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目标管理在高中学习管理中的运用

2018-10-30蔡奇闻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班级目标老师

蔡奇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0-0020-01

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方式之一,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中最先提出的,它符合人的动机、行为规律和期望心理,具有很好的激励功能。结合新时期高中生普遍特点:物质生活较为优越,对生活缺乏一定的追求;家庭的过度呵护,对困难缺少迎击的斗志;长期生活在“要好好学习”的要求下,对学习的成就感欠缺一定的感知。目标管理在高中学习管理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1.目标管理运用在高中学习管理中的意义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强调参与性、民主性、自控性,在高中学习中,通过班主任老师的要求,促使学生拟定自己的个人目标,再由他们自己贯彻、评价、反思、调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尊重感和成就感,而这些正是激发人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动力,极易在班级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突破创新的班级风气。

2.目标管理在高中学习中的运用的原则

目标管理中,有一项原则叫做“SMART”,即明确性、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时限性。结合结合高中学习的特点,学习目标设置原则如下:

2.1 学习目标的设立要有明确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层次和能力让其自己制定,详细的告知学生接下来奋斗的目标方向是什么。

2.2 学习目标的实现成果必须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让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自己付出的结果。

2.3 学习目标的设立避免因目标过于难以实现而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抗拒;或因为目标过于容易实现而没有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而失去促动价值。

2.4 某个学习目标的设定尽量要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对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被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2.5 是指学习目标时,一定要告知监测目标完成情况的时间,避免检测时限过短,学生看到明显的效果而丧失信心和动力;检测时限过长,有会因为其懈怠和遗忘,而丧失积极性。

3.目标管理在高中学习中的运用的策略

3.1 激发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的动力。

(1)从学生身边的人中找寻确立目标的动力。这些人物和事例应该就出现在学生的身旁,让他们看得见、感受得到,自然更具有说服力,更易于得到学生的认同和配合。首先,高一入学军训的教官很多是军官学校的学生或入伍的大学生,他们对学生生涯有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而刚入学的学生对军训教官又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拜感,所以可以邀请军训教官与他们进行班会交流,帮助他们尽早确立目标,投入高中学习生活。其次,班级中出现来校实习的大学生也可以起到相通的作用,大学生与高中生的年龄相近,彼此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彼此的认知的方式和思考的角度也很相似性,便于沟通,而且学生对于年龄越轻的老师,越有一种好感,越愿意靠近,越愿意趋同。所以可以邀请实习老师与学生进行班会交流,帮助他们尽早确立目标,投入高中学习生活。再者,班主任老师在走入工作岗位前,也是一名学生,也会有于现在学生相类似的迷茫、痛苦、无措、失败,但此刻能站在学生面前,与他们诚恳的交流,这样更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更易于进行。

(2)从受学生欢迎的电视节目中找尋确立目标的动力。学生课余时间一定会收看一些电视节目,而在这些节目中,我们可以针对性的挑选一些节目,即是他们熟悉的节目,又在教师的引领下产生新的认识。这种触动与影响,往往比干瘪的说教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如2014年当时收视率比较高的一档节目《超级演说家》,其中有两期是北大才女刘媛媛演讲的《寒门贵子》、《年轻人能为世界做点什么》,从节目、演讲者到演讲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有熟悉感和亲切感,由此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从各类媒体中出现的美文中找寻确立目标的动力。要想让学生理解你的认识,接受你的想法,执行你的要求,我们必须先理解学生,你所说的一切都建立在尽量的走近他们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班级教育中,我关注他们的日常话题,针对性地搜集美文,引入课堂或班会,重新解读事件,给予正确引导。或者是时下关注度比较高的作家中搜寻适合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我在》等,带领学生阅读,学生谈感受,老师谈感受,让思想产生碰撞、产生共鸣。

3.2 学习目标设立的前期准备、学习目标的设立以及学习目标成果的检测都需要进行细化,而便于学生操作和把握。如目标确立前,通过填写《某某学习上的自我剖析》的表格,内容涉及两个自认为的优点,小组同学公认的优点、自身的缺点,以及最近每月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分析,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设立学习目标。在设立学习目标时,让学生设立具体的目标,既有考试分数上的目标,也有确立竞争对手的目标,这样的目标非常的直观。目标完成时限到达后,通过学习目标设立前后的成绩比对、多科任课教师的评价以及填写《时间分析表》(内容涉及:学科、完成较好的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有问题的知识点、原因和计划),来评估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3.3 同时在设置目标是关注最终希望进入的大学这种长期目标,和本月、期中或期末的短期目标设立相结合,此外对于学生确立的目标,班主任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关注,便于目标的设立既便于学生实现,也跟他们的完成造成压力,实现学习目标管理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宇辉.目标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职业技术》,2009(5).

[2] 刘传江.目标管理策略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

[3] 郭航鸣.做好学校目标管理核心工作的思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

猜你喜欢

班级目标老师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班级被扣分后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