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棱可变形套管扶正器研制及应用
2018-10-31于小波李玉海王春华万发明李迎德
于小波,李玉海,王春华,万发明,李迎德,刘 伟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413)
1 概述
套管扶正器是提高套管居中度、固井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种完井管串附件,目前应用套管扶正器种类主要分为刚性扶正器、弹性扶正器两大类。大庆油田水平井钻井数量逐年增多,特别是长水平段水平井数量增加较快。在水平井完井施工作业中,既要考虑套管安全下入,又要考虑套管居中问题,因此套管下入及居中是影响水平井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问题,研制出了适合水平井完井管串应用的套管扶正器,在考虑套管安全下入方面,扶正器扶正棱设计为中空结构,如在下套管发生遇阻,扶正棱在一定阻力作用下可发生缩径变形,使套管串顺利通过遇阻点;在考虑套管刚性支撑方面,扶正棱设计为受力均匀的拱形结构,具有较好承载能力,在正常下套管过程中能够有效支撑套管,满足套管居中要求,根据对水力循环通道计算,优化设计螺旋升角且相邻扶正棱在轴向投影上首尾相连,保证了具有良好的套管居中效果,同时达到提高循环洗井、固井顶替效率的目的。
2 技术参数及结构
2.1 技术参数
适用套管:4-1/2″、5-1/2″、7″;
适用井型:直井、定向井、水平井;
工具尺寸:∅210mm×280mm。
2.2 工具结构
其结构为模具一体冲压式结构,主要包括扶正棱、本体,如图1所示。
图1 半刚性扶正器结构图
3 现场应用情况
2012年前大庆油田水平井套管扶正器主要应用的是刚性扶正器,由于其材质为铸造铝合金,在套管下入过程中一旦遇阻,扶正器容易破损,造成井下复杂。古龙南—平X井,该井完钻井深2640m,水平段长700m,下套管前进行了3次模拟通井,第一次通井钻具组合:∅215.9mm划眼钻头+2柱加重钻杆+35柱18°斜坡钻杆+7柱加重钻杆+18°斜坡钻杆;第二次通井钻具组合:∅215.9mm划眼钻头+1根加重钻杆+∅208mm螺旋螺扶+5根加重钻杆+35柱18°斜坡钻杆+7柱加重钻杆+18°斜坡钻杆;第三次通井钻具组合:∅212mm通井铣鞋+1根加重钻杆+∅212mm西瓜磨鞋+1根加重钻杆+∅212mm西瓜磨鞋+4根加重钻杆+35柱18°斜坡钻杆+7柱加重钻杆+18°斜坡钻杆,通井情况无卡阻显示,比较正常。当下套管至2298m时有遇阻显示,后经多次活动套管仍无法下入,最终进行拔套管作业。
拔套管作业时,初期每根提至套管接箍处时遇卡明显,上提吨位100t并循环钻井液,同时上下活动套管,提出4根套管。第5根时加大上提载荷至110t,同时间歇开泵冲击解卡,第5根提出后拔套管作业正常进行,无须进行循环,仍有遇卡显示,但均未超过100t。该井共下入常规刚性扶正器共计44只,当全部套管起出后,发现扶正器大部分发生严重损坏,同时扶正器上附有10cm左右井壁掉块,共计有13只扶正器已在套管下入及起出过程中被解体,全部掉落井底,导致井下复杂,为后期事故处理增加了难度。从下套管过程和起出套管情况分析,上提活动(悬重正常)二次无阻卡显示,起出常规刚性扶正器多数破碎,说明下套管过程中一旦有遇阻情况发生时,来回活动套管会对刚性扶正器产生冲击,由于刚性扶正器为铸造铝合金结构,其扶正棱及本体抗拉和抗弯强度低,导致扶正器碎裂成碎块,随着套管的下行,碎块堆积在套管接箍处,使井眼不通畅,从而造成下套管及拔套管作业施工困难。
2013年开始,新研制的扶正棱可变形套管扶正器先后在大庆油田中浅层、致密油水平井共计应用400余口水平井,取得了良好现场应用效果,保证了套管下入安全性施工,固井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其中2014年施工的源66-平X井,完钻井深2361m,水平段长度741m,下套管至1606m时发现井口钻井液返出量少,同时上提管串发现悬重不够,判断底部套管因上扣扭矩未达到标准值而脱落,决定拔套管,该井共下入83只扶正棱可变形套管扶正器,全部起出,完好15只,其余扶正棱可变形套管扶正器发生形变,无扶正器掉落井底,未产生井下事故复杂,没有对后期打捞、通井等施工作业产生影响。
龙26-平2x井为大庆油田应用水基钻井液施工的水平段最长记录井,该井完钻井深4045m,实际水平段长度2033m,最大井斜91.11°,其造斜段与水平段均钻遇青山口组,地层坍塌周期短,粘土矿物含量高,且微裂缝发育,钻进过程中极易发生井壁剥落、坍塌等复杂。在经过二次模拟通井作业后,进行了下套管施工作业,为提高该井水平段套管居中度,从而达到提高固井质量目的,该井共计应用扶正棱可变形套管扶正器195只,同时应用了漂浮下套管技术,该井套管一次性下入至设计井深,未现遇阻显示,有效提高了套管下入效率及固井质量。
4 结论
通过现场应用表明,扶正棱可变形套管扶正器相对常规铝合金刚性套管扶正器安全系数高,现场应用过程中,每根套管安放1只,可以有效保证套管居中度,同时在遇阻时能够变形,顺利通过遇阻点,避免井下复杂事故发生,有利于套管安全性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