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018-10-30杨旭
杨旭
摘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良好状态。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调节学生的心情,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良好表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力,才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育活动当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251-02
前言
课堂氛围是在课堂教學过程当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它不仅能够对老师的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成了以后重点关注的话题。
1.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氛围是活跃。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被老师哄吓出的,而是更需要让老师改传统教学的思想观念,改变角色的扮演,才能够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够和学生建立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应该转变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学生的引领者,逐步形成学生尊重老师、老师体谅学生的双向关系,充分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关系。老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树立一种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伟大的老师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
2.加强语文知识的有趣性,提学生的学习氛围
课前语文知识的带入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通过课前对应于语文知识的带入能够把所讲的语文内容进行压缩,然后穿插到语文教学当中,这样通过趣味性的课前带入能够充分的引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课前带入是建立在老师对于学生兴趣特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相关的材料对趣味性课堂加以引导,从而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前引导,凭借游戏的方法把教学内容贯穿到教学当中,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积极的去思索,怎么样才能够赢得比赛。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和研究,同时更可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最后老师再带领着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了解一下古代人是怎样凭借智慧赢得比赛的。通过一系列的趣味活动,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
3.采用各种方法,加强课堂学习氛围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改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标的教学。例如,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很多学习小组,通过培养小组团结合作的途径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充分的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各个小组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依据课程内容,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课程的讲解,这样可以营造出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依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组,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阐述狼牙山五壮士具有什么精神等问题的表达,老师经常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有老师进行详细解答。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氛围,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2]。
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在整个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只有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基础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提供重要保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老师特别要注重教学观念的改变,只有坚持以学生作为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鲁滨逊历险记》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结合文章对人物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更加表现人物所要表达的感情。除此之外,老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深化主体。通过这样情景教学的方法能够让整个课堂更加和谐融洽,从而进一步离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更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当中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
5.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先进的科技都能够运用于教学方面,通过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极大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多媒体的使用对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融合,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提升了课堂学习氛围。在学习古诗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将古诗词加上音乐进行背诵,这样可以使古诗词变的朗朗上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记忆能力[3]。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学生,更加需要老师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的走进学生的世界,减少距离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 叶先俊.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学周刊,2015(5):80-80.
[2] 黄宏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亚太教育,2016(2):191-191.
[3] 吕进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的营造[J].科学咨询,2016(9):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