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法

2018-10-30严显权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生观教会探究

严显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035-01

道与法都是规矩,是教会一个人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面对好奇心、求知欲更强得初中生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辨别怎么做的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使之与伟大中国梦有机结合,将来成为贡献社会的有用之才。

1.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是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教会他们应该怎样做的一门学科,而不是呆板的讲道理。老师应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困惑、理解青春期的他们特殊身心发展的需求。此外应当重视课前调查。课堂上安排一定時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再内心的体验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科学人生观,也能体验合作的乐趣。在合作中丰富知识,在合作中快乐成长。

2.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也趋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对于极富好奇心何求知欲的中学生,探究和把握并获得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究过程中,常常是经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沮丧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养成了科学精神和态度。教学时,我们更应从学生的现实入手,让他们说说平时遇到的、见到和听到的顺心和不顺心的事,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让同学们加入讨论。最后老师加以引导、归纳,达到学生获取明晰正确的知识。

3.加强课上课后训练,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老师应在学生获取知识后,为巩固和加深学生知识的认知,还应让学生用这学道理、观点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强课堂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真伪和美丑的能力。故而还应精心设计课后练习,遵行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和知行合一的原则。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错误求是片面的观点;另一方面应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行引导和点拨。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评价和指引。

4.现代教育方式让课堂生动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波、生动的图文和声音课件,改变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感知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仿佛是在精美艺术世界里遨游汲取知识。此外,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5.老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初中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和事事都想尝试的心理。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到示范性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处事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必先做到。并教会他们在日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言行,达到不断进步。最终,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使之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人生观教会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