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成长,轻“辅食”提案
2018-10-31Angela
Angela
幼儿到了6个月左右营养需求增加,但如果吃一般的零食不仅没营养反而有很多坏处孙博士指,市面的零食高糖、高盐、高脂肪,不建议给2岁以下小朋友吃,反而提供适当“小食”,更有效帮助身体健康发展。
零食、辅食要分清
幼儿几岁开始吃辅食?孙博士表示:“在孩子准备吃固体食物时,就可在餐与餐之间给予小食。”由于在成长发育阶段,幼儿要一定的热量,加上他们胃口小,一日三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建议每日在三餐外,中间可加两至三餐辅食。不过,对于辅食的定义,孙博士提醒家长一定要分清楚,她指一般如糖、巧克力、薯片等零食,脂肪、糖份及盐份比较高,不建议给孩子作辅食。 “高脂肪的零食因为脂肪较难消化,会有饱腹感,影响下一餐的食量,而惯性吃甜和咸,会令孩子偏爱甜味及浓味的食物,长大后也会较易变肥及出现高血压问题。”孙博士指出小孩在2岁前其实不会自己选择食物,所以家长应该把关,避免幼儿吃垃圾零食。另外,也不要将零食当作奖励,让孩子觉得零食很珍贵,这样反而会让他们更想得到。
6个月至1岁:以天然为主
婴儿由出生至头6个月以喝奶为主,6个月后就可以加入固体食物。在小食选择方面,孙博士提醒父母应以天然为主,无须额外加入调味料。“可以吃番薯、薯仔,可蒸熟至软糯,然后切成小件让孩子自行拿着吃,又或者磨成茸喂食。”孙博士解释,吃不同质感的食物,除了满足孩子热量的需求外,还可帮助发展他们的嘴嚼及吞咽能力,加上在过程中,他们自己拿着吃,可练习其小手肌及手眼协调能力。
推介小食
鸡蛋:6至12个月的幼儿最好不要吃蛋白,可以吃焓蛋黄,同样提供足够蛋白质。
水果:各种新鲜水果,由果茸开始,慢慢可以切粒、切条或整个吃,但谨记小心粒状的水果如提子,令孩子有噎到的危机。
蔬菜:可选南瓜、红萝卜,菜心、西兰花,因蔬菜本身有甜味,无须额外加调味。
将蔬菜制成茸,既天然又有营养。
1岁以后:要多元变化
1岁左右的幼儿肠道发展成熟了,能适应不同食物的种类。孙博士表示:“小食可作多元配搭,如吃奶酪时可加入水果粒、提子干;面包可加入吞拿鱼、果酱及花生酱等,令小食更丰富。”另外,小食要在餐与餐之间,她建议最少隔两小时进食,份量要适中,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
推介小食
五谷:可吃谷物早餐,好處是颗粒小,用手拿或用匙羹去食皆可,训练小手肌;面包或饼干都可以,如克力架饼、麦饼、米饼等。
鸡蛋:可以吃全只鸡蛋。
鱼类:吃罐头鱼,如三文鱼、吞拿鱼及沙丁鱼,可加入面包或饼干,做出配搭。
蔬菜:与1岁前一样,选南瓜、红萝卜、西兰花等,可以原条拿着吃。
水果:可加入水果干,如提子干、杏脯干或冻干水果片。选择无糖的就可以。
奶类:奶酪或盒装鲜奶,未过2岁不宜选低脂,全脂就可以。
教你看懂营养标签
小食以天然为主当然最好,但有时父母也会选择一些现成的儿童食品,如手指饼、蔬菜饼等给孩子吃。孙博士建议购买时不要受盒面设计吸引,应看清它的营养标签。“营养成分的次序是由多排到少,要看它的头三位,当中是否已包括糖、盐及油。”孙博士指,标签越简单越好,如买水果片,它的成分只有水果,没有糖、油等,即添加成分少。另外,看完成分也要留意数字,如食物每100克,其糖份高于25克,则属高糖,孙博士建议最好选择低过15克的,而低过10克就更理想。“一般2岁以下婴幼儿,每日吃的糖份不要超出3至4茶匙。如你见到一包食物,已有3匙糖(约12克),最好还是不要购买。”孙博士说。
拆解零食陷阱
1.有机食物等同健康?
错。有机字句让人觉得很健康,事实上它的营养价值未必高一些,不是说一定不高,只是不应以是否有机来决定。有机只是在环保上有好处.如食物同样添加高糖、高盐成分去制造,也不等同健康。
2.添加营养索一定好?
错。很多专门给婴幼儿的食物也写上添加“钙质”、“铁质”、“维他命”、“DHA”、 “适合几个月宝宝食用”等字句。我们不要被误导,同样要看标签成分,因为如有些说加入水果,其实只是浓缩果浆;有些说加入蔬菜,也可能只是用蔬菜磨粉去做,占的成分不高,不可说是健康。
3.果物棒健康又低脂?
错。虽然果物棒是由奶酪、果仁、水果干组合而成,但一般也会加入很多糖去增加味道,看似健康但却未必是。
4.原昧蛋糕够健康?
错。不少父母都会买蛋糕做小朋友的小食,以为纯味,没有忌廉,就不会太肥,但蛋糕的牛油及糖份非常高,不要当小食。
5.小包盒装奶不超标?
错。盒装奶除一般纯味鲜奶外,还有朱古力味、草莓味,近年更推出小盒装,专为小孩而设,以为份量刚好,但这类奶也属于高糖份饮品,怕孩子吃惯甜味,长大后会容易致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