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10-31徐娅妮
徐娅妮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RCU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发生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在发生呼吸衰竭后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再插管率、满意度及护理难易程度。結论: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相比于传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更明显,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术后呼功能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吸氧;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1
术后呼吸功能衰竭(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是一种术后各种原因所引发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从而导致机体气体交换受阻,进而导致缺氧伴( 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最终表现为一系列的生理和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临床对IPPV 患者的治疗能够尽可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因脱机失败而面临再次插管,且临床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再次插管的病死率也要远远高于一次性插管成功的患者 。经鼻高流量吸氧作为一种常用于新生儿的治疗手段,凭借其方便、安全等优点,逐渐也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应用于成年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疗 。本研究将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RCU收治的30例IPPV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RCU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60例I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按患者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 63.6±4.9)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基础疾病类型包括脑外科术后12例,心胸外术后11例,普外科术后7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 61.2±5.8)岁,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基础疾病类型包括脑外科术后12例,心胸外术后10例,普外科术后8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护理和基础治疗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采用低压高容量型气管插管,检测患者气囊压力,使气囊压力保持在2.45 kPa ~ 2.94kPa,监测频率4h /次,同时每隔2 h 进行一次翻身和叩背。所有患者选用相同的非伺服型湿化器,一次性细菌过滤器和一次性呼吸机管路。所有患者每6h采用封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严格无菌操作。两组患者每日进行30min~2h的自主呼吸实验和气囊漏气实验来评估是否可以进行脱机拔管,若患者的自主呼吸实验成功且气囊漏气实验结果显示阴性,则表示患者可以进行脱机。患者在拔管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 FiO2)28%~50%,IPAP12~20cmH2O(1cmH2O=0.098kPa)。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FiO228%~50%,流量40~60 L/min。若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心率和血压出现严重波动,当FiO2提高至60%后仍无明显改善,则需要进行再次插管。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参数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SpO2、PaO2、PaCO2,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插管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的难易程度,患者满意度1~10 分,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同时操作难易程度分为1~10 分,评分越高,操作困难度越大。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RR、SpO2、PaO2、PaCO2比较情况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RR和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pO2和PaO2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2. 2 两组患者再插管率比较情况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进行再插管,占比23.33%; 而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进行再插管,占比26. 67%,两组患者再插管率经统计学比较,χ2=0.089,P= 0.76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3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难易度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的易操作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还是通过有效的无创机械通气来降低患者呼吸做功,从而增加呼气末肺容积,最终改善患者的SpO2。据研究报道,有效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腹部术后患者拔管脱机后的肺部并发症 ; 同时,再另一项研究中也发现,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再插管率。那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取得一定临床疗效基础的同时,也会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临床也在积极寻求一种简单的替代治疗方式。而本研究所采用的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选取了我院ICU 收治的30 例术后呼吸功能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后各项呼吸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国外大量研究也表明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能够有效增加呼气末肺容积,改善SpO2,在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15min后,患者的RR、SpO2、PaO2、PaCO2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结果也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氧疗方式最早应用于婴幼儿的相关领域治疗,但随着其临床优势越发明显,其治疗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同时由于此种方式能够通过设置超过呼吸衰竭患者多次呼气峰流量水平的气流量,从而通过真实的吸入氧浓度来对患者进行更多的调控。除此之外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还可以通过含氧气流的冲刷来减少生理死腔的发生,并且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肺内交换。综上所述,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ICU 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后期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唐玉珍,魏继红,张国虎.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对高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血浆脑钠肽及C 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 9):2464-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