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类、自然、上帝”三位一体视角试析爱默生《论自然》

2018-10-30魏彬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爱默生自然三位一体

【摘要】《论自然》被公认为19世纪30年代兴起于新英格兰地区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宣言,其作者爱默生主张反对权威教条,鼓励个性解放,在自然中寻求真理,强调直觉的力量。从“人类”、“自然”、“上帝”三位一体视角分析超验主义运动宣言《论自然》,三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关键词】人类;自然;上帝;三位一体;爱默生;《论自然》

【作者简介】魏彬,中国海洋大学。

一、引言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经济呈持续上升阶段,工业创造的财富与日俱增。但资本的高度蓬勃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人们追名逐利,物质主义盛行。人们对于理想中的美国以及对美好社会的构想心生怀疑。

而此时,席卷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狂潮严重冲击了理性至上的理性主义思潮,人们开始思考现实。浪漫主义崇尚直觉和感性,主张回归自然,强调个性,各界思想家纷纷在这一思潮的感召下主张通过回归自然,寻找真我,在大自然中找寻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意义。逃离物质化的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重建信仰。

在此思潮的影响下,以爱默生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对传统的理性主义提出质疑,主张回归自然,通过自然与上帝沟通,用心灵感知真理,在《论自然》中,爱默生指出:“大自然的生命洪流环绕并贯穿着我们的身躯,它以其巨大的能量鼓励我们对它进行相应的行动——既然人类受到大自然的如此厚爱,并且即将进入全盛的阶段,那么我们为何要在历史的枯骨堆里胡乱摸索,或者偏要把活人推进满是褪色长袍的假面舞会呢?”,爱默生向我们充分揭示了自然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大力倡导人们接近自然,直觉感受自然和自我的神性,去重建自然、人、上帝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理想中的国家。

二、“人、上帝、自然”三位一体视角的解读

1.人。伴随着新兴国家的建立,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人民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而在思想方面,清教主义根植人心。浪漫主义思潮席卷美国,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验主义者们对传统的清教思想提出挑战,肯定个人的价值,突破理性主义的束缚,摆脱怀疑论哲学的桎梏。

爱默生强调人的主观性,认为人是新兴国家的主宰。“野兽、火、水、石子、玉米都服务于人类。这田野曾经是他的地板,他的工场,他的操场,他的花园,他的卧床。”“只要自然学家没有注意到人和自然之间那种美妙的和谐,科学就不够人道; 人作为世界的主人,不是因为他是最柔顺的居民,而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头脑和心脏,事无巨细,他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爱默生提倡个性解放,注重人的精神世界反对物质化生活,厌倦世俗功利主义,相信人类具有无限大的潜能,人本身具有神性,他指出人是世间万物的主人,是自然的主人,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这与爱默生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美国此时的经济正处于上升期,人的能动性被无限放大,但以爱默生为首的超验主义者们又强调与此同时人又需要从自然中得以解脱,在感受自然的同时获得心灵的解放。

2.人与上帝。爱默生认为人具有神性,人神合一。在传统的清教思想中,“神”,也就是“上帝”,地位是崇高无上的,人对神应当始终敬畏,通过忏悔和自我反省来寻求救赎。爱默生等超验主义者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伟大智慧自我拯救,他甚至说:“如果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是公正的,那么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上帝;上帝的稳重,上帝的永恒性,上帝的威严和正义都进入到了这个人的人格当中”。因此超验主义者提出强调人的直觉性,通过个人的直觉感知真理,认识真理。

爱默生重新强调人神合一,是在强调人本身灵魂的崇高,人生而具有理性与意志,并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人本是具有神性。但爱默生并没有完全否认和怀疑上帝的崇高,只是上帝并不是遥不可及,上帝也具有人的维度。上帝的存在应该为人们提供一种践行美好的动力,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价值映现于人,上帝的本质应该是为人服务的,而非人服从于上帝。这种创新理念更加提升了人的地位,通过直觉,人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与交流。这也是爱默生肯定人的价值的侧面体现。并非对传统加尔文教的抨击和质疑,而是把人的地位同上帝的崇高精神结合,提倡“自信”、“自强”。

3.“人、上帝、自然”三位一体视角分析。爱默生主张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求真理,以达到“神人合一”。大自然不仅仅是传统加尔文教中上帝的缔造,还是上帝的象征,具有精神价值,是真理的源泉。“神、人、自然”形成了一个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中,上帝作为宇宙的本体——超灵(Oversoul )出现。人是“超灵”在世界中的显现者,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而自然便是人与“超灵”沟通的媒介,当三者合为一体时,真理也就得以达成。

爱默生对于自然,他认为“自然本身即是法规,它给人类以启示,顺乎自然而行事”。早在大觉醒运动时期,加尔文教的神学家爱德华兹就开始将自然中的万物视为上帝精神的象征,将自然界的美丽风光看作上帝的荣光在尘世的反映。在《个人自述》中,爱德华兹记述了自己多次在自然的怀抱中沉思冥想的经历,而爱默生在《论自然》中也有这类似的记述,在“自然”一章里他描述了自己在寂静的林中抛却了一切尘世的杂念,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与宇宙精神融为一体的神秘体验。

