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谷县水稻高产创建的成效及发展建议

2018-10-31吴应玲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发展建议栽培技术水稻

吴应玲

摘 要 作为我国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水稻在近些年间的高产不断推进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好水稻高产栽培是我国农业工作的重点所在。经过多年水稻种植经验的总结,我国现已研究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指导,并已经于多地进行了创建项目。景谷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区通过水稻高产的创建,增产稻谷349.56万千克,新增产值698.365万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创建的过程当中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此,针对景谷县的水稻高产项目完成情况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建议,旨在提高农业的效益,推进水稻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13

景谷县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筹备于2015年7月,并于2016年8月基本完成了项目的落实工作。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情况,项目组创建了2个水稻高产活动区,总面积达到1 400 hm2,其中每个片区700 hm2。在所有的项目区中,分设百亩核心区2个,总面积17.18 hm2,667 m2产801 kg;千亩连片展示区2个,总面积175.46 hm2,667 m2

产598.32kg;万亩示范片区2个,总面积1 195.46 hm2,

667 m2产754.32 kg。总项目区平均667 m2产658.24 kg,增产稻谷349.56万千克,新增产值698.365万元。水稻高产活动项目达到预期成果,达成各项指标要求,但在此次项目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等待被攻克和解决[1]。

1 取得的成绩

1.1 项目完成情况

景谷县威远镇南景村创建水稻高产栽培百亩核心示范区1个,面积5.57 hm2;威远镇南景村创建千亩连片展示区1个,面积74.3 hm2;万亩示范区分别位于江东村、南景村、公榔村、民利村与新民村。在此次项目活动中,共有6个村委会,75个村民小组,6524户17456人参与实施。所涉及的项目品种分别为冈优622、Ⅱ优4号、竹丰优5、Ⅱ优4512、金优114等。种植规格为宽窄行条栽14.3 cm×(16.24+21.3)cm;小墒栽插、满天星栽插,16.3 cm×15 cm。百亩核心区,建立水稻展示区1个,面积0.34 hm2,总品种24项,行距23.47 cm,株距16.22 cm,其中有3个品种667 m2产量在1 000 kg以上,7个品种总667 m2产达到达750~810kg,有4个品种

667 m2产600~650 kg,4个品种667 m2产在300~500 kg。除了常规展示区,同时在百亩核心区中建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展示区1个,面积0.2 hm2,品种为冈优325,行距24.52 cm,株距12.57 cm,平均667 m2产754.02 kg[2]。

景谷县民乐镇创建水稻高产栽培百亩核心示范区1个,面积9.6 hm2;千亩连片展示区1个,面积89.52 hm2;万亩示范区分别位于民乐村、白象村以及芒专村。项目涉及4个村委会,45个村民小组,1 598户9 853人。主导品种为准两优1245、竹丰优456、D优45。种植规格为宽窄行条栽12.34 cm×(12.34+23.3)cm;小墒栽插、满天星栽插,12.34 cm×22 cm。

1.2 產量指标完成情况

1)百亩核心区。每个片区实收4户,667 m2产654~745 kg,平均667 m2产量721 kg。2)千亩展连片示区。每个片区实收5户,667 m2产685.21~755.32kg,平均667 m2产701.23 kg。3)万亩示范区。每个片区实收4户,667 m2产512~6421.2 kg,平均667 m2产599.32 kg。据以上实收结果计算,项目区平均667 m2产698.42 kg[3]。

1.3 效益分析

1.3.1经济效益

1)百亩核心区。平均667 m2产721 kg,较常规种植前五年的平均每667 m2增产180 kg,增收谷稻3.124万千克,新增产值8.54万元。2)千亩展示区。平均667 m2产721 kg,较常规种植前五年平均每667 m2增产190.21 kg,增收稻谷 35.14万千克,新增产值100.24万元。3)万亩示范区。平均667 m2产599.32 kg,较常规种植前五年平均每667 m2增产134 kg,增收稻谷185.21万千克,新增产值359.21万元。4)辐射带动区。面积1 575 hm2,平均

667 m2产452.12 kg,较常规种植前五年的平均每667 m2增产52.16 kg,共增收稻谷112.21万千克,按2.0元/kg的市场价计算,新增产值213.03万元。

1.3.2社会效益

1)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项目增加了政府对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农膜的扶持力度,使得农户减少了生产投入,得到了真正的帮助。2)项目区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效地增加了农户的收入[4]。通过水稻高产活动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科技意识,提高了科学种植水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除了以上两点以外,项目的落实使得推广队伍的综合业务水平有了提高。由于加强了专题培训的强度与精准性,科技人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为下一步推广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水稻高产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依然未解决,这就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1)农资价格大幅上涨,这严重地影响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2)投入仍显不足,使得进一步增产增值成为了难题。农户生产投入不足,且地方财力有限,使得大面积增加水稻高产存在问题[5]。农业部项目资金滞缓,科技推广经费有限,又进一步的阻碍落实各项增产增收项目。3)很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景谷县劳动力短缺,老人农户居多,使得群众科技意识薄弱,技术措施落实难,精确度与效率降低。

3 发展建议

1)积极开拓粮食用途多样化,提升粮食价值,增加土地产出,从而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增加劳动需求,留存青壮年劳动力。2)加大扶持力度,将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项目上升至政府行为,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建立健全粮食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景谷县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持续性。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升农户技术水平。可以采取宣传、义务学习、专题培训、以及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将实用技术送至千家万户,努力提高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6]。4)加大农科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对于杂交水稻新品种研究,培育适合于当地的种植品种,为今后景谷县实施水稻高产创建提供有力保障。5)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基础农业条件,提高当地的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以及土地产出效率[7]。

4 结语

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活动是充分利用农业综合集成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于水稻有着无法取代的刚性需求。有效落实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项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升级,加快调整步伐,是我国农业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陈晓军.引黄灌区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程[J].宁夏农林科技,2012(2):3-4.

[2] 黎映菊.永胜县期纳镇水稻高产创建成效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1(24):15-17.

[3] 孔祥辉.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广8优169的引种与推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4):36-37.

[4] 刘艳芳,莫顺荣.贺州市八步区水稻高产创建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4):73-75.

[5] 杜永林,王强盛,王才林,等.江苏省水稻增产潜力与高产创建技术途径[J].江苏农业学报,2011(5):925-932.

[6] 薛亚光,陈婷婷,杨成,等.中粳稻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0(3):466-476.

[7] 凌启鸿.中国特色水稻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纪念陈永康诞辰一百周年[J].江苏农业学报,2008(2):101-11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发展建议栽培技术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