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传统
2018-10-30李丽
李丽
摘要:吸收并弘扬红色精神的内涵,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同时也是理论界研究的重點。现阶段,国内部分研究人员已经基于不同视角对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围绕弘扬红色精神为核心,首先对红色文化的内涵进行简要阐述,重点探讨了发扬红色精神的有效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红色精神 内涵 革命传统 传承路径
一、红色精神的内涵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红色精神是我党以及其领导下的革命群众,在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以及改革精神的统称。具体而言,红色精神主要包括两大精神内涵,第一,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能够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第二,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代精神;由此可见,红色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再次提炼,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党的本质属性,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力量。红色精神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推动广大共产党人为最高理想而奋斗,红色精神立足于中国实际,体现了用于创新的革命精神,同时红色精神又具有普遍适用性,是所有进步群众实现人生理想的精神源泉,此外,红色精神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再次提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国家发展与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
(一)红色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恢宏演绎
红色精神带有明显的传统文化特征,具有显著的人文精神,是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对民族精神的深化,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共同点在于不断进取,求同存异的民族心态,因此,爱国主义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构成红色精神的内核。
(二)红色精神蕴涵革命理想
红色精神始终秉持着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在革命年代,从中国共产党员到早期的进步人士,面临敌对势力的迫害时,展示出的无所畏惧以及大无畏精神,体现了对革命理想的坚守,比如李大钊和杨靖宇。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面对反动势力显示出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强大的理性信念,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阶段,这种革命精神仍然指导者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不断克服困难,在革命理想的指引下,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红色精神都是共产党人为理想而努力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三)红色精神昭示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现状,个体对社会、自身以及他人形成的认识。因此红色精神所体现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纵观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进程都体现了其代表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的理想追求。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意味着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红色精神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观,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正确科学的实践指南和价值导向。
(四)红色精神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红色精神深入解剖,可得到这一论断,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会体现不同的红色精神内涵,并且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红色精神是共产党人在这一阶段的精神支撑,其中红色精神所蕴含的核心因素,也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元素。第一,实事求是是每一位共产党人开展工作的核心。实事求是,要求在工作时间中必须按实际出发,让主观意识正确并全面反映客观事物,这是制定行动指南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措施的根本前提,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基本保障,实事求是也是我党的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能够取得巨大成绩的思想保障,这也是红色精神的最为本质的精神内涵。第二、集体主义是筑成红色精神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元素,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指更高层次的集体主义形式,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将爱国主义作为其开展革命工作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红色精神所蕴含的内涵与爱国主义保持一致,目前中国社会积极构建和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也包含了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的核心精神,所以,集体主义是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础组成要件。第三,为人民服务既是红色精神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秉持中价值核心。红色精神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人民具有紧密联系,人民的态度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期执政地位的重要标准,为人民服务这一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也反映了执政原则。红色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是稳固国家治理秩序的关键所在,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共产党人的价值体现。无论是党内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还是推动国家治理过程中,外交政策、经济发展政策以及文化建设都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标准,各项事业都需要围绕这一核心稳步推进。
二、革命传统传承路径
第一,发扬红色文化精神,需要对红色精神内涵进行精准把握。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实现民族自豪感以及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文化的传承需要借助实质性的社会活动,让文化渗透个体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特殊国情下,文化主要指的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精髓,文化自信体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与吸收,这意味着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定,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在民族危机时能够逆境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特有的红色文化,这是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精神凝聚,需要长期发扬并传递,党在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依托于社会主义主旋律,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进程中,并以此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撑。
第二,通过运用革命传统文化中体现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激发大众的爱国激情。爱国主义一直以来是革命文化的主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当时的政治主张和相关政策,比如拉横幅、编排戏剧等等,众多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民族同胞对外部侵略者的愤怒,以及对爱国人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崇敬之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投身革命。部分红色歌曲也被大量传颂,为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长治久安,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为个体以及国家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在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极具现实意义,所以将爱国主义作为评价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环境的改善使得青少年缺少历练的机会,所以将爱国主义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引导和激发青少年群体的爱国激情,使其能够积极学习提升实践能力,为民族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传承革命传统文化。认真学习党的革命奋斗史,从红色旅游中吸收革命精神,在新时期,红色旅游行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红色文化以及爱国主义的传承,让更多青少年充分感受光荣的奋斗历史,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构建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秉持红色精神,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共享精神,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落脚点,一方面,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红色旅游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使得游客能够充分获取红色旅游产品的潜在价值,寓教于乐,让红色精神融入大众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继续支持革命老区开展脱贫工作,积极进行政策倾斜,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开发。
第四,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创新思想,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革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理论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形式,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文化,极具创新意识。创新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和意识决定着国家在对外交往中的话语权,同样也决定着个体的发展潜力。目前,应该积极推进创新精神的培育,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认真吸收其创新内核,这样既有助于培育社会层面的创新文化氛围,也有利于党内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根本上增强全民族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发展红色旅游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文化传统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代,多元文化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诸多挑战,积极吸收红色文化精髓,有利于实现全社会的价值认同,也有助于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刘红梅.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湘潭大学,2012.
[2]记者 李浩.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弘扬传承革命传统[N].安徽日报,2018-04-10(001).
[3]屈川.高等学校传承创新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探讨——以宜宾学院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1):3-7+1.
(作者单位: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