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现状研究

2018-10-30宋天王玉娇

科技视界 2018年15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研究方法

宋天 王玉娇

【摘 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但是作为学前教育领域当中做科研的一门基本课程《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只有掌握适合的研究方法,才能得出有质量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使得《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可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究方法;科研能力;课程现状

中图分类号: G652.3;G61-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5-006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5.032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s" Course in Universities

SONG Tian WANG Yu-jia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music,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Liupanshui Guizhou,553004)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state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However,the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which is a basic cours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has not played its due role.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Only by mastering proper research methods can college students obtain quality research results.This study proposes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 that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s" may be able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Research methods;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Curriculum status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能够独自从事科研活动,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该课程为学生规范从事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指导思想、方法、手段和工具。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高低。

在实际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确保收集到的资料真实有效,进而才能依据有效的资料得出科学的结论。调查发现,目前仅有百分之十二左右的大学生表示对科学研究方法非常了解,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有百分之六十七左右的大学生表示不很了解,还有近百分之十左右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调查结果令人深感意外。

由于受到研究方法自身复杂性等因素的制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正如焦建利教授指出的,“我们的学生,在本科学过研究方法课程,在硕士阶段也有研究方法课程,而一到‘实战阶段,却又表现的那么束手无策。”

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讲到做科研的原则、伦理;课题的申报、毕业论文的撰写、期刊论文的撰写以及在学前领域中常用的各种研究方法。课程内容多,课时量少,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一般会按照每周一次课来进行安排。但是课程内容又比较多,所以在平常授课过程中经常会一次课讲完一章的内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对本科生来说难度较高,初学者并不明白什么是科研,研究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而这门课的目的又是教授学生从事一项完整的科研活动。通过一次课一种研究方法的讲授,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该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只会有一个大概的模糊印象,如果课后不及时进行练习很快便会遗忘。

其次,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偏向于对课本知识进行详细讲述,而对实际操作过程涉及较少。一种研究方法所包含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由于受课时的影响,任课老师往往注重书本上的知识点。花费大量时间在知识点的讲解上,而对该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并不涉及。这使得学生对该研究方法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至于如何实际操作并不知晓。

第三,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任课老师的科研能力。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这一课程等同于一般的师范类必修课,或者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来进行安排。认为授课教师至少都是硕士研究生以上水平,都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默认能够承担该课程。这就使得并不具备科研能力的老师来进行该课程的授课,老师只能按照书本上的知识点来进行讲解,很难联系自己做科研的实际,授课效果较差。

针对以上出现的几种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一,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各种研究方法,可以适当增加课时量。让老师有充分的时间来对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如果受培养方案的约束不能增加课时量,那么在制定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在课时分配上优先多分配学前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例如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其他研究方法分配较少课时量,属于了解范围。这样授课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能够有较多的时间针对两三种学前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剖析,不常用的其他研究方法可以简单概括的进行了解。

第二,《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对实际的操作有较高的要求,是类似于工具书的作用。如果理论不能应用的实际科研中,那么这门课程就没有开设的意义。所以授课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真实科研案例的解读和剖析,降低理论知识的比重。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会选择和使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课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应用的实际科研中。

第三,《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这一课程具有其特殊性,该课程要求任课老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授科研过程和科研结果,让学生充分了解什么是做科研,用自己的实际经验来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阶段,国家要求全国各个乡镇必须要配备幼儿园,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发现问题并且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是在做科研。因此在学前领域更需要我们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运用自己在校所学知识来解决以后工作中所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和笑,沙海银.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02):163-165.

[2]李旺,祖波,王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40-41.

[3]任志玲,付华,郭瑞.在科研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8(Z1):71-72.

[4]郭玉伟.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05):58-59.

[5]蒋述东.项目教学的特征及其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147-148.

[6]罗美玲.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1(08):211-212.

[7]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06):9-12.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研究方法
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