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英语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2018-10-30张松梅
【摘要】植物的存在使得我们的星球充满了活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生物们赖以生存的氧气,植物给人类和动物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植物保护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植物以其优美独特的造型在艺术领域被艺术家以绘画,刺绣,雕塑等艺术形式所展现。而在文学世界, 植物的身影也常常被镶嵌于各种体裁的作品之中,作为英语文学的学习研究者或爱好者,对于英文文学作品中植物的理解,从知其名到懂其形,这是对文学作品中植物生物属性的初步了解。而若再进一步发掘其象征意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对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英语作品会大有裨益。
【关键词】植物;象征意义;跨文化
【作者简介】张松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英语戏剧泰斗莎士比亚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剧本第一幕第二场中的预言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在造化的无穷尽的秘籍中,我曾经涉猎一二。以此句为动力,从中国汉文化入手,继而探索英文中对应植物的象征意义,再通过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去体会和分析其中的奥妙,以开启作为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对于植物在英语作品中象征意义的探索。
In natures infinite book of secrecy
A little I can read.
Antony and Cleopatra (Act 1, Scene 2, Line 10–11)
英语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一支,其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文明,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是我们可以感受古希腊文明点滴的重要渠道。早在活跃于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他们与植物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热播的一部美剧《路西法》中女主人公名叫Chloe, 此名源于希腊语Khloē,是希腊神话中司掌农业、谷物和母性之爱的地母神得墨忒耳Demeter众多名字中的一个。意为刚萌发出的嫩绿幼芽;古希腊春和花女神Chloris便是由此名字衍生出来,相当于罗马神话中春天化身的Flora。植物在古希腊神话中与神的关系奠定了千载后植物在西方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一、植物在中西方文学中的象征意义之求同存异
不同文化对同一种植物有相同或近似的象征喻义,体现着不同地域文化间的默契共识或互相影响。以石榴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果,有着如下的象征意义:
1.团圆。中秋佳节的一则谚语说道:“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中国古人用月饼和石榴等瓜果祭月,以祈求阖家团圆。各地习俗中,过仲秋节,家中最不能缺少的两样东西,一件是月饼,另一件就是石榴。无独有偶,佛教文化中石榴也被尊为吉祥果,早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庙洛阳的白马寺,寺中就植有石榴。北魏《洛阳伽蓝记》中就有这样的一句:“白马甜榴,一实值牛”。
2.多子多福、美满姻缘 。石榴一花多籽,且籽粒晶莹丰满,故而在民间有用石榴预祝新人多子多孙的风俗。比如恭贺新人的枕头上往往绣有石榴图案。多子在中国传统婚姻观中也是婚姻美满的重要象征。并蒂石榴果的艺术形象往往比喻夫妇恩爱或男女合欢。因此,绣石榴荷包赠予心上人作为爱情的信物是一种被为中国古代姑娘普遍喜欢的表达爱情的方式。
英文中的石榴拼写为pomegranate,拉丁名为punica granatum, 从词源学上来看,它来自pōmum grānātum,意为有籽的苹果。由于冥后Persephone在冥界的果园里吃了象征婚姻的石榴,她此后就不得不每年都在冥界住一段时间,而石榴与冥后在西方文化里从此结下不解之缘。石榴图案在西方也由此成为了雕塑,刺绣中起到装饰作用的形象。由于晶莹多籽,石榴在西方文化中还象征着慷慨,性,繁殖力。在深受观众喜爱的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石榴的形象便有出现:
JULIET
Wilt thou be gone? It is not yet near day.
It was the nightingale, and not the lark,
That pierced the fearful hollow of thine ear.
Nightly she sings on yond pomegranate tree.
Believe me, love, it was the nightingale.
(Romeo And Juliet, Act 3, Scene 5, Line 1-5)
这是第罗密欧与朱丽叶单度过的唯一一晚。所以临近黎明时,朱丽叶太想多挽留一会儿自己的恋人,便把破晓时鸣叫的云雀说成是预示着夜未央的夜莺。而西方的神话中有一种说法就是冥后Persephone化身成了夜莺。这一段朱丽叶的陈述贴合了关于冥后Persephone与石榴的典故,使得此处的文字抒情,同时增加了栩栩如生的画面感。然而,这一对年轻勇敢的恋人似乎为石榴又注入了新的象征意义:他们的爱情象殷红的石榴汁一样热烈而新鲜,绚烂,纯洁而富于激情。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植物形象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随意而为之。它往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承载着醇厚的文化信息。作为中国读者,受益于悠久东方华夏文明的滋养,若能将中西两种文化分别了解之后再做对照和思考,相信对英国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每一个场景会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
二、植物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了解中西文化中某种植物的不同象征意义,才能让我们在不同文化間的徜徉中充分享受到跨文化的乐趣。从前面的中秋节的石榴,我们看一下古时中国清明节常用来辟邪的柳。
1.柔美。作为春天较早萌发的绿芽,柳树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是春天和柔美的化身。从《诗经》中的“杨柳依依”,到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人愿意把柳叶与眉毛的形状联系到一起,柳叶弯眉指的就是形状如纤细灵巧的柳叶般女子的眉型,被当作美丽的标志。
而刘禹锡的《忆江南》中的“弱柳从风疑举袂”,把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寄托了对短暂春天的惜别之情。
而《红楼梦》中宝玉眼中的黛玉则是“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将黛玉如纤细柔弱如柳枝在风中摇曳一般的楚楚动人形象跃然纸上,不免令人心生怜爱。
2.送别及思念。柳枝曼长柔软,如同亲人离别时的绵绵离别思念之柔情。加之柳字与留字同音,柳字又被用来送别。孟郊《古离别》诗有“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唐彦谦《柳》诗有“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都是诗咏折柳寄远的意向,借此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祈盼其早日归来。
3.生命力旺盛。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柳枝的生命力极其旺盛。佛教的观音象征菩萨悲悯众生,手中的净瓶插的就是一枚柳枝。观音用柳枝蘸一点净瓶水洒下,以便对人间万物施救。
英语中柳树拼写为willow, 也可为sallow,源于拉丁语salix。柳枝在犹太教的住棚节庆祝活动中是四种必备的植物之一。节日最后一天的祈祷活动中虽没有观音手中的净瓶,但是犹太男子是以手握柳枝的。
由于柳树不结果实,在西方文化中它与节育,繁殖力降低相关。而柳树还会被当作悲痛的象征,所以携带柳条意味着悼念已逝的爱人。
GERTRUDE
There is a willow grows askant the brook
That shows his hoar leaves in the glassy stream.
