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惠:父母是我的第一听众

2018-10-30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36期
关键词:自豪听众文艺

李惠从小就听母亲和大姨给她讲当年在革命老区搞宣传的故事,对文艺宣传工作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当年,在学校的她也是文艺爱好者,曾在五四青年节时登台朗诵。毕业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整天与数字打交道,她依然热爱着文学,闲暇时喜欢读一段朱自清、林徽因的作品,还曾多次参与集团公司组织的演讲比赛。

“报社曾到我们单位组织过读者活动,当时我就加入了北广读者俱乐部。后来听说报社要开办朗诵班,成立北广朗诵团,我第一时间报了名。虽然退休了,但人不能闲下来,要将工作时无暇顾及的业余爱好找回来,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第一节课,老师就教我们如何运气,如何科学的用嗓,而且特别强调气息在朗诵中的重要作用。”回忆起自己上的第一节朗诵课,李惠依然历历在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她每天认真练习,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感觉到了她在声音上的变化与进步。“每次下课,母亲都会追着问我,今天学什么了,你来教教我。后来母亲也用我教她的方法练习,现在朗诵起古诗来效果也不错呢。”李惠颇有些自豪地说。

对于朗诵,李惠有着自己的理解:“朗誦与阅读不同,阅读是眼睛看心里想。而朗诵是要用声音体现文字中的美感,这就要求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朗诵的气息声音有很好的把控。”第一期朗诵班结业后,报社为学员组织了一场汇报演出,李惠选择朗诵散文《荷塘月色》。她天天在家练习,“父母就做我的第一听众。他们不但听还帮我提意见,指出这里读的不好,那里应该加重语气。”参加这次演出之前,李惠的父亲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她一直犹豫要不要放弃演出,留在医院陪伴父亲。但母亲鼓励和宽慰她:“你已经练习了这么久,一定要参加。你父亲这边有医生呢,你放心。”站在舞台上的李惠面带微笑、情绪饱满,但没人知道她心里一直在惦记医院里的父亲。之后不久李惠的声音还出现在了北京电台《诵读小站》栏目中,在父亲的弥留之际,她告诉父亲这个消息:“我相信,他很欣慰,他也会以我为自豪的。

现在每次朗诵团有演出,李惠就会喊上自己的朋友,让他们也到现场来听一听看一看,她说:“我希望让朋友们到现场看看,见证北广朗诵团的风采,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自豪听众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唱着歌儿多自豪
听众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表达心情
世界的自豪
数说十八大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