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信诈骗手段及易受害人群分析

2018-10-31

中国防伪报道 2018年9期
关键词:许某作案受害人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新骗术层出不穷,让民众蒙受巨大损失。在多方合力打击下,这一“社会毒瘤”的发展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谁最容易受骗

据某数据平台调查19岁是受骗高峰,18岁-25岁占整体受骗者52.4%,其次是26岁-30岁,占整体的21.4%。

在通讯网络诈骗中,资损程度和受害者年龄呈正相关的关系,年龄越大,其资损的金额就越大。通过梳理发现,不止老年人群体,目前国内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群体已经从20岁出头的大学生覆盖到各个年龄层、各个行业的人群。

都有哪些诈骗手段

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是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电话、网络进行犯罪,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组织呈职业化、团体化发展,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绝。特别是随着金融资金结算方式多样化、快捷化,诈骗对象选择呈精准化发展,群众防骗知识缺乏,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在高位运转。

现将常见的诈骗手段汇总到一起,并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手段做详细的解析,供大家学习了解,增强防骗知识。

一、假冒公检法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最大。

案例分析:粟某某报警称:今天下午接到某快递电话979XXXX000称自己有违禁包裹,接着被人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借口其涉嫌洗黑钱犯罪需要配合为由,通过骗取报警人工商银行优盾密码和手机动态验证码骗取银行卡内12710余元。

警方提示: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逮捕证由公安机关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到。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

二、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案例分析:许某在微信上收到其公司领导发来的一条信息,让其转给一个支付宝账号2万元,许某看到该微信头像和其公司领导的微信头像一模一样,就转了2万元。下午5时对方又向其要钱,许某再次转账4000元。第二天许某看到该人对其朋友圈点赞,打开对方微信后发现其不是公司老总。

警方提示:凡是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三、兼职刷单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许诺在各种网络平台刷得消费记录后,将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受害人在完成前几单任务后都会很快收到回报,但是做更多的任务时,骗子就会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就此消失。

案例分析:受害人李某报案称,自己兼职是在网站上面购买东西,但是商家不发货,直接退款(刷单)。李某表示有兴趣后对方给他发来一个链接,让他在上面操作,要求他不要在该网站上付款,而是发给一个二维码付款。第一次李某刷了119元,对方退还126元。后对方又发给一个新链接,李某付款480元。但这个钱对方没有退,对方告诉他这是个连环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才会退钱。后李某又支付1920元、5999元等,共损失55625元。

警方提示:求职者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工作,不要轻信没有留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的招聘广告。

四、投资返利诈骗

作案手段:此类骗局通常标榜具有海外背景,从事的行业能赚取巨额利润,投资者将会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让投资者尝到甜头,继续追加投资后,将会血本无归。

案例分析:杨女士经朋友介绍知道了一个名为“新×天地”的投资理财项目。该项目声称在境外投资博彩业,利润丰厚,能保证每日准时返还3.3%的高额利息。于是,杨女士添加了“项目客服”为好友,并提供了自己的姓名、手机、银行卡等信息,然后通过网络将1.1万元转入“客服”指定账户。接下来的两天里,杨女士每天都会准时收到一笔165元的返利,这让她确信这次投资很靠谱。然而就在第三天她准备追加投资时,却发现当天的返利迟迟没有到账,她尝试联系“客服”,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警方提示:投资理财前,要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了解,多咨询评估,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对待。特别要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防被骗。

五、保健品购物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团伙假扮医疗机构的顾问、专家、教授等,以为老年人“问诊”为名夸大病情,再以会员登记、免费体验、国家补贴、中奖等噱头诱骗客户购买各类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粗制滥造,成本低廉却以高价出售。

案例分析:70岁的刘先生到郑州市公安局金水路分局报案,刘先生称他被郑州一保健品公司的推销员说购买保健品满50万元之后,即可获得补助款104万元,但当他前前后后购买了巨额的保健品后,那个从未谋面的推销员就突然消失,再也联系不上了。

警方提示:要经常给家中老人说一些老人被诈骗的例子,让他们不要相信保健品推销,一旦发现受骗要立即报警。

猜你喜欢

许某作案受害人
窃贼是如何作案的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完美“作案”
许某案罪与罚的反思
拆东墙补西墙的客户经理
协议房屋归我, 被继承人不配合过户怎么办
隐匿的作案痕迹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问责乏力冤案变悬案?
妻子晚归丈夫泄愤烧房 纵火烧自家物品也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