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松县旱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0-31桂宿一吴习水王子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桂宿一 吴习水 王子光

摘要 从自然地理条件、环境条件、发展契机介绍宿松县旱稻种植的条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宿松县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旱稻生产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旱稻;种植条件;问题;对策;安徽宿松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50-03

为了响应国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大政方针的号召,宿松县从2015年开始在沿江棉区引种旱稻。宿松县从2015年开始引种旱稻以来,基本耕作制度为油菜(小麦)—旱稻二熟制;播种期为油菜(小麦)收获后,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播种量视品种而定,撒施三元素复合肥(16-16-16)750~900 kg/hm2作基肥,同时撒播稻种,用东方红804(或904)大功率旋耕机深耕,整地、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稻种都未进行浸种催芽等播前处理,只有部分农户进行封闭除草。旱稻种植以小户为主,自产自销占多;大户种植风险较大。从表1可以看出,越是灾害天气严重的年份,抗灾投入成本越高,单产越低,经济效益越差。

从3年来的种植情况看,旱稻在宿松县沿江棉区可全面推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分析及试验总结,得出了宿松县旱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总结出旱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宿松县棉区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提供理论支撑。

1 宿松县旱稻种植的条件分析

1.1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

宿松縣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八百里皖江之首,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6.6 ℃,年平均降水量为1 307.2 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023.7 h,年平均无霜期为254 d。沿江洲区属长江冲积平原,耕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多为壤土、砂壤土,可耕性强,适合多种作物种植。由于地下水位特高,高温干旱天气夜晚有夜潮,在较小干旱天气(2017年7月10—31日的干旱过程,大部分地块无需抗旱)条件下旱稻能正常生长。因此,宿松县发展旱稻生产,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条件非常优越。

1.2 旱稻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旱稻又称作陆稻,起源于水稻,是水稻在干旱条件下演变的一个生态类型。旱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稻属、水稻种,根系为须根系,比水稻抗旱力要强。旱稻栽培上无需水层灌溉,地块也无田埂拦水,只是在少数关键生育期遇旱要浇水抗旱。从2015—2017年宿松县的种植情况看,2015年属风调雨顺年景,产量很高;2016年属百年一遇高温干旱年(7月17日至9月5日连续高温干旱,其间日最高气温超35 ℃有45 d),当年有近30 hm2旱稻绝收;2017年属正常年景,只是在7月11—31日有21 d高温干旱天气,只有部分农户浇水抗旱,无绝收地块出现[1]。

1.3 旱稻发展的契机

棉花是宿松县沿江洲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曾经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和出口棉基地县,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之一。但自从2012年世界经济危机暴发以来,棉花种植面积就开始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收储政策后,棉花种植面积下滑更快,棉花种植效益逐年下降,种植棉花基本亏本。黄豆连年种植后,产量也逐年下降,价格逐年下滑,种植效益也是趋于亏本。如2017年有一农户4 hm2黄豆平均产量1 950 kg/hm2,销售价3.20元/kg,净亏1 260元/hm2;而1 hm2旱稻产量7 920 kg,机口稻销售价2.10元/kg,纯收入9 132元/hm2。在当地加工成大米出售,效益会更高,纯收入可达14 676元/hm2,周边其他农户还能以4元/kg的低价购买到优质大米。从当前的生产形势看,发展旱稻生产是前所未有的最好时机。

2 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力科技素质低下

宿松县旱稻种植区域集中在沿江洲区,以前一直种植棉花,生产者对种植旱稻没有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都是留守老人及妇女,本身的文化基础差,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能力不强。旱稻种植区域整个社会的旱稻种植科技素质也跟不上,包括社会服务体系(农资销售、农机服务、专业化植保服务等)、政府行政系统(乡村行政干部)等[2-3]。

2.2 地块狭小,土地流转紊乱、插花种植严重

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地块划分过小;农户种植作物缺乏交流;土地流转紊乱,例如宿松县复兴镇复兴街道五房组,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时有45户,195人,耕地19.5 hm2,分成180块,近几年该组土地都实行分户流转,越流越乱,有的甚至流转出村,致使无法清楚知晓邻近地块种植的作物类型;某大户流转了200 hm2耕地,共跨5个村,路线总长计10 km,致使地未种、未收情况出现。地块过小、插花种植的直接后果就是化学除草飘移药害现象严重。

2.3 排灌沟渠损毁严重

以前种植棉花,机械化程度低,道路较窄,远离居住地的地块沟渠畅通状况较好,只是屋场边地块沟渠较为堵塞;近几年改扩种大豆后,大型耕整、收割机械大量使用(由于以前的道路沟渠不配套,大型农机所到之处,沟渠路均有损坏),所有地块排灌交通系统破坏殆尽,沟渠排灌严重不畅。

