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意中认识的中国
2018-10-31
环球时报 2018-10-31
美国《联邦计算机周刊》10月29日文章,原题:对中国的六点观察我刚结束10天的中国之行回到美国。有趣的是,我发现人们并未如我想象那般沉溺于贸易战的话题。而此行让我无意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中国发展的事情。
一、“总是一天更比一天好”。多项民调显示,对于5年后的生活将变得更好、持平或变差,中国人比任何国家的民众都更乐观。这种心态源于他们的切身经历。
二、“厉害了,我的国”。该说法的流行是我上次中国之行以来发生的变化之一。我在一名中国学生的书包上看到这句话——源自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爱国宣传片的片名。
三、“双赢”。我在中国媒体上看到的关于贸易战的讨论,都把“双赢”当成解决贸易争端及与别国相处之道。与我聊天的中国商人也这么说。相比之下,美国讨论中国时却不时会提到一句中国谚语:一山不容二虎。但在中国,我从没听到任何人在谈论美中关系时提及这个比喻。
四、“有容乃大”。我在武汉参观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时看到这句话。如今中国(很多)学校都注重素质教育和国际化,这个用英文写成的宣传宽容价值观的标语出现在小学的走廊上。
五、大数据将使计划经济回归?一位年轻(中国)教授告诉我,一名电商大鳄曾表示大数据将重振计划经济时,我感到很惊讶。我在上海党校(向学者)提出该问题时,他们却表示此说忽视了市场经济的正面激励效应。
六、中国加强网络监管。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已在国内成功打造与西方相似的以微信、微博为中心的互联网络供民众使用。人们对西方互联网的需求并不太大。
离开中国时我是这么想的,西方诚然不想乐观看待中国,但近来的妖魔化中国做得过火了。▲(作者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史蒂夫·科尔曼,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