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栽培技术要点

2018-10-31邹泽銮徐明广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稻种植效益栽培技术

邹泽銮 徐明广

摘 要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畜牧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水稻是一种最悠久、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本文对我国水稻栽培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提高水稻栽培技术的作用,指出了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水稻种植;效益;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24

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水稻种植技术也一直在不断改良与创新,对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农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水稻种植效益的提高需要在水稻种植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把控,近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都深刻认识到水稻种植的重要性,纷纷开始研究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栽培技术。

1 水稻栽培现状

目前,水稻种植主要是以矮杆水稻和杂交水稻为主,我国主要采用旱育秧的技术来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然而在实际的水稻种植中,经常会出现插秧密度小、秧苗数量不足等情况,导致水稻产量低下,进而会使水稻市场低迷。很多农民不了解如何科学种植水稻,只是依靠以往的种植经验进行机械种植,利用现代技术种植水稻的意识不高,往往在种植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影响水稻的产量[1]。

2 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水平的作用

提高农村水稻栽培技术水平,不仅可以提高稻米产量、稻谷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稻草供牛羊等牲畜食用,为制作草绳、草鞋与蓑衣提供原材料,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稻类副产品,如稻糠、稻草等,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加工类米制品,如米粉、锅巴等。同时,通过出口米制产品还可以取得外汇,提高综合国力。此外,提高农村水稻栽培技术水平,还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提升劳动技术含量,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拉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帮助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创业,帮助其提高生活水平,进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2]。

3 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水稻栽培,涉及水稻从种子处理到幼苗栽培到收割的全过程。由于栽培的过程复杂且时间较长,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3.1 水稻种子的选择不科学

目前,农村大多数种植水稻的农民的学历并不高,专业知识也不够,有的也只是凭借以往的种植经验。所以,很多稻农经常会盲目选择某一品种水稻进行种植,没有考虑该品种是否合适,导致水稻产量低下,质量不佳,从而会影响种植效益。水稻地也极易出现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害,造成大面积的污染,为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2 水稻育秧技术不当

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的技术传播和推广并没有在农村普及,而农户的科学种植意识也不强烈,秧龄过长或过短,存在秧苗种植密度不合理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和收割效益,导致水稻产量下降、质量下降。

3.3 水稻播种时间不当

水稻播种时间对于水稻的生长极其重要,播种时间较早,秧龄就会延长,如果播种时间晚,天气就会比较寒冷,会抑制水稻幼苗的生长。目前,很多水稻种植户在选擇播种时间时都存在误区,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水稻种植效益低下[3]。

4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对策

4.1 增强水稻种植户的科学栽培意识

要增强水稻种植户的科学栽培意识,相关部门就要加大农村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素养。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对农村水稻栽培技术推广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关于水稻栽培中技术书本、刊物的推广,加大对水稻栽培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各种关于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素养的培训,引进专业的、经过系统学习的技术推广人员,组织并号召农民群众学习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农村水稻栽培的科技含量。

4.2 对种子进行严格处理

在对水稻种子进行栽培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处理,包括选种、晒种、浸种、催芽和晾芽等一系列的种子处理。其中,选种环节是对水稻栽培至关重要的一环,农民应根据当地士壤、气候等条件,及当地的地理和水文特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和抗旱等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为水稻栽培的高产奠定基础[4]。

4.3 选定合适的播种时间、播种量和播种方法

水稻播种时间对于水稻的生长极其重要,播种时间较早,秧龄就会延长,如果播种时间晚,天气就会比较寒冷,会抑制水稻幼苗的生长。水稻播种不光要选取适当的时间,还要综合考虑播种量和播种方法。播种前要浇灌充分,让土壤保持饱和的状态。播种要分为2次进行,第1次要将种子播全,第2次以0.7 cm的厚度将之前播好的种子覆盖。

4.4 做好水稻病害防治工作

防治水稻病害时要明确防治对象,针对水稻中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农药进行防治。农药进行混配时,农药的含量和剂型要搞清楚,以免非但不能治虫害,反而起到反效果。在防治水稻病害时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用量,盲目加大药剂用量,既会加大成本,还可能使农作物中毒。农药配置好之后要立即使用,以免因为时间过长而降低药效。夏季、秋季雷雨较多,种植户可以在农药中添加相关剂量使其既可以保证药液的效果,又可减缓雨水对药液的冲刷,让药效得到保证[5]。

5 结语

目前,我国水稻的栽培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同时要不断增强农民的科学栽培意识,在栽种时应该对种子进行严格处理,选定合适的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法,并及时防治病虫害,以此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 薛鑫.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家科技,2017(4):25.

[2] 许春红,汪海鸿,何美霞,等.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民致富之友,2017(18):84.

[3] 祝开清,徐源.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栽培技术措施[J].南方农业,2017(15):21,23.

[4] 黄朝宏.水稻栽培技术与水稻种植效益提高方法分析[J].南方农业,2018(3):47,51.

[5] 李孝东.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家科技,2017(5):7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水稻种植效益栽培技术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