组织实施保护拯救工程,如扬子鳄、野马、海南坡鹿、大熊猫、高鼻羚羊、麋鹿等濒危野生动物。开展组织调查工作,有效地掌握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動态[5]。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就地建立保护区,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同时可以在不同地区的树木园、种植园、植物园内,对一部分濒危植物进行保护及繁殖。

3.4 野外巡护

保护野生动植物,能够充分发挥其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要加强对保护队伍的体系建设,提高其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在野外巡护中将各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地发现和消除。同时在巡护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生长特征、行为等相关信息,建立相应的档案。也能在巡护过程中对周边村民加强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6]。

3.5 扩大交流

近年来,我国加入了国际保护组织,签订了各项国际和区域性的保护公约,将动植物保护纳入全球所有国家都应当协调行动的范畴,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进行的有长远性意义的行为[7]。与国外的组织交流与合作,为了后代还能继续掌握这些资源,都应该负起保护的使命,并对这些资源的使用谨慎对待。同时开始为期50年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建设计划,通过自身的建设和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3.6 资金投入

资金的支持对于任何形式活动的开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林业自然保护区不仅面积大,而且动植物数量多,但工作人员却不足,人数较少,特别是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就更少。可以投入资金,引进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对于野生动物进入到人类的生活范围内,造成人们财产上的损失时,应当进行相应的补偿,对此可以设立专门的资金来解决[8]。不仅可以消除人与野生保护动物之间的矛盾,还可以消除人们产生的逆反心理,报复性的猎杀行为也相应地减少了,有效地做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可以使用融资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在保护区内,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森林资源,能够有效地进行生态旅游场所的开发和利用,采用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发展生态旅游业,同进还能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对保护区的知名度也有所提升。

4 结语

对于有特殊意义、有代表性的自然遗迹、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栖息和生长集中区域等保护对象,以其所在的区域划分出一定面积予以保护和管理,可以根据其具体的情况和类型进行划分,但都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为前提和重点,在不对其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有机地将生产、教育、研究和旅游等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地展示保护区在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几个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史艳茹.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初探[J].林业勘查设计,2017(3):65-66.

[2] 刘广宁,吴承照.传统生计延续保障国家公园永续发展[J].园林,2017(2):24-27.

[3] 鄂璠.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体制”--专访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巡视员孟沙[J].小康:财智,2016(9):40-42.

[4] 杨绍勇,杨绍琼,杨绍军.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花卉,2017(22):174-175.

[5] 杨绍军,廖佳,胡窕.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分析[J].花卉,2017(20):136-137.

[6] 马永波.浅谈野生动植物保護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J].民营科技,2017(6):235.

[7] 刘佳.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法制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9):38-39.

[8] 王楚城.罗浮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6):222-22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动植物保护区管理策略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锋视觉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