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2018-10-30张永梅
张永梅
“学困生”是指班级中智力发展正常,但由于受家庭原因、自身原因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低下,从而被一些教师以及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主动性差,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死板,学习习惯差,在学习任务的完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许多老师都感到束手无策,尽管花费了很大精力去转化他们,但收效甚微。我个人认为转化学困生必须从了解他们每个人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入手,对症下药,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学困生也是如此,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各不相同。
主要有:
1、自卑心理
学困生学习基础差、成绩差、守纪律情况也不好,因此和成绩好的相比自惭形秽。在学校,在家里都得不到重视,心理上压抑,尽管他们有时下了很大决心并付出努力,但在频繁考试中总比优生悬殊很大一截,于是怀疑自己事事不如人,因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2、自信心不足
学困生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揭短、害怕遭到冷落。但是在学习上又信心不足,以失败者的心态参与学习,对自己缺乏信心。
3、挫折感强
在学习中以失败居多,难以得到各方面的奖励赞赏甚至一丁点的表扬,相反由于学习、纪律不好,还经常受到责骂,回到家中待遇也不好。于是悲观失望过一天算一天,对什么事情难以产生兴趣。
4、对抗心理
对自己的进步丧失信心,认为自己不可救药,于是自暴自弃。盲目地拒绝外在的教育帮助,表现为态度傲慢、脾气倔强,故意和他人唱反调,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抱无所谓态度。
二、小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1、进行爱心浇灌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温暖和爱抚,这是他们的心理共性。学困生由于在思想和学习上与其他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常常遭受家长的斥责、学生的嘲笑和教师的批评,使他们好似被风雨打伤的幼苗,孤独无助,自卑感和逆反心理十分强烈。但他们同样是有思想,有尊严的人,同样渴望得到关爱,融入集体。教师如能用爱心融化学困生冰冷的心,架起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乐于接受教育,那么,转化便指日可待。我曾教过一名学生,是个学习底子很差的调皮鬼。开学初了解到情况后,我并没有急于对他进行学习辅导,而是先在生活上关心他,经常嘘寒问暖,还帮他解决了许多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不久后,他开始主动向我询问学习上的难题,这时,我才开始对他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一年后,学生进步惊人,家长、老师、学生皆大欢喜。后来的家长会上家长反映,学生说,老师那么爱他,他也要好好爱老师,而他爱老师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
2、实施分层教学
第一、实施课堂教学分层。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要因人而异, 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 侧重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发展, 做到“跳一跳, 摘桃子”, 使中等能力的学困生产生了兴趣, 掌握了方法, 使下等能力的学困生掌握了课本最基本的知识,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第二、实施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 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如:必做题、选做题、拔高题, 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量、不同难度的练习。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落实新知, 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3、树立学生自尊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既得不到教师的关爱,又令家长感到头痛和无奈,还会受到同学们的白眼、冷遇,自暴自弃的心理不断增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有时还会制造事端,有意刁难老师,要使这些学生逐渐地转化过来,就应该全身心的去关注他们,动之以情,让他们树立起各自的自尊,在自尊中寻找起点,在自尊中找回自我,在自尊中找回夫去的勇气。例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类的孩子尽量的做到多一些的鼓励,少一些的批评、惩罚;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挖苦、讽刺;多一些相互交流,少一些埋怨、斥责;在严厉中透出关爱,在关爱中为他们树立自尊。在评价中尽量从他们的发展上着想,尽量做到方法多样,标准多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尊重,学习、做人才能有内动力,才能扬起前进的风帆。就拿我班有个学生来说吧,他是由上届留级到我班的,在班内成绩很差,学习时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认为“破罐子破摔”,并且在课上也常做恶作剧,还经常与同学大打出手。有一次,竟然与别班的同学“单挑”上了。知道后,我真想把他大大地批评一顿,但理智告诉我,他虽成绩差,也常犯错误,但也有自尊心,于是,到嘴邊的一大堆批评的话语立刻又收了回去。事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教育了他,这样做维护了他的自尊。因为我始终明白“自尊心是进步之源”。
4、开展帮扶活动
开展同学间的帮扶活动,以优帮差,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践证明,帮扶活动中双方都有得益。为了使“一帮一”活动卓有成效,在组织任务落实的前提下,每周进行一次帮扶评议,典型事例在全班加以表扬,每当被帮教的学生取得成绩时,表扬中也少不了帮助的学生。可喜的是,一些被帮助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仅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长进,而且还加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之中,这种喜人的局面,充分反映了帮扶的效果,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进取心。
5、加强学习辅导
“学困生”和其他学生相比,在学习习惯、知识的接受、理解、掌握和运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照顾他们,从基础抓起,在课后还加强辅导,举一反三,及时查漏补缺。另外,在班级里还可以发挥优等生的作用,开展“同伴互助“活动,积极促进“学困生”转化。
6、进行家校联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同时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和“学困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共同管理,积极引导,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有教育存在,就有“优等生”和“学困生”,他们只是相对而言的。因此,学困生及学困生的转化是我们教师要永远面对的问题。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的许多方面,把握原因是前提,关心爱护是基础,全程管理是保证。对于那些学困生我们要有耐心,要有责任感,要极力去转化,而决不能放弃。只有这样才能挽救他们,培养出更多的“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