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互联网+”时代农业创客发展模式与趋势

2018-10-31赵春峰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趋势互联网+

赵春峰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已成为必然,在这种趋势下,将改变农业生产以及经营管理方式,提升农业服务水平。互联网的应用为当下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种契机下,农业创客发展模式也应运而生。基于此,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农业创客发展模式与趋势。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创客;发展模式;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9.2;F3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6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农业也迎来了新的契机,以互联网为载体,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服务水平,有利于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农业模式。基于“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应紧扣时代发展步伐,实施创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互联网+”与农业创客概述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现深度融合,进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农业”这种新业态也逐渐形成,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

农业创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农业创客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经验模式,而这种经验模式产出率非常低,使农民认识到单纯靠土地是无法过上好日子的,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打工,农村土地闲置、荒废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下,农业创客也随之产生。农业创客受国家支持,鼓励农业创客走进农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

2 “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开始改变我国的传统农业,使传统农业开始朝着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2015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 500亿元,2016年这一数据达到2 200亿元,比2015年增长4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电商已经进入“快车道”,“互联网+农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随着农业智能4.0的推进,农业2.0的呼声也在不断高涨,如何推进农业网络化、智能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已成为当下农业创客的重要任务。

3 “互联网+”时代农业创客的发展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要想实现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就必须培养“互联网+农业”形态下的经营与服务主体,进一步落实人才走进农业等政策。在“互联网+”时代,有必要创新农业创客发展模式。

3.1 农业田园综合体模式

农业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乡村综合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农民合作社或新型农庄作为主要载体,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可以直接受益,不断增加收入。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的目的就是拓展新型农民的创新创业之路,让更多的农民可以参与进来,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功能的角度来看,田园综合體就是跨产业、多功能的综合规划,这种综合体即包括了现代农业,也包括了休闲旅游等,将各个项目综合运营起来,有利于农业更好地发展。例如,一片农田,基于农业田园综合体模式发展需要,在规划农田时,可以增加其观光动能。再如,农村住房,可以同时开个旅店、客栈,进而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益。

3.2 “互联网+农业旅游”

在我国农村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这些资源均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开发。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也为农业创客提供了农业发展的契机。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农业旅游”这种模式也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在“互联网+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基于“互联网+农业旅游发展”的需要,创客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宣传农业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各区域的物质、非物质资源等农业优势,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农业旅游。近年来,“互联网+农业旅游”的收入不断增加,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旅游接待游客已超过20亿人次,农业旅游收入超过4 40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农业休闲旅游势头良好。在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农民就业、再就业问题,从而使农民受益。

3.3 “互联网+农业特色化”

农业特色化即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整合起来,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农产品,并通过市场转化为商品,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在我国农村地区,有许多特色,这些特色明明可以成为无形的资产,却被农民埋没,导致这些有特色的农业产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而要想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新型农民及创客可以借助互联网。基于农业特色化发展,要把优势特色农业凸显出来,如区域的各种蔬菜、水果、人文景观、中药材等,借助互联网促进产业升级,把这些产业作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再者,每个地方要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建立示范基地,推进地方区域农产品品牌化建设,进而推动农业产业更好地发展[3]。

3.4 “互联网+智能农园”

长期以来,农园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比较传统,在这种传统的方式下,农园产出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互联网开始取代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智慧农业也得到了普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对农作物进行实时监控。在农业园内安装无线远程传输系统以及监控设备,只需要通过APP或者微视频,就可以了解农业园的具体情况。同时,农民借助互联网可以将农业园制成微视频传递出去,从而吸引城市消费者,推动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4]。

3.5 “互联网+集贸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流通已经不再是奢望。以往,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苦于无销路,导致农民不敢多生产,大多是自给自足,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一方面,农民可以借助网络宣传农产品,形成属于本地区特色的农贸市场。另一方面,农民可以与一些大型公司合作,构建“互联网+集贸市场”,进而不断提高农产品效率,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5]。

4 “互联网+”时代农业创客发展模式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农业创客模式将更加丰富。现阶段,“互联网+”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互联网+农业”融合越来越深,在这种融合驱使下,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改造农业,另一方面,要让互联网应用模式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在互联网与农业融合的过程中探索并总结农业在互联网中的创新思维,从而为农业创客在“互联网+”时代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便利,实现自身价值。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农业创客应积极深入研究“互联网+农业”,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拓宽“互联网+”融合面,推动农业更好地发展。

5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已成为必然,农业创客发展模式也随之出现。对于创客而言,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依托下,创客们可以将农业特色资源和产品更好地宣传出去,并将互联网融入整个产业链的物质、资金和信息流,从而推动“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尤志.“互联网+”时代农业创客发展模式与趋势[J].北方园艺,2018(3):197-202.

[2] 师海荣,黄阳磊,梁贵红.高校CSA模式有机农业创客平台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179-180.

[3] 刘一盛,唐晓,李渊,等.四川农业创客空间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商业,2017(17):70-71.

[4] 唐莹,黄尧,曹小宇,等.基于CSA模式的都市农业创客空间构建研究[J].情報探索,2016(6):23-27.

[5] 李周.农业“创客”:引领农村发展潮流[J].农村新技术,2015(6):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趋势互联网+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