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018-10-30项晓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项晓玲

摘要:通过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能够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对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活力进行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168-01

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丰富的教学信息,既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1.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提供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就要注重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例如,在学习“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的知识时,要想让学生有效地把空间与图形的特点、性质和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并能进行正确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些空间图形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如果把这些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就能把图形实物的特征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对图形或模型方便地进行剪接、割补、拼装等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素养。同时信息技术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增强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帮助,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整合,既能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又能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的“圆”这节内容时,让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车轮为何必须做成圆的?”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三角形车轮、方形车轮、椭圆形车轮等不同形状车轮的运动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探究,既能加深对圆的认识,又能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2.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创新了教学模式方法,为打造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提供了多种手段。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课堂,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指导者。传统教学方法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运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一是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方便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游戏教学情境、故事教学情境等多种情境。这些情境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动力,能使学生的思维保持较长时间的活跃状态,能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理解枯燥的数学知识;二是运用合作探究模式开展教学。把信息技术和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结合开展教学,能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实现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拓展学生学习思维空间,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的“比例”这节内容时,可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达到學习目的。由于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宽比例是3:2,可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几种不同长宽的国旗:长240cm、宽160cm;长100cm、宽80cm;长30cm、宽20cm。让各小组讨论哪种长宽的国旗不符合规定,通过讨论也能让学生明白“比例”的意义。

3.应用信息技术改革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学习方式虽然是学习的外在形态,但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对小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改革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是利用演示功能改革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强大的演示功能,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演示,能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课时,如果单纯给学生讲解时、分、秒这些概念时,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演示,就能提供直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时、分、秒的长短,产生深刻的印象;二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学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交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果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如,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让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的“圆柱和圆锥”这节课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有关的视频教学情境,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圆柱或圆锥形状的实物,并将这两种物体与长方体进行比较,还可以用几何画板为学生创作圆柱、圆锥的动态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两种图形的特点,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三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仿真功能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仿真的模拟实践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探究,既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又能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4.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以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周立.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J].教师,2018(8).

[2] 于姗姗.探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整合[J].教师,2018(5).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怎样营造愉快的语文课堂氛围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