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伤了孩子的自尊
2018-10-30刘彬
摘 要: 自尊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为师者,要用心呵护,千万别让无心之举伤了孩子的自尊,谨防孩子用不可取的手段重塑自我,重建自尊。本文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阐述了自尊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提供了重建自尊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 学生;教育;自尊;重塑
转眼,已从教十年,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然而发生在一个小男孩身上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那还是在从教之初的一堂课上,一个小男孩儿在课堂上边吃东西边说话,他的行为已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秩序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我在两次提示后,他仍我行我素,无奈我以很强硬的态度责备他,他面色通红、声音粗重地和我顶了起来。面对全班学生,作为一名老师怎能让学生如此和我作对呢,我有点儿面子挂不住了,一气之下,把他请出了教室。原本以为这仅仅是课堂上的一件小事儿,课后就再没有深究,没曾想就是这次疏忽让我付出了很多,更让我收获了很多。
第一次就这样过了,在后面的課堂上,他总是唱反调,故意捣乱,不但自己不认真学习,而且总是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我意识到,有可能是那次顶撞事件产生的后遗症,我开始反思这件事,如果他的这种状况没有其他(比如家庭)方面原因,应该是我急于求成,没有遵照教育规律行事,在同学面前的强硬责备产生的连锁反应。后面,我联系了家长,家里一切正常,对于孩子近阶段的反常行为,家长也很奇怪,我又侧面向和他亲近的几位同学了解情况,果然,是因为我那次粗暴的批评,让他心理上倍受打击,他感觉自己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抬不起头了,因而他采用以故意和我作对的手段来重塑他在同学面前的形象,进而产生了一系列后果。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找到病因后,我想,面对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孩子,“爱”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就这一事件,我请教和自己关系熟稔的老教师,他给我介绍了他处理类似事件的经验,按照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我确定了解决方案。我先是找他谈话,拉近关系,谈话内容不是刻板的教育,而是和他拉家常,说学习之外的其他事儿,有意拉近和他之间的距离,建立朋友关系,让他感觉是和我在平等对话,不再是过去那种我训他反抗的交流。在谈过几次后,我再找他谈话时看不到往日那种仇视、勉强的面容,反而是乐呵呵地就来了,在我的办公室,他也表现的很轻松,我明显感觉到他愿意多说了。在他愿意和我多说话后,我感觉他对我的戒备心理已基本消除,是该引导他的时候了。在一次交流中,我好像很无意地说起了那次课堂上责备他的事,他开始说心里话了。他说,我都这么大人了,你在课堂上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批评我,让我颜面扫地,你说让我能不生气吗?我心底暗想,果真如此啊!我接着他的话好像很无心地说,就是啊,你说我咋那么冲动,在同学面前说你,接下来,我开诚布公地谈到自己的问题,并向他真诚地道了歉。他听到我的自我批评,马上说到那事是他不对。到此,课堂顶撞事件的心结完全打开。随着一次次的谈话,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他的学习成绩也开始慢慢回升,课堂表现也随之改观。我也在课堂上不断寻找他的优点,哪怕一丁点儿优点,我也努力放大,并在课堂上高调表扬。课堂上他开始活跃了,总是举手抢答问题。和他的约谈,还在继续进行着,不过侧重点与之前有所不同,现在谈话的主题是围绕做人和学习展开,我总是强调做人需要脚踏实地,不能顾了面子丢了本质,作为学生,学习才是天职。随着他的回归和进步,我也彻底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我没有让一个孩子的自尊毁在我的手上,我用自己的真诚维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
这样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当你时常关注他时,他会表现的很好,但他一旦感觉自己不被关注了,表现就会反弹。全班有几十个孩子,我不能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某几个人身上,鉴于此,我逐渐拉长了与他约谈的周期,并在约谈中灌输集体观念,让他感觉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与别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慢慢地他淡化了自我,融入了班级,不再需要特别的关注。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孩子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折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说过:企盼社会对自己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是的,学生也有人格,也有荣辱感,也有自尊心。
这仅是一个个案,但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了孩子的自尊对做人和学习的重大影响,如果他感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他会站起来和你理论,或者就会自暴自弃,误入歧途,更有甚者会采取其他不可取的手段重塑自我。著名教育学家韩凤曾说过:难以教育好的学生,是没有了自尊的学生;能教育好的学生是有着强烈自尊的学生。显而易见,越是刺儿头的学生,自尊心越强,越容易和老师产生矛盾,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呵护,而不能任意摧残,否则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生的影响和危害。
现在,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它却时时提醒我,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请别让自己的无心之举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作为师者,我也深深懂得了,只有真诚的爱,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我们必须用心呵护孩子最珍贵的东西——自尊。在我的内心深处,也深深地感谢这一事件,因为这一事件,促成了我由一名愣头青向成熟教师的升华和转变。
老师,请别伤了孩子的自尊。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刘方英.自尊研究的历史和展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94-199.
[2]李吉生,张淑娟.对初中生自尊心培养的点滴体会[J].中国农村教育,2009(6):41-42.
作者简介: 刘彬,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