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8-10-30项东升朱驯王记莲周红军

科技视界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创新与实践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项东升 朱驯 王记莲 周红军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常态下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导向,符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诉求。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带动为主的交互式螺旋发展专业群之路,创新职业教育与产业互融的模式,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了有益尝试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5-005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5.027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under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the new normal national important guidance for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form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aspirations of high-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 Yancheng industri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explored a predominantly industry leading interactive spiral development road, professional group of innovation patter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dustry combination,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group of the "integration,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attempt and practice,has obtained the good effect.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l;Innovation and practice

1 合作背景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九洲药学院始于2004年学校升格后的轻化工程系,以应用化工、工业分析等专业为主的二级院系,办学规模约占全校的五分之一,但随着长三角及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些专业已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许多兄弟院校中的传统专业一样,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也遇到了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生源数量不断萎缩的问题。其中人才培养标准脱离了市场岗位需求,导致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行业和企业人才规格,因此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等等带来的挑战和危机。2011年起,本院系招生生源人数发生停滞并逐年萎缩,给正常办学带来了困难。如何进行专业调整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保持办学规模,促进这院系正常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摆在大家面前。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阐明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机制,也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二级学院领导与专业团队老师全面梳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主动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创造和提供有效的、优质的高等职业教育供给。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始于产业发展需求,又服务于产业递进。“十二五”期间,江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将新兴医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打造盐城、连云港、泰州的千亿级医药产业链,而本地高职院作为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输出载体,其专业结构设置布局和优化调整对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支撑作用。2013年以來,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九洲药学院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引,突出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科学设置布局及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群的结构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专业群结构,努力提升专业布局同地方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及适应性。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先后与江苏天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九洲药业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开展专业设置、育人模式、基地建设、管理机制一系列的创新与实践。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带动为主的交互式螺旋发展专业群之路,创新职业教育与产业互融的模式,九洲药学院成功实践了从应用化工专业技术群向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的结构调整,促进了二级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在校生数规模的稳步提高,使二级学院的发展重新焕发了生机。

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2.1 产教融合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构建

为了实现适应本地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全力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当前,由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实际利益回报较低,企业投入与产出相差圈套,同时由于学校自身实力不强、缺乏吸引力,校企合作普遍出现学校一头热的现象。因此,需要校企在产教方面全面融合,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生产、开发开全面合作,构建校企产教融合的长效统筹督导机制。

2.2 产教融合下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趋势协调发展

纵观世界发达的美、英、德等工业强国,他们职业教育以雄厚的经济作为物质基础,同时还有深厚的产业文化作为底蕴,因此,产业文化对行业企业发展的尤其重要。专业设置目标就是为支撑产业发展服务的,但伴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调整的变化,专业设置的布局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比就会产生一定的差距,产业新产生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不了产业发展新要求。因此,需要加强产教融合,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满足服务本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

2.3 产教融合下校企不同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实践

2014年職教年会上,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俞仲文说“纯粹的公办,活不起来;纯粹的民办,大不起来。怎样做强做大职业院校呢?用好一个‘混字。虽然职业院校发展尝试引入了“混合所有制”,为校企带来种种发展“红利”,但由于产业政策不明晰,产权操作边界不清楚,许多高职院校怕触碰到红线,还处于观望之中。但二级学院的层面上进行“试水”,更易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宝贵的办学经验。因此,九洲药学院积极探索与实践与本地主导行业的主流企业建设“校企共同体”,尝试多种类型“混合所有制”,实施“人财物融通、产学研一体、师徒生互动”的创新型二级学院办学模式。

2.4 产教融合下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满足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所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根本要求。人才培养是个系统性工程,当前许多校企相互之间的合作是通过各自自身的发展需要,利用校企中人脉关系而维系校企合作,这样的校企合作仅仅是浅层次的合作。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学校培养的人才,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在企业发展状大过程中,企业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产品更新开发和生产技术改造等方面都离不开学校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学校、企业双方间的发展存在着内需的互动关系和作用。如何在产学融合方面上以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公共研发平台等开展创新实践。

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本成果解决专业设置调整与产业发展、教学与生产、校园与产业园及科研与技术之间的产教融合问题。通过产教融合的创新和实践,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

(1)服务区域医药产业,推进专业与医药产业的融合。九洲药学院紧紧跟随盐城、连云港、泰州的医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形势,及时建立对接产业的专业建设制度的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组织实施“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专项工程,重点建设药品生产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三个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训条件建设相匹配的骨干培育专业,增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服务于本地医药产业发展的水平。

(2)改革办学模式,推进教学与生产的融合。九洲药学院以江苏天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九洲药业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等医药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行业中主流企业优势,让行业优质企业参与办学,把前沿医药发展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实施行业企业先进标准,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相融合,培养出适应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技术人才。

(3)优化运行环境,推动高职院校与产业园的融合发展。国家教育部倡导和鼓励将课堂开在产业园区、开在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校企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人员配备、学生的协同管理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目前九洲药学院已重点建设了以浙江九洲药业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所在的医药园区的“厂中校”,以江苏天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所在的“校中厂”,为地方高职院校与医药产业园的融合提供平台。

(4)搭建研究平台,推进科研与技术的融合。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方面优势,特别是专业教师要以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的需求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科研立项攻关、课题研究、重大项目推进等方面合作,九洲药学院与产教融合企业开展了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为重点的校企联合攻关。近三年来,累计获得横向课题15项,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性课题3项,省级教改课题5项,省333人才培养对象2 名,科研资金到帐150万元。

4 结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了产教融合下二级学院开展多种形式所有制的改革成效,为二级学院开展深度产教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且为二级学院的专业改造、调整、转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基地+工学结合”模式、“企业+订单班”模式、“校中厂+现代学徒制” 模式等实践创新,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增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与本地产业整合,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罗汝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

[2]许士群,项东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3]陈年友,常青,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4]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

[5]和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6]项东升.高职分析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J].广州化工,2011,39(16).

猜你喜欢

创新与实践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