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小学英语阅读困难及其策略研究
2018-10-30张嘉豪
【摘要】本研