Therewith fantastic garlands did she make
Of crowflowers, nettles, daisies, and long purples,
That liberal shepherds give a grosser name,
But our cold maids do “dead mens fingers” call them.
There on the pendant boughs her coronet weeds
Clambring to hang, an envious sliver broke,
When down her weedy trophies and herself
Fell in the weeping brook. Her clothes spread wide,
And mermaid-like awhile they bore her up,
Which time she chanted snatches of old lauds,
As one incapable of her own distress
Or like a creature native and endued
Unto that element. But long it could not be
Till that her garments, heavy with their drink,
Pulled the poor wretch from her melodious lay
To muddy death.
(Hamlet, Act 4 , Scene 7, Line 190 - 207)
在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皇后对于从奥菲莉亚死亡的描述从柳树开始。读者对于奥菲莉亚的死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它被很多艺术家用绘画的表达方式以唯美的画面把她的逝去展示给大家。看似意外的死亡仿佛被象征悲痛的柳树暗示为必然。于此,读者的讨论一直继续着。有人解读为她由于对哈姆雷特接连的误解而心已经先死。表面上遭受爱情的抛弃,这使得奥菲莉亚的突然离世让人更加同情。而对于似乎被预示的结局,读者体会更多的是惋惜和无奈。柳树在这里似乎还有更多的象征意义。莎士比亚用老而灰白来形容柳树的叶子。还用“他的”所有格来描述柳树,眼前似乎不是一棵柳树而是一个上了年纪头发灰白的老者,很贴近奥菲莉亚父亲的形象。手扶的柳枝突然折断如同奥菲莉亚失去了父亲的支持,由于之前没有听从父亲的规劝,违背了父亲的意愿继续爱着哈姆雷特从而导致了奥菲莉亚悲剧性的结束了青春尚未完全绽放的生命。此处的柳树即有对斯人逝去的悲痛,也有拟人化的含义。不同于汉语文学中对某种植物在特定语境使用相对单一的象征意义,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植物在一个场景中可以有多重象征元素。此类的探索相信会给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带来启迪。
三、特定植物在汉语中缺失象征意义
在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时,常常会看到如迷迭香一样对中国读者相对陌生的植物。近些年来,随着各国间的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读者对迷迭香这种植物才逐渐有所知晓。比如,它可以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制作菜肴、制成香料;有一定药效。但是,它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对中国读者基本是空白的。我们的诗经,唐诗宋词里没有它的身影。所以,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迷迭香的英文拼写为rosemary, 拉丁名字为rosmarinus officialis,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及罗马,迷迭香都被当作是神圣的植物。因此,中世纪的婚礼上少不了迷迭香的身影。新娘头上佩戴的花冠甚至都是迷迭香编成的。从这个角度看,迷迭香与爱情是有关系的。
同时,圣经中也经常出现迷迭香的身影。路加福音(Luke)中有这样的叙述:用于神圣的基督教仪式上的迷迭香所代表的是忠诚,纪念和回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对其象征含义就有具体体现:
OPHELIA
Theres rosemary, thats for remembrance;
pray you, love, remember.
And there is pansies, thats for thoughts.
(Hamlet Act 4, Scene 5, Line 199 –201)
其象征意义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却在东方文化背景的读者群中完全不被了解的植物数目有很多,有待于读者不断地发现和探索。
四、结论
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次有趣的跨文化体验。由于母语对我们的深厚影响,我们难免会对一些植物的象征意義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于不同文化中植物的象征意义做比较,分别找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以及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特别注意要避免被母语中的象征意义所误导。对于母语中缺失的植物象征意义,我们反而更容易不受母语的文化的干扰,在对一个相对陌生因而充满新鲜感的知识点加以探索,以便更多地从作者的文化背景角度理解植物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保持一颗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可以促使我们在跨文化的活动中更加积极地获取知识。
同时,追溯起英语文化的起源,古希腊罗马神话及荷马史诗以、圣经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参考材料;本文的例子选自莎士比亚的作品侧面地体现了它们对于西方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具备对上述学习资料的掌握和积淀,相信我们广大中国读者在今后的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会更丰富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参考文献:
[1]M.H.鲍特文尼克.黄洪森,温乃铮,译.神话词典[M].商务出版社, 2008.
[2]Vivian Thomas;Nicki Faircloth.Shakespeares Plants and Gardens:Bloomsberry,2014.
[3]William Shakespeare.The Complet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HarperCollins UK,2007.
[4]Holy Bible.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2007.
[5]Liddell,Henry George; Scott,Robert.A Greek–English Lexic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