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多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
2018-10-31侯雅暖姜旭王洪波
侯雅暖 姜旭 王洪波
【摘 要】目的:探讨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使用阿莫西林、雷尼替丁与小建中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与我院就诊的1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联合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阿莫西林、雷尼替丁、与小建中片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并判定具体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疼痛消失时间为(1.57±0.26)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阿莫西林、雷尼替丁与小建中片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见效快、有效率高,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药物;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01
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一种慢性的、多发的疾病,其发病率为十分之一,中年人为多发人群。而且,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时间长,具有反复性,部分临床表现为饥饿时上腹出微痛,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轻度或者中度的不间断疼痛,容易引起患者出现饱胀、反胃、恶心等现象,使得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当前处于快节奏生活时代,人们的压力持续增加,日常饮食作息变得随意、不规律,使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急剧提升[1]。为探究更为有效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案,此次研究以本院诊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加以治疗,分析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与我院就诊的1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2.1±5.3)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4±4.7)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3.9±5.1)个月,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1±4.3)年。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联合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其中,雷尼替丁(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44)每日服用两次,一次0.15g;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03263)每日服用三次,一次0.25g。试验组使用阿莫西林、雷尼替丁与小建中片联合治疗。其中阿莫西林与雷尼替丁的服用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小建中片(贵阳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80524)每日服用三次,一次2-3片。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并判定具体疗效。疗效评定指标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类。痊愈:胃镜检查后显示溃疡与炎症完全消失;显效:胃镜检查后显示溃疡与炎症面积缩减至原来的五分之一左右;有效:胃镜检查后显示溃疡与炎症面积缩减至原来的一半左右;无效:胃镜检查后患部溃疡与炎症无明显改变或者病况加重。有效率表示痊愈、显效、有效三者相加占总数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9.0来对收集得到的数据展开统计和分析工作,其中的计数/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对比
试验组的疼痛消失时间为(1.57±0.2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0.25)d,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730,P<0.50)。
2.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对照组痊愈29例(38.67%)、显效17例(22.67%)、有效13例(17.33%)、无效16例(21.33%),有效率59例(78.67%);试验组痊愈36例(48.00%)、显效20例(26.67%)、有效15例(20.00%)、无效4例(5.33%),有效率71例(94.67%);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08,P<0.50)。
3 讨论
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节奏发生了巨大的改變,所以日常作息时间与饮食方式也出现了变化,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与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持续加重,使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持续攀升[2]。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通常会感到胃部灼热、钝痛,并感到恶心、反酸,正常生活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医学临床通常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这样才能提升临床疗效,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案为阿莫西林联合雷尼替丁治疗[3]。雷尼替丁作为H2受体的抑制剂,能够有效的减少体内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这样便能实现在保护胃粘膜的同时,使胃部保留少量胃酸的作用,从而达成良好的杀菌功效[4]。阿莫西林则属于十分常用的抗生素,穿透细胞膜能力强,在进行水解反应之后,与转肽酶互相结合,使得转肽酶失去活性,溶解细胞,实现灭菌功效。小建中片主要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用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而且还能起到改善患者恶心、呕吐、反胃等不良反应的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因此,本文研究联合使用阿莫西林、雷尼替丁与小建中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结果显示使用此治疗方案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可知,使用阿莫西林、雷尼替丁与小建中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见效快、有效率高的优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汪剑娉,汪爱萍.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临床分析[J].系统医学,2018,3(10):51-53.
刘文忠.日本《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解读[J].胃肠病学,2016,21(03):129-137.
谢荣迪,陈林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探讨及治疗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02):177-179.
梁冠宇,王敏捷.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