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8-10-30尹颢霖
尹颢霖
[摘要]伴隨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也不断增多。道桥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着路桥工程总体质量。因此,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意义重大,有关方面要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文中将具体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当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文章编号:2095-4085(2018)06-0141-02
道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迅速崛起,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促使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促使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在这些技术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因此,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提高道桥工程施工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1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正式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准备好各项工作。第一,需要全方位的对工程周围环境进行了解,掌控好工程周围存在的各种建筑以及水文地质的信息;第二,按照工程设计方案实现技术与安全交底工作,对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给施工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第三,增强对人员以及材料的进场管理,按照工程规模、技术以及等级选择施工人员,保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原材料进场前后要将质量抽检工作做好,不允许不合格以及未经抽检的材料进场,针对抽检合格进入现场的材料妥善保存,由专人负责保管,做好防水防潮工作,避免材料变质。机械设备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确保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出现故障、老化的设备要及时更换,不能在施工过程中使用。
2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
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受到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直接影响。有效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就要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以及配比。不同的工程项目和施工地区对水泥等材料的强度有不一样的技术标准。所以使用原材料之前,一定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检测工作,确保材料有关参数可以达到应用标准。选用粗骨料以及细骨料的过程中,要综合衡量不同材料的性价比,全部将其中的杂物剔除掉,确保材料的使用质量以及性能。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均利用了粉煤灰掺和料来减少混凝土结构当中钢筋腐蚀现象出现的几率,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以把这个技术使用到自身项目建设过程中,延长使用寿命。科学对原材料进行配比就是要确保混凝土流动性、和易性以及建筑强度的要点,施工技术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标准,对多种原材料实现科学的配比使用,防止出现各种偷工减料的问题出现。
2.2 混凝土施工的模板施工技术应用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技术。现实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将两个重要的因素控制好。第一个就是设计因素,要先设计出一个模板,模板要求有关硬度符合标准、平整度达到标准、方便安装以及拆卸;第二个就是选择材料,挑选出表面较为平整、外表光滑、具备强大的耐腐蚀性同时具有良好吸水性的材料当做是模板原材料。因此,模板设计以及选择都需要严格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能盲目进行。例如,圆形构件与钢模板搭配最理想,如果利用了钢模板,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的光滑程度,那么就一定需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从这些可以了解到,一旦选择了合理的模板材料,那么就可以保证模板的质量,从而也更好的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3 对混凝土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具备包含浇筑以及振捣环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确保建筑流程的连续,保证混凝土结构完整度,如果浇筑的过程中停止大于30min,就要利用对应的技术措施来处理,避免混凝土结构产生分层的问题。针对振捣混凝土材料,一定要依靠相对应的操作流程,确保振捣的次数以及频率,保证所有的混凝土材料当中的气泡排出来,保证混凝土结构层的平整度。
2.4 混凝土施工后期养护
完成所有的混凝土工作之后,施工工作人员要把后期的养护工作落实到位。养护工作过程中要深人的对混凝土的水硬性进行分析,如此一来才可以给混凝土强度以及持久度带来保证。一旦混凝土养护工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里落实到位,将导致混凝土表层产生水土流失的情况,长时间会导致表层出现裂纹。道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无可避免产生质量问题,需要在工程后期做好修补工作,将重点工作放到控制混凝土水密性上,如此才可以保证混凝土工程良好的施工效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基础设施的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由于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变成了道桥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混凝土技术直接与道桥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有关系。为了打造出更加优质的道桥工程,应切实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并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以适应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7,(08):46.
[2]茹忠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2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