2.4 化学除草困难

旱稻生长季节宿松地区正是梅雨季,杂草生长特别旺盛,杂草种类又多,恶性、抗性杂草也多。市场现有除草剂都是水稻田除草剂,无旱稻专用除草剂,旱地水田草相不尽相同,除草效果大打折扣。本地旱稻地主要杂草有小麦茬实生小麦苗、马唐、千金子、稗草、牛筯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油菜茬实生油菜苗、反枝苋、马齿苋、野络蔴等阔叶杂草。

2.4.1 播种方式不合理,杂草过大过老。旱稻不浸种催芽,干籽播种,种子吸水太慢,出苗期过长,杂草比稻种先出苗,等到适合秧苗除草叶龄时,杂草已经过大过老;特别是小麦茬实生麦苗出苗后,多到只有麦苗,基本看不到秧苗,更是无药可治。

2.4.2 田间杂草有2个发芽高峰期,恶性抗性杂草死而复生。播种后15、35 d分别出现2个杂草发芽高峰期,狗芽根、牛筯草、稗草(已对二氯喹啉酸、双草醚产生抗性)、反枝苋(已对吡嘧磺隆产生抗性)等杂草,第1次防治后死草不彻底,容易死而复生。

2.4.3 天气对除草效果的影响。施药后遇高温干旱天气,二甲四氯等激素类除草剂易挥发、分解,氰氟草酯遇强光分解,失去或降低药效,双草醚在<15 ℃、>35 ℃时可以引起药害。

2.4.4 除草剂施用方法不科学。首先是施药不及時,错过防治适期;不看天看地看苗施药;可湿性粉剂未进行二次稀释;喷药不仔细,重喷、漏喷现象严重;就近用地沟水兑药,影响药效;喷药跑得快,兑水量、药量不够;药剂混配不合理,产生拮抗作用,降低药效,如氰氟草酯与苄嘧、吡嘧磺隆等混用,就可产生拮抗作用,对千金子防效降低。

2.4.5 土壤水分含量对药效的影响。2017年旱稻除草总体防效较差,主要与土壤含水量低有关,如复兴街道有一农户种植旱稻4 hm2,在6月底至7月底施同一配方的除草剂,大部分地块除草效果都在90%以上,只有少数地块狗芽根死而复生,经过8月1—15日的阴雨过程,反而越长越旺。经过实地调研,结果显示,施药时正值7月11—31日高温干旱期,这些地块土壤含水量太低,除草效果下降。

2.5 防灾减灾能力弱,旱稻属典型望天收产业

小户经营与水利社会化整治的矛盾突出,洲区地块无垠无岸,遇干旱天气,抗灾夺丰收的能力很弱。气候好的年景(2015年)旱稻投入少,产量高,收益就好,遇大灾之年(2016年)严重地块颗粒无收,平均产量降低,投入高,基本无收益,旱稻属典型望天收产业。

2.6 品种多、乱、杂,随意引种

各个品种栽培习性差异很大,不经过试种,得不到第一手的栽培管理经验,买来就种,致使产量不高,倒伏严重。如信旱优26苗期长势较弱,追肥不够,搭不了丰产架子;旱优73苗期长势很旺,植株高大,如果不搞好化控,后期倒伏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共有十几个品种(或组合),其中包括正规旱稻审定的(常规稻和杂交稻),也有用水稻当节水抗旱稻进行栽培的。

2.7 未进行种子处理,播种过深,发芽时间过长

3年来,旱稻都是干籽播种,不进行种子处理;大部分农户都是种子、肥料一起撒到地块后,用东方红804(或904)型拖拉机旋耕,整地、播种、施肥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种肥大部分旋耕进入20 cm耕作层内,少数未盖籽的种子一部分被鸟食用,一部分干瘪,5 cm以下的种子基本不能出苗,就算少数种子可以出苗,也是一些弱苗,且出苗时间特长。同时,旱稻栽培技术不先进,基本上是道途听说从后山水稻种植区学的经验。

2.8 病虫害防治水平低下

病虫害防治不讲科学、不信科学,空闲时才进行防治,随意性很大,不能抓住防治关键期。

3 对策

3.1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促进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的全面实施,全面提高旱稻种植水平

全面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对全体农业从业者进行普遍培训,提高全体从业者的科技素质;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对科技示范户进行科技培训,并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共同提高;依托财政惠农项目,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依托专业社会化服务资质培训,对农资经营服务从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使其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建立健全乡村农技推广体系,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依托现代化的通讯平台,拓宽技术服务渠道;依托“互联网+”农技平台,增强技术服务手段。促进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的全面实施,发挥农村能人效应[4]。

