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玉米区域试验水平的措施探究

2018-10-31罗存良桂春梅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栽培管理

罗存良 桂春梅

摘 要 新的玉米品种要想真正投入生产,需要进行相应的玉米试验,这也是检测新玉米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以及适应性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玉米区域试验的水平,就需要试验人员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玉米的生长期的变化与表现,并熟练掌握各操作环节,从而减少试验操作误差,保证试验的精确性,从而提高玉米区域实验的水平。

关键词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27

我国《种子法》实施以来,各种农作物的新品种不断问世,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一个农作物的新品种在真正投入生产之前,都需要进行品种区域试验,从而综合检测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以及适应性。基于此,探讨了如何提高玉米区域试验水平。

1 试验前准备工作

1.1 选择试验地

在选择玉米区域试验地时,选择的试验地要可以代表当地的土质、地势、耕作水平、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1)试验地的地势要较为平坦,这是为方便田间的管理。2)选择土地的肥沃程度呈中上等且较为一致,中上等的肥沃程度是为了保证玉米的丰产,选择前茬一致(同为玉米)和肥沃程度一致是为了减少试验出现误差,并保证试验的精确性,并且还要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域。3)选择进行试验的地域要保证阳光的充足且四面较为空旷,并且不能太靠近房屋、树林、水塘、房屋、村庄以及道路等,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试验受到人、鸟、兽、遮荫以及积水等因素的干扰。

1.2 承试人员的选择

玉米区域试验属于科学务实的工作,因此要求承试人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玉米区域的试验常常在室外开展,因此要求承试人员要具有相应的敬业精神,能吃苦、能经得住日晒雨淋,并且还要克服交通不便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玉米品种的试验工作。

2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2.1 试验地的耕耙平整以及区划

在耕耙试验地之前要先施撒基肥,并且要保证基肥的质量相同,而且要均匀地施撒在试验地块中。在耕耙试验地时,要保证试验地的深度一致以及耙平耙细,还要按照试验方案对田间进行区域规划,一般是将试验所需要的总宽度和总长度连带保护区进行计算,垂直定出长宽两个边,对于所有行距采用事先做好的划行器划分并留出保护区域,然后将重复走道两边线、小区边线、株距线划出,最后进行小区插牌[1]。

2.2 准备种子

在播种之前要精挑细选参与实验的玉米品种,将质量不合格的玉米粒挑出,并且将种子放置在阳光下曝晒2 d,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在晒种时,只需将不同品种的种子袋口敞开即可,避免将种子倒出造成品种混乱的现象,接着将每个小区所需要的种子量好,并装入相应的写有种子编号和小区序号的种子袋中,最后再一次检查确定准确无误后将种子放入对应的小区箱中,准备播种。

2.3 小区插牌

用塑料材料或者是木制材料制作小区插牌,并且在播种之前要按照试验方案中的小区排序,将其使用颜色比较鲜艳且防水的颜料进行标注,通常情况下,在牌子的上面是小区和重复编号,在牌子的下面标注的是品种的名称,若是编码保密试验的可以采用统一的品种编码,在检查无误之后,将小区插牌插入试验地中。

3 严格把关播种环节

目前,玉米试验中一般采用的方法都是人工点播器,因此需要先按照小区的排列序号来准确地分发种子袋,在分发种子时要仔细反复确认种子和插牌上的代号和区号,确定无误之后才能播种,在播种时尽量保证种子的播种深度一致,并且要按照已经划好的株、行间距以及播种量开始人工点播,播种量一般为每穴2~3颗玉米粒,在播种之后要将泥土覆盖在种子上,并将其踏实,以此重复播种,在播种完一个小区之后,要将种子袋放回原处,在所有小区都播种完之后还要核对种子,保证无差错,并进行记录。同时在播种时,不要有太多的操作人员参与进去,保证播种的力度、深浅一致,试验要在当天内完成[2]。

對于旱地的玉米试验,可以采用抗旱播种法,1)保墑播种,例如可以在播种前期进行降雨,从而提早播种时间。2)深播浅盖法,也就是将播种坑的深度进行适当的增加,而覆盖种子的泥土可以少一些,有利于种子出苗。3)镇压提墑播种法,即将土地采用石磙镇压器镇压之后,提高土壤的墑情,有利于播种。

4 玉米的田间调查和记载

4.1 查苗补苗

在玉米出苗之后要加强巡视各小区玉米苗的情况,玉米苗可能会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出现出苗不全的现象,而且玉米属于高秆作物,单位面积株数较少,缺少几株玉米苗会对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要及时对试验区进行查苗补苗,在移苗时,首先要选择有3~4片叶子的幼苗,天气应选择阴天的午后或者是雨天,在移苗完成之后要对幼苗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恢复,避免试验地出现大小苗,影响试验结果。

4.2 栽培管理

玉米试验时,需要采用较为先进的栽培技术,保证玉米的丰产,同时采取的栽培措施要保证一致,如中耕除草、灌水、追肥、定苗、除虫等田间作业,还要保证这些田间作业的时间、方法、水质、次数、肥料名称以及农药名称等方面的一致,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出现差异。所实施的每项措施都要在当天完成,并且不能出现重复作业的断断续续。在玉米试验的过程中,若是玉米在苗期以及抽雄前倒伏的情况,不需要进行人工扶直,但在吐丝授粉之后可以人工扶直;若是玉米出现病患的情况,不要采取任何的治理措施,也不能将病害玉米拔除,只需记录病害玉米的情况即可,在收获时需要先将病害玉米株拔除。对玉米地进行灌水时不能采用喷灌的形式,避免品种之间的水分接受程度不同[3]。

4.3 调查记载

在试验时要派专人调查记录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产量的变化,并且要保证记录的准确、不间断且及时,从而保证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并且记录人员的书写要规范标准,也不能随意的更改或制定项目。

5 玉米试验的收获和总结

5.1 玉米试验地的收获

在玉米收获之前,要完成需要调查的项目,将考种需要的带苞叶的果穗要在田间随机摘取,另外还要调查收获的株数、缺株数以及空株数等,一个小区内缺株没有达到10%的可以正常收获,不进行任何的处理,若是缺株超过10%,此小区则要当作缺区处理,但仍然要收获计产。收获时采取的先熟先收,晚熟后收的原则,然后将玉米分别装袋并检查标签,确保无误之后进行称重核对记载。

5.2 总结玉米区域试验以及评价玉米品种

在总结之前,要对室内考种项目和田间调查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统计计算,并在试验表格中详细填写,并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参与试验的玉米品种,需要综合分析玉米品种的抗性、株型、外观品质以及熟期等方面,客观地写出不同品种之间的优势和缺点。

6 结语

要想有效提高玉米区域试验水平,就需要做好试验地的选择工作,选好承试人员,并做好播种前的挑种、晒种、小区插牌的工作,还做好田间的调查和记录工作,为之后的参考提供依据,并且还要做好最后的收获和总结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顺刚,母秋容.浅谈如何提高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质量[J].农技服务,2016,33(9):36.

[2] 尉栋.浅谈玉米区域试验新品种的综合评价[J].农技服务,2017(10):14.

[3] 李琳,王少杰.浅谈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种子科技,2018(2):47-48.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栽培管理
2018年福建省联合体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研究
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