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措施与纹枯病综合防治

2018-10-31罗文基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纹枯病综合防治高产栽培

罗文基

摘 要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新型栽培技术也层出不穷。水稻是金秀县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提高金秀县水稻产量,农保部门也加强了对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纹枯病综合防治方法,并加强了高产栽培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基于此,重点探究金秀县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水稻;高产栽培;纹枯病;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1.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28

金秀镇位于大瑶山腹地,是县城所在地,距柳州市155 km。北与桂林市荔浦县及本县三江乡接壤,东与忠良乡毗邻,南与罗香乡、长垌乡相连,西与象州县、桐木镇为界,西北与三角乡相邻。金秀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节性气候变化很明显。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冷少雨。又因县内多山,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具有显著的亚热带山地气候特点,即冬暖夏凉,阴雨天多,日照少,湿度大,气候的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都较明显,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 269 h,占可照时间的29%。多年平均气温17 ℃,年平均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5 ℃,年平均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8℃,全年无霜期283 d,多年平均降雨量1 648 mm,年平均降雨日数

190 d,雨季分布在5—8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3%,县城年干燥度为0.66,蒸发量小于降雨量,空气湿润。可见,金秀县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水稻生长,这也是金秀县水稻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但良好的气候条件也提高了纹枯病发病率,影响了当地水稻产量。需要进一步加强高产栽培技术和纹枯病防治的研究。

1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 水稻栽培前的准备工作

需要保障种植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重点选择土地肥沃的田地,对田地进行翻耕。结合金秀县环境特点看,通常是选择秋季,深度在18 cm左右,为了确保土壤肥力,需要有机肥、农家肥结合使用,施肥量为

420 kg·hm-2。并在翻耕完毕后耙平,并设置排水沟渠。选种过程中要重点考虑抗病、抗虫、抗倒伏的品种,并在栽培前开展试验工作。

1.2 培育秧苗

对种子摊铺到地面上晾晒,时间控制在48 h即可,让阳光紫外线杀死病菌,提高种子活性。采用浸泡的方法挑出劣质种子,保留更加健康的种子,采用一定比例的消毒剂浸泡种子7 d,之后再将种子捞出,防治出现恶苗病,也可以抑制纹枯病。

催芽过程中要将种子浸泡于温水中(40 ℃),水温下降到30 ℃以下时需要将种子捞出并放入到袋子中,在室内放入到40 cm稻草室内中,并将种子袋子放入稻草上,铺上薄膜进行催芽[1-2]。在此过程中,需要將袋子内的种子定期翻动,控制催芽温度,通常在26~28 ℃,2 d即可发芽。

1.3 水稻栽插

在栽插过程中,主要是要注意播种和移栽。播种时,由于水稻在10~12℃才会发芽,金秀县通常在2月下旬、3月上旬即可播种。同时也要控制播种量,结合秧龄进行调整,每667 m2播种60 kg水稻。在秧苗出现了第

2片、第3片叶子时,需要揭开薄膜通风,并施加送嫁肥促进秧苗生长。如果已经出现5~6片叶子,要保证温度在15 ℃以上,提高成活率。插秧中尽可能浅插,深度为

3 cm即可,建议采用机械插秧提高效率。

1.4 田间管理

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实施中,田间管理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包括晒田、灌溉等。晒田主要是将稻田水晒干后,每7 d加入一次新水,新水持续时间在3d左右,之后循环往复,即可完成晒田工作。在抽穗期间,需要确保田间土壤的湿润性,给予充分的水分,从而提高水稻生长质量。在田间管理中,需要加强驱虫和去除杂草工作,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先决条件[3]。

1.5 高效施肥

施肥是高产栽培措施中的技术手段,考虑土地肥力、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等各项因素,保证施肥管理更加科学。1)正式施基肥中,需要在泡田前每667 m2加入尿素3 kg、磷酸二铵10 kg、硅肥50 kg,将这些肥料混合之后均匀洒扫稻田当中;分蘖肥每667 m2可以施加硫酸铵8 kg,在水稻插秧7 d后进行追肥。2)分蘖肥通常是每667 m2施加尿素5 kg,在6月中旬时期水稻会长到6叶,这时需要再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3)结合水稻的生长情况施肥,生长到7个半叶子时,每667 m2可以施加尿素

1 kg,并结合硫酸钾2kg。

1.6 水稻灌溉

水稻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和水分,提高水稻根部的稳固性,确保水稻可以正常生长,促进返青。在孕穗期、齐穗期、分蘖期需要采用浅水灌溉,主要是为了促进快速分蘖,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方法。在分蘖完成后要开展晒田工作,提高水稻种植土壤的透气性,减少不良分蘖率。由于金秀县降水集中在6—8月,其他月需要加强水分补给,从而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在水稻黄熟时期需要加强田间排水工作,促进水稻成熟,保证在水稻成熟期田间无水。

2 水稻纹枯病的综合方式

2.1 农业防治

纹枯病是水稻种植中影响较大的病害之一,这就需要选择抗病性更强的种子,选择具有蜡质层、硅化细胞的类型,重点衡量种子指标,提高种子自身的抗病性。避免菌核和病残体进入种子当中,选择风选、机选方法,将含有病菌种子淘汰出去,之后通过清水清选即可[4]。在第二年插秧前和整平土地灌溉后,需要将菌核种子打捞出来,并带出种植田外焚烧处理,减少菌核传播量。

水稻施肥和纹枯病患病率有着直接关系,这就需要混合使用氮磷钾肥,保障基肥施加量足、追肥早。追肥需要结合水稻的需求、抗病性等方面,掌握两者间的比例,最好是采用化肥和有机肥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水稻茎秆硬度,提高抗病性。此外,灌溉也十分重要,在插秧期为花达水,返青后深水扶苗,之后采用浅水增温、干湿结合、间歇灌溉结合,并适当晒田、排水,抽穗期间做好灌溉工作。

2.2 药剂防治

农业手段只能减少发病率,一旦发病还需要采用药剂防治手段,结合纹枯病的发病情况,及时用药、控制病害、避免扩展,如果用药过早或过晚,防治效果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通常在水稻分蘖末期从发病率15%或者拔节到孕穗期发病率为20%的田块,需要采用药物防治手段。1)每667 m2施加2 100 g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施加1 500 g70%甲基托布津,并加水喷雾。2)每

667 m2加入1 500 g2%速保利可湿性粉剂,并加水喷雾。

3 结语

水稻是金秀县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加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除了能够提高水稻产量,也可以降低纹枯病的发病率。针对纹枯病,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方法和药物防治方法,从而保障水稻产量。

参考文献:

[1] 于忠云,洪芳,周夕俊,等.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措施与纹枯病综合防治[J].植物医生,2010,23(2):7.

[2] 郭银萍,黄蔚,杜家会.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1):69-70.

[3] 严庄进.水稻纹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4,31(2):142.

[4] 徐增祥,岳志鸿,刘雨谦,等.稻曲病、纹枯病防治与水稻高产创建[J].四川农业科技,2010(5):42-4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纹枯病综合防治高产栽培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水稻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探析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25%丙环唑乳油(科惠)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