3.2 充分利用土地确权成果,加速土地流转进程

党的“十九大”继续确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延长30年不变,更加大了土地的财产权益属性,充分利用前几年土地确权成果,加速土地有序流转进程。宿松县复兴镇高屯社区窑坡组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时有63户,248人,耕地8 hm2,分成441块,2016年土地确权后,村组干部在春节外出务工的农户全部回家后,到各家各户上门做工作,最后以自愿结合的方式,以在家务农的29户重新分地,将全组所有土地全部集中,先排顺序,再分地,只分成29块。土地确权后,耕作更方便,成本更节省。同时,应鼓励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这2种流转模式,以后会越来越多,要大力推广,既可提高土地流转金,增加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又可极大地减少插花种植带来的种种不便,减少农药飘移药害,进而减少很多邻里纠纷[5]。

3.3 加速农田小水利建设整治,实现路畅沟通地成块

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综合利用好基本农田整治等国家惠农项目,选取亟需整治的抗灾能力弱的地块,进行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路、沟渠配套的综合整治。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适合大型农机作业的路,路畅才能沟通。

3.4 做好新农药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科学高效除草技术

3.4.1 浸种催芽,浅旋盖籽,提早出苗,适期化学除草。旱稻种要浸种催芽,然后再播种,并浅旋盖籽,促进一播全苗。当稻苗密度达50株/m2左右,在2叶1心时要移密补稀,对以苗压草有好处。秧苗三至四叶期施药,此时杂草二至三叶期,正是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3.4.2 针对恶性抗性杂草进行新药剂、新技术的引进,并做好防治预案。在掌握各个地块杂草发生特点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新药剂、新技术的引进;同时继续前几年制定的杂草防除的综合策略,在防治适期内,早施药,多配方,高剂量,大水量;此外,还需采取“一封二除三补四拔”的综合防治措施。

3.4.3 选择雨后或阴雨天间隙施药。在防治适期内,选择雨后或阴雨天间隙(只要药后6 h内不遇雨)施药;如遇高温干旱天气,除草剂使用最高限量,并要加大用水量,同时施药时间要在16:00后。

3.4.4 科学方法施药,提高药效。选用对路农药,适期施药;可湿性粉剂一定要做到二次稀释;喷药要均匀周到细雾;水量药量都要足;合理混配药剂,不能混配的,坚决单独使用,或改用其他替代品。

3.4.5 旱稻田土湿润时(土壤含水充足)施药。土壤水分充足,旱稻、杂草生长旺盛,有利于旱稻对药剂的分解,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快,并在体内传导,从而达到最佳防效;如果干燥,要在抗旱后施药,或加大用水量。

3.5 制定防灾减灾预案,确保旱稻高产稳产

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旱稻生产更易受灾。为确保旱稻高产稳产高效,在春耕备耕时,就要制定好防灾减灾预案。旱稻要种在干旱发生时有水源能抗旱的地块;预防后期大风倒伏时,在栽培管理上要有必要的抗倒措施;预防后期低温阴雨寡照,要多施几次叶面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预防过早寒露风,要确定好最迟播种期,不会因播种过迟造成绝收。

3.6 做好品种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工作

优良品种是高产优质的基础,农技部门要在品种引进方面起到主导作用。生产实践证实,适合宿松县种植的旱稻品种(或组合)有信旱优26、旱优73等。

3.6.1 选地整地。选择靠近水源的地块及低洼地种植旱稻,在整地播种前,最好在四周挖沟搭坝,以便后期抗旱时,抗旱水流不到邻近地块,提高抗旱效益。

3.6.2 适期播种。宿松县旱稻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日至6月20日,如果种植2~3个品种,则先播生育期长的品种,后播生育期短的品种。

3.6.3 肥料统筹。根据3年来的旱稻种植实践、宿松县自然耕地条件、当前生产技术水平及宿松县水稻高产创建目标产量等因素,提出宿松县旱稻产量指标为11 250 kg/hm2。肥料运筹上N、P、K比例约为1.0∶0.5∶1.3,化肥利用率按35%计,约需施用纯N 385.5 kg/hm2、P2O5 193.5 kg/hm2、K2O 502.5 kg/hm2。根据旱稻需肥特点,本着减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为前提,对所施肥料进行合理统筹,总体施肥策略为以基肥为主,追肥少量多次,再配以后期根外追肥作补充。按氮肥用46.4%尿素、钾肥用60%氯化钾、磷肥用复合肥来计量,基肥施六国水稻专用肥(20-14-16)600 kg/hm2、纯N 120 kg/hm2、P2O5 84 kg/hm2、K2O 96 kg/hm2。追肥共需施用纯N 265.5 kg/hm2、P2O5 109.5 kg/hm2、K2O 406.5 kg/hm2。第1次追肥在秧苗二至三叶期施用尿素150 kg/hm2,折纯N 69 kg/hm2;第2次追肥在秧苗六至七叶期施用尿素225 kg/hm2,折纯N 103.5 kg/hm2;第3次追肥在八至九叶期施复合肥(17-17-17)300 kg/hm2+KCl 300 kg/hm2,折纯N 51 kg/hm2、P2O5 51 kg/hm2、K2O 231 kg/hm2;第4次追肥在八至九叶期施复合肥(17-17-17)300 kg/hm2+KCl 150 kg/hm2,折纯N 51 kg/hm2、P2O5 51 kg/hm2、K2O 141 kg/hm2;旱稻中后期结合治虫防病叶面喷施KH2P2O4 4次,每次用量2.25 kg/hm2,4次共用9 kg/hm2,折P2O5 4.7 kg/hm2、K2O 3 kg/hm2。

