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及对策
2018-10-31秦晓胶潘柳廷
秦晓胶 潘柳廷
摘 要 分别对贵州省黔东南州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统计对比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包括全州林地资源、各地类面积、森林覆盖率、蓄积量和森林质量等,并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为黔东南州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黔东南州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45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它是地球最重要的资源[1],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主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改善土壤等多方面的生态防护效能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重要的载体。基于此,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分析,了解黔东南州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森林经营成效,科学合理进行森林培育提供重要依据。
1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总面积3 033 710 hm2,州内辖16个县(市),位于东经107°17′20〞~109°35′
24〞、北纬25°19′20〞~27°31′40〞,总体地势是北西南三面高而东部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年均气温1 6 ℃,年均降水量1 000~1 600 mm,州内土壤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分别为红壤、黄红壤和黄壤,呈水平分布。区域内原生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和经济林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7种。
1.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参考杨旭东[2]的分析方法,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和2016年黔东南州16个县(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2006年森林资源调查是以卫星影像和地形图叠加后作为调查底图,用GPS辅助定位调查,在电脑上求算面积。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是以1∶10 000遥感影像,地形图,航片作为调查底图,结合2006年二调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成果导入到平板电脑中,用贵州省专门开发的森林资源二调软件进行外业调查和面积求算。采用两期数据对比法[3-4],重点对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乔木林资源,森林资源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黔东南州森林资源动态发生规律和变化趋势。
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2.1 森林资源现状
2.2 林地面积及各地类变化分析
2016年,全州林地面积2 179 603.99 hm2,与2006年林地面积2 203 806.45 hm2相比,减少了24202.46 hm2,减幅为-1.10%。林地减少的原因:1)各种基础建设占用大量林地;2)国土整治工程、毁林种植烟草和中草药等也改变了一部分林地的用途,导致了林地面积的减少。
表2显示,乔木林地2016年增幅为1.14%,10年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3.08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7.26万公顷,随着大规模营造林工程的实施与森林保护力度的加大,乔木林面积稳步增长。竹林地与2006年相比较,增幅为7.95%,增长主要来源楠竹基地林建设以及每年植被恢复项目营造的楠竹林。疏林地降幅为88.93%,主要因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的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和天然更新,导致大面积的疏林地轉变成其他地类;灌木林地增幅为13.75%,主要因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灌木林地的砍伐。宜林地因人为的逆向干扰减少,自然演变为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增加、迹地和宜林地大幅下降,主要因十年间进行大面积造林更新和森林面积采伐不断减少。
2.3 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变化分析
森林覆盖率是体现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2016年森林覆盖率计算方法采用的是:森林覆盖率(%)=(乔木林面积+竹林面积+特殊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国土面积×100%。经过计算得知,2016年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为66.68%,比2006年森林覆盖上升了3.89%。活立木蓄积是体现森林经营水平成效的指标之一,全州2016年活立木蓄积
由表3可知,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呈现双增加,主要由于乔木林面积和蓄积的稳定增长;村寨、道路等绿化增加;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贵州省出台的“六个严禁”等系列专项打击违法使用林地行动的实施,使森林面积稳步增加。
2.4 森林质量变化分析
2.4.1 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分析
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从2006年(60.35 m3·hm-2)到2016年(90.97m3·hm-2)单位面积蓄积增加30.62 m3,增幅50.74%。两期调查数据对比分析,单位面积蓄积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的主要由于乔木林的林龄结构与2006年相比,幼、中龄林的面积大大缩小,而近、成、过熟林的面积则有大幅增长;中幼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大径材培育等森林经营措施的实施,从而提高了乔木林地的生产率。
2.4.2 乔木林林分郁闭度分析
据表4统计分析可知,2016年乔木林低郁闭度林分面积较2006年大幅度减少,减幅37.36%,其变化原因,1)2016年作为低郁闭度林分主体的中幼林面积较上期大大降低,2)造林初植密度的降低使高、中郁闭度中幼龄林分面积大大降低。中郁闭度林分面积略有减少,减幅4.07%;高郁闭度林分增幅42.28%。其主要变化原因,1)近、成、过熟林面积较2006年大幅增加,2)生态公益林的划定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分的人为干扰减少后高郁密度的林分更容易形成,3)森林管护措施的加强,乱砍滥伐、偷砍盗伐、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破坏森林结构现象得到有限控制。
3 结论和建议
3.1 森林资源评价
3.1.1 森林覆盖率稳步增长,但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2006年全州森林覆盖率62.78%,2016年调查全州森林覆盖率66.68%,比2006提高3.89个百分点。随着森林覆盖率稳步增长,森林资源质量进一步得以提高,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森林覆盖率的增长,不仅改善了黔东南的生态环境,也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2 森林质量有所提高,但林分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的严格执行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森林的人为干扰大大降低,林地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森林质量得到改善。2016年,黔东南州森林蓄积量增长了57 503 594.7 m3,
涨幅达52.74%,林地的生产率大大提高,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上升到90.97 m3·hm-2,森林质量得到改善。但树种结构简单、纯林面积比重过大、林相单一等一直是黔东南州林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森林经营管理对策
3.2.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守林业生态红线
严格按照划定的林业生态红线,执行分级管控措施,对古大珍稀树木实行登记和挂牌保护。认真执行占用征收林地及湿地用途管制,严格执行林业生态红线保护目标责任、年度目标监测和考核考评制度,认真组织实施森林资源和自然湿地修复制度,强化森林资源及湿地资源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林业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加大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力度[5]。健全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机制是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途经。完善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立公益林管理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天然资源保护工程。
3.2.2 科学实施森林经营,着力提高森林质量
加大低产(效)林改造,提高林地生产力,全州低郁闭度的乔木林地资源和灌木林地资源还占有不小的比例,对低于全州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的乔木林地,可根据交通状况、劳动力组织情况、经營目的等,通过科学利用和改造这部分林地,着力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地方特色经济林、珍贵林木产业,提高林业资源和林业经济总量。
3.2.3 加快林业产业建设步伐,增加林业产值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黔东南州地处山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建立立体复合式农林经营模式,提高林地产出,形成以油茶、特色经果林、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特色经济产业发展。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便利的交通设施,结合生态旅游开发、林业产业建设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
参考文献:
[1] 庞金苟,罗润红.论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2(27):93.
[2] 杨旭东.锦屏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及可持续经营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7,46(6):122-127.
[3] 廖正武.平坝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发展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14,35(3):83-86.
[4] 张丽霞,顾凯平.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1):52-57.
[5] 赖昌巧,韦绪,聂珍臻,等.浅谈森林资源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2:234-236.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