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实践

2018-10-31朱成东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朱成东

摘 要 随着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不断提高,稻麦秸秆直接还田越來越常态化。针对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生产技术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秸秆还田不匀、机械还田作业质量差、小麦播后发芽出苗率低、根系发育不良和冬春季节极易发生干冻死苗等问题,通过将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改进秸秆还田机械和播种机械,优化田间种植管理技术,实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机械匀播的目标。

关键词 稻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23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20

稻茬麦是小麦的主要栽培方式,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不断扩大,水稻秸秆还田越来越常态化,小麦机条播占90%以上,成为小麦主要播种方式[1]。由于规模种植户水稻普遍收割推迟,并且稻田土壤粘重,加大了适时播种、抢时播种的难度。另外,小麦采用机械条播易堵塞播种头,导致播种不匀,田间缺苗断垅时常发生,加之秸秆还田技术不到位,秸秆还田小麦根系发育不良,遇到冬春低温干旱时会出现死苗,导致成苗数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经过近几年探索实践,通过改进秸秆还田机械和播种机械,优化配套田间种植管理技术,达到匀播、壮苗,提高出苗率和成苗数[2]。

1 小麦播种机和秸秆还田机的改进与选用

1.1 小麦播种机的改进与选用

因传统的小麦播种机均为后排式播种,这类播种机田间播种时播种头极易堵塞,大大降低了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将播种机后排式播种装置改为前置式摆种匀播,可均匀摆播于地表,先落籽、后浅旋,实现浅旋盖籽同步完成,既省去播种后的覆土盖籽程序,又可以解决传统播种机后排式播种播种头易堵塞的问题。同时,也为因水稻收割推迟,抢时早播争取了时间,达到匀苗、壮苗,大大提高了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3]。

1.2 选用秸秆还田机械

种植户应选用反旋灭茬旋耕机,该旋耕机与传统旋耕机相比,旋耕深且稳定,碎土质量好,覆盖率高,埋草效果好,田面平整度高[4]。

2 主要技术措施

2.1 水稻机械收割与秸秆切碎、抛撒同步进行

水稻收割时选用自走式半喂入或全喂入久保田联合收割机,同时开启切碎装置[5]。收割留茬高度在15 cm以内,秸秆切碎长度在10 cm以内,并且均匀抛撒于田面。做好秸秆切碎匀铺是实现秸秆还田的前提。

2.2 旋耕灭茬还田

种植户应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选用5 5162~6 6194 W的拖拉机,还田机械选用反旋灭茬旋耕机,实现秸秆还田耕整地机械化作业,碎土、埋草、覆土一次性完成。秸秆长度80%以上在10 cm以内,秸秆覆盖率85%以上,旋耕深度视土壤墒情而定,一般为15 cm以上。

2.3 抢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2.3.1 品种选用与种子处理

由于种植大户水稻在10月20日后才开始收割,半冬性小麦品种都错过了播种适期,应选用宁麦13、扬麦18、镇麦10号等春性品种,小麦种子要达到国家标准。播种前要进行晒种,每50 kg麦种用15%粉锈宁75 g或6%立克秀20 mL兑水边喷边拌,进行药剂拌种,待麦种晾干后播种,预防小麦散黑穗病[6]。

2.3.2 适期播种、适量播种

在播种适期内,春性品种667 m2的播种量为12.5~15 kg,每667 m2的基本苗为20万~22万。最好在11月5号前播种结束,错过播种适期,播量应随播期推迟而适当增加,播期每推迟1 d,667 m2的播种量增加0.4~0.5 kg,但每

667 m2的基本苗最多不得超过28万。

2.3.3 选用前置式摆种播种机,抢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由于前置式播种机解决了后排式播种机播种头易堵塞的问题,从而可以比传统播种提前2~3 d播种,且浅旋盖籽、深浅适中,在播种时要做到摆播均匀、无重播、漏播,利于实现匀苗、壮苗,播种质量明显提高[7]。

根据近2年播后田间调查,前置式播种机小麦种子80%以上集中于3 cm左右的土层中,比人工撒播高8%以上,每667 m2的产量提高20.6 kg,每667 m2节约用种量

2.5 kg,667 m2增收53元。

2.3.4 播后适时适墒镇压,开好田间“一套”沟

由于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土壤紧实度不高,通过播后适墒镇压,可提高麦种与土壤间的紧密接合度,利于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发育生长,促进早出苗、齐苗,提高出苗率。播种后开好田间“一套”沟,做到内外沟系配套,沟沟相通,确保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

2.4 合理肥水运筹,防干旱、干冻死苗

虽然稻秸秆还田后在腐解转化为有机质的过程中需吸收氮元素,但在小麦播种后气温在逐渐降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也逐渐变慢,与麦苗生长争氮不突出,因此,只要适当增加底肥中的氮肥,一般667 m2增施2 kg尿素即可。每667 m2的总施氮量为18~20 kg,P2O5为5~

6 kg,K2O为6~8 kg。施足基肥,每667 m2施45%复合肥27.5 kg、每667 m2施尿素10 kg,先施肥后旋耕,将肥料埋入土层中。越冬前看苗施用壮蘖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5~6 kg。此外,种植者还要重施拔节孕穗肥。拔节孕穗肥是促进小麦茎秆粗壮,形成大穗,夺取高产的一次关键性肥料,在高峰苗已过、群体叶色褪淡后,每667 m2施45%复合肥12.5 kg、尿素10 kg,减少颖花退化,提高粒数和粒重。齐穗扬花时,每667 m2喷施磷酸二氢钾100 g,

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防早衰。播种时若墒情不足,播后应立即窨水促齐苗。由于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后,短期内在土壤表层下有一定厚度的草层,对土壤水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越冬前遇土壤墒情过干,小麦根系下扎受阻,冬春小麦苗易发生干旱、干冻死苗,应在11月底—12月上旬,早灌水越冬,并可结合施壮苗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冬春季节应做好麦田清沟理墒,确保沟系通畅,提高排涝降渍能力。

2.5 病虫害综合防治

针对红蜘蛛,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50 mL兑水喷雾防治。针对蚜虫、灰飞虱,每667 m2用25%吡蚜酮20 g兑水防治。针对纹枯病,在返青拔节期每667 m2用5%已唑醇80~100 mL兑水防治。针对赤霉病,在抽穗扬花期每667 m2用24%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咪鲜胺20%,戊唑醇4%)80 g或25%氰烯菌酯100 g兑水30 kg喷雾防治。如果第1次用药后遇连阴雨天气或生育期不整齐,应于第1次用药后5~7 d再防治1次。

参考文献:

[1] 丁锦峰.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形成机理与调控[D].扬州:扬州大学,2013.

[2] 杜永.黄淮地区稻麦周年超高产群体特征与调控技术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7.

[3] 王学娜.聊城市东昌府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4] 訾妍.糯小麦高产群体形成生理与密肥调控技术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5.

[5] 于秋霞.孟州市小麦持续高产栽培技术初探[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6] 孙亚辉,李瑞奇,党红凯,等.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特点[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3):1-8.

[7] 贾璐.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实践研究[J].农技服务,2017(21):56.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高原无公害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浅议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