3.6.4 種子处理。播种前2~3 d晒种1~2 d,同时做好种子精选,进一步清除稻种里携带的杂草种子。然后用美洲星(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浸种2 d,提倡少浸多露或日浸夜露,催芽1 d,以稻种破胸露白为度,胚根最长不超过2 mm。

3.6.5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宿松县现有的播种方式有旋耕撒播,精量条播及少量人工条播。根据播种方式、品种不同,单位面积用种量有所差别,一般杂交种用种量30.0~37.5 kg/hm2,超级稻杂交种用种量15.0~22.5 kg/hm2,常规稻用种量60~75 kg/hm2。另外,在播后1~2 d内喷施芽前除草剂。

3.6.6 播后芽前(封闭)除草。旱稻田土干时要多喷水,以表土湿润为度。油菜茬用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0 g/hm2+33%二甲戊灵乳油3 000 mL/hm2,兑水225~450 kg/hm2,在播种后1~2 d内均匀喷雾。

小麦提倡在5月下旬雨前抢收,6~7 d麦苗生苗后,及时喷施草甘膦灭茬。小麦茬用38%直稻斩(2%吡嘧磺隆+10%异恶草松+26%丙草胺)可湿性粉剂750 g/hm2兑水225~450 kg/hm2,在播后2~3 d,杂草萌发时均匀喷雾。

3.6.7 旋耕撒播,精量条播(用耕整播一体机播种)。午季收获后,将基肥撒入稻田,然后用东方红904旋耕整地,撒入催芽后的稻种,再用微耕机浅旋盖籽,一般播种深度控制在2~4 cm之间。大型耕播一体机精量播种,基肥稻种一次性下地,播种盖籽同时完成,播种深度控制在2 cm左右,播种行宽调到25 cm,每隔5~6 m留一30~35 cm的操作行,便于后期人工作业。针对太小、耕整机不易操作的地块,可以先行施入基肥,人工翻地整平后,开沟条播,撒入稻种,再平沟盖籽。

3.6.8 田间管理(化控、移密补稀留操作行、拔草)。在秧苗2叶1心时,进行第1次追肥(断奶肥),同时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可结合治虫防病同时进行);之后1个月内都可以进行移密补稀工作,杂交稻留苗50株/m2左右,常规稻留苗150株/m2左右,针对撒播地块,要在移密补稀时拔苗留出操作行;在拔节前期再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900 g/hm2,有很好的防倒作用。

3.6.9 病虫鼠等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就是在提高所有植保工作参与者专业技术水平的前提下,进行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使之高效安全,进而收获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旱稻病虫草鼠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指导。宿松县原是双季稻区,由于近年来水稻生产效益下滑,劳动力工资过高,宿松县水稻种植基本改成了以单季稻为主、双季稻极少的三稻混栽区,从3月底至6月底都有播种,水稻生育进程极为复杂,这给县站发布病虫情报带来了极大挑战。近年来,县站病虫情报都只能预报发生趋势,要真正做到准确发布防治情报,乡镇农技站就必须根据县站病虫情报,及时做好两查两定工作,确定当地的防治适期和防治对象田及用药次数。

3.6.10 适时收获。在全田旱稻主茎穗90%以上谷粒金黄时,抢晴好天气及时收获,否则宿松县很容易遇阴雨连绵天气,并伴有大风,极易造成倒伏,丰产不丰收。

4 参考文献

[1] 江巨鳌,邬克彬.旱稻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作物研究,2004(1):48-51.

[2] 周晋军,周学标,谢先芝.旱稻生产现状及山东旱稻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6,48(9):147-150.

[3] 赵振宇.旱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乡村科技,2017(14):68-69.

[4] 孙进,刘峰,崔志叶.阜南县旱稻生产现状及高产栽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8):36.

[5] 陈万云,冯媛.旱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农村科技,2006(9):7.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