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道具大王”寻梦记
2018-10-31殷晓圣段菁菁
殷晓圣 段菁菁
“这个圈椅是我做的!”看着电视上播放的年代剧《远大前程》,46岁的朱冬青一眼认出了他做的道具。
只要剧中出现了自己制作的道具,这位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城生活了18年的老“横漂”一准能认出来。
朱冬青是横店出名的“道具大王”。来横店拍摄的大小剧组都会到他开的“朱仔道具工作室”租道具。在他工作室的抽屉里,一本“业务来往剧组”写有上千部影视剧的名字。这个笔记本记录了朱冬青的事业,也记录了横店影视产业的发展。
朱冬青做东阳木雕出身,曾在广东打工8年。2000年左右,拍电影成为了横店最时髦的行业,已返乡的朱冬青也毅然加入了“影视大军”。从剧组的美工做起,凭借年轻时在木雕厂工作养成的“精雕细琢”的匠人态度,他逐渐成为行当里交口称赞的“老师傅”。
2007年,朱冬青在横店镇大智街开了全镇第一家道具店。抱着对小道具极大的钻研热情,朱冬青用各种“土办法”解决了剧组交给他的难题,无论是木制“手榴弹”、手提皮箱还是保险柜、各类“江湖暗器”乃至飞机操纵杆。“只要给我图纸,我都能想法子给你做出来。”
有些道具师已经和朱冬青合作了十多年,来了不多说,直接把刚开机的剧本甩给他,朱冬青就能提供从创意构思、设计绘图、材料收购加工到最后成品制作的一条龙服务。“连图纸都省了。”朱冬青笑称自己包揽了设计、美工、道具等多个职务。
影视剧的拍摄标准现已由标清升级为高清,观众的审美也开始追求更细腻的清晰度。为了适应新要求,朱冬青的道具制作也不断升级。以前用泡沫铸的烫金的鼎或灯饰都被树脂材料的道具取代,许多道具甚至需要特别订制。
“不过。道具的成本正不断被挤压。”朱冬青坦言,影视剧生产其他環节中的资金投入不断上涨,使得剧组长期压缩着道具上的支出。尽管如此,朱冬青仍坚持着东阳木雕的工匠精神:“宁可不做,也不能做次品。”
18年下来,朱冬青对木工、雕刻、铁艺、绘画、皮艺等工艺样样精熟,练就了道具圈里的“十八股武艺”。除了朱冬青这样的“草根道具大王”,横店还有近千家能生产较高科技含量道具的公司。
“如果剧组前一天订购了100件秦汉时期的冷兵器,第二天一早最便宜、最专业的道具就会送到拍摄现场。从壮观的时代建筑到小小的一根棍棒,所有的道具都被做精做深。”浙江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桑小庆说,“道具公司是横店影视周边服务中的一环,是市场细分的一部分。依靠这种全方位的细微服务,横店在二十余年间完善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如今,横店不仅拥有规模可观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日趋完善的演员工会、道具及服化、后期制作等配套服务体系,还有影视产权交易平台、地方电影电视剧审查中心。“拿着剧本来,带着片子走”的速度越来越快。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国强说,为了顺应市场发展需要,横店在原本以历史剧实景拍摄场地为主的基础上,与国际后期制作团队合作,再增加60多个高科技摄影棚,计划到2020年前完工。
朱冬青也把眼光投向了影视高科技。去年他投入数百万,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影视特效公司,好莱坞大片中的飞车追逐、高空翻车,用他的特技设备都能实现。
“高科技是未来影视行业的发展趋势,光动手不动脑可不行。”朱冬青对未来的生意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