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来源者之一,哲学家普罗提诺指出,宇宙的主宰称之为“宇宙的灵魂”,何以得知“宇宙的靈魂”真谛,人需要凭借自身的“神性”,这是人的本源。在宗教中,所谓“灵魂”便指“上帝”。普罗提诺对于“灵魂”和“智性”的二元划分和爱默生对于“知性”和“理性”的二元划分不谋而合。所谓“智性”,即爱默生所指的“理性”,是指人生而具备的能力,人人在理性方面,也就是精神上是平等的。人可以通过反省自身,回归本我,回归自然,以求得“灵魂”,即于上帝的统一。

三、从“人类、自然、上帝”三位一体视角试析《论自然》

爱默生在《论自然》的第一章“自然”中提到:“对于智者来说,大自然绝不会变成玩具。鲜花、动物、山峦都反映出他成熟的智慧,正如这些东西曾经在他幼年时给了他天真的欢愉一样”。大自然是精神的象征,象征着精神更高的存在。尽管以往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曾歌颂自然,但将宇宙万物同自然融为一体,将自然视作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是以往的浪漫主义诗人所没有做到的。

《论自然》第三章“美”,提到大自然满足了人类对于美的需求,爱默生认为大自然中万物都具有灵性,人的欢愉来自于对自然的欣赏。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摒弃了尘世中的烦嚣,享受这自然万物的轮回,目睹日出日落,见证黎明与黑夜的交替,在这一刻人仿佛变成了上帝,在自然中得到的满足和喜悦填满身心。

但大自然的美不仅仅是自然美,同时它的美取决于更高级的因素,那就是精神,一种不矫揉造作的美,只有当人完全融入大自然,合二为一,心灵极为宁静时,才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完满,只有自信、意志坚强的人,能够得到一切。从这一点上说,爱默生指出欣赏大自然需要人与自然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灵魂才是人类的特质,世界、自然是为了人的灵魂而存在,因此,真、善、美只能通过精神层次达成。

同时,爱默生高度肯定现世:“我们何必要在毫无生气的历史废墟中摸索,让当代人穿着褪色过时的服装去出丑呢?今天的太阳也在闪耀。这里的地里有更多的羊毛和亚麻。这里有新的土地,新的人,新的思想,我们要求有我们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法律和自己的宗教。”這种肯定活在当下抓住现实的思想也同样体现在神人合一的观点中。宇宙间的永恒——超灵,也是通过在自然中的顿悟,通过人类的“直觉”,触发源于“超灵”并体现在自然中的真善美而获得的自身灵魂的净化,从来充分发挥人的神性,创造新世界。

《论自然》第七章“精神”中,爱默生认为世界的本质,即真善美的有机整体,是无形的,人类想要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就须置身于大自然的崇高机制中加以感悟,而大自然的崇高机制即如同“上帝的幻影”。

在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世界,爱默生更加重视精神的净化和纯洁,他提出“物质乃现象,并非本质”,而心灵却是本质的一部分。在某些程度上说,爱默生肯定了唯心主义的一部分观点。认为人应该凭借灵魂的力量自我救赎。通过精神来教导人,无需经过任何物质中介和上帝进行沟通。

而“超灵”,是爱默生《论自然》思想的核心和内在价值。是爱默生基本的世界观。不管是人还是自然,都是超灵的映现和载体:“在我们的思想里,事与人的重要性与实践毫无关系,所以,灵魂的尺度永远是一个;感觉和理解的尺度则是另一个。在灵魂显露以前,时间、空间和自然都退缩开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就是鼓励人们去超越物质世界的局限,灵魂远远高于物质世界,不是人拥有灵魂,而是灵魂拥有人,直到三者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便一起构成了宇宙灵魂的整体。这样灵魂便超越了人与神的分界,人就可以真正宣称具有“神性”。

四、结语

爱默生的《论自然》反映当时的主流思想,丰富发展了美国浪漫主义。“自然”这一概念不仅仅具有物质性,而且作为一个人神交流,自我反省的媒介和渠道。爱默生强调人的精神性,提倡个性和自我意识。宇宙中的“超灵”使得人可以通过直觉同他交流。人具有神性,而自然又是人的精神化身:“我站在空地上,头沐浴在和煦的空气里,仰望着无垠的太空,小我的一切都消失了,我变成了一只透明的眼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挥人的超验作用。

爱默生以及作品《论自然》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所探讨的是人与宇宙关系的问题,关于“人、上帝、自然”三者的哲学辩证对于后世的启发巨大。

参考文献:

[1]Bercovith,Sacvan.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1 vol.)[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Joel Myerson,The Selected Letters of Ralph Waldo Emerson[M]Ralph Waldo Emerson Memorial Association,1997.

[3]Lawrence Buell,Thoreau and The Nature Environment.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nry David Thoreau[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McMichael,George.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2 vols.)[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4.

[5]爱默生.论自然[M].北京:三联书店,2015.

[6]成晓莉.爱默生《论自然》中超验主义哲学思想“变奏”探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

[7]吉欧 波尔泰.爱默生集——论文与讲演录(上、下)[M].北京:三联书店,1993.

[8]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北京:三联书店,2001.

[9]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0]小罗伯特 理查森.爱默生——充满激情的思想家[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爱默生自然三位一体
微言大义
360岁
爱默生的“尊严”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