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刚雅 雄浑大气
2018-10-31张文进
张文进
笔呈千钧势,墨腾蛟龙姿。当今时代,文艺复兴,书法如林,但真正的书法大家却寥苦晨星。
焦宏泽先生是陇东颇有名气和声望的书法大家,他因书法艺术而得名。他在其故居中国书法之乡镇原县临泾镇祁焦村创办了“于右任书法研究所”,修建了“焦宏泽书法馆”,为弘扬乡贤文化、书法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肯定和赞扬。2018年7月,庆阳市乡贤文化研究会会授予“于右任书法研究所”“焦宏泽书法馆”庆阳市乡贤文化基地铭牌。
年过花甲的焦宏泽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庆阳书协理事、副秘书长,出生于镇原县临泾镇祁焦村。早在民国时期,本村陇东名儒焦国理、焦澍生先生擅长草书,起笔如蛟龙腾蛇,力透纸背。建国初期的焦德州、焦登州两兄弟从教从政,写得一手好字,为人低调,成为当地文人之楷模。焦宏泽受前辈书法传统熏陶,自幼研习继承书法,其书法师承于右任行书得其风骨,自成面目,形成了遒劲古拙、雄宏自然、大气磅礴、特色鲜明、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半个世纪以来,他苦练于体、狂草,笔耕不息,落笔古雅,气韵生动,法度谨严。他不仅在书艺方面追随于右任先生,而且崇尚于右任先生道德人品、学识阅历和禀赋修养,综合兼修,相辅相成,共同精进。
艺术终究是人的艺术,研习书法,尤其讲求学养和内心的修为。这种追求是无限的,它的魅力也在这里。焦宏泽形成了自己成熟书法艺术理论,可谓人书俱老,行草方面造诣颇深,走出了一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成功之路。他的书法作品曾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字典》《全国第二届西部书法展》,入选《三晋杯全国公务员书法大赛》《第八回中韩书法联展》和甘肃书法进京展。毛笔书法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五十余次,论文和书法作品曾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刊物发表,著有《我拜于右任》《于右任行书之我见》《汉陶器浅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国民间刺绣百图》《焦宏泽书于右任诗词联》等文著。
现在很多人慕名向焦宏泽先生请教书法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焦宏泽认为历代书家讲的书法理论较多,而对练字方法少有论述,因而在书法中着重谈到四点方法(简称“四多”):
一为“多读”
写字本来就是读书人的事,与读书是分不开的。书读得好,而字写不好的人很多,但决没有不读书而能把字写好的人。这一点跟我们现在强调的书法要有字外功夫、要有丰厚的学养是如出一辙。看来不能光傻傻练字!
二为“多临”
要写好字确实不容易,幼童开始学书,到年老白头还写不好的大有人在,这里要找方法——前代书家毕生精力所获成果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那些法帖不独可以充实我们的内涵、美化字的外形,同时更可以加速我们学习的进程。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临帖理解不够,认为可要可不要,其实不然,焦先生说得很透彻——可以加快学习进程。
三为“多写”
多临是临他人的帖,多写是写自己的字;临是收集材料,写是吸收消化。光写别人的,生吞活剥,自己不消化,不转化成手头的功夫,即使苦写一生,也不过是徒为他人做奴役而已。这个观点,实际上跟我们现在说的“先要入帖”与“后要出帖”是一个道理。
四为“多看”
看是研究,开阔视野,学而不思则日久弊生。只临只写而不研究,则不是盲从古人就是盲从自己。所谓看,不但多看古人的,更要多看自己,而且这两种看法对古人是重在发掘他们的优点,对自己是重在多发现自己的缺点。这一点学书法的人深有体会:书法必定是眼高手低的,眼界不高,手也高不了哪里去!
2016年,焦宏泽先生从庆阳文化馆退休后,把全部精力用在于右任書法研究、个人书法创作、镇原文化宣传上,先生功名既就无负担当,事业有成不忘桑梓,以文化人的自觉和责任心,为于体和焦氏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奔波于上海、甘肃两地,展示作品,传道授业。将自己多年收藏的书画墨宝低价出售,自筹资金200万元在其家乡建起以传统四合院风格为主的书法馆,门前有树立牌坊以迎宾客,左右对称建有于右任正气碑和焦进士纪念亭。庭院中心主体建筑为七间仿古厅堂,蓝瓦粉墙,古朴典雅,围绕围墙建起百米书法长廊,占地一千多平方米,有于右任、焦氏及焦宏泽本人书法石碑116块,一展厅和二展厅全部挂满了焦宏泽先生不同时期、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典雅古朴,墨香醉人。展览厅有案机,文房四宝齐备,投影仪、音响设备齐全,随时可以开展书法交流培训。书法馆不仅成为当地标准化文化建筑,还成为人们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去处,为家乡子弟和书法爱好者学习于右任书体、弘扬于右任精神、传承焦氏家族优秀文化遗脉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目前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地书法爱好者五千余人。
焦宏泽先生说:“作为一个书法家,我热爱家乡文化,建馆主要是为弘扬书法艺术、繁荣镇原文化搭建一个载体”。焦宏泽表示,他要在有生之年,以“于右任书法研究所”和书法馆为契机,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书画艺术宣传和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造新经验,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具有陇原独特风格的书法品牌,让镇原书法走向全国,让文化大县走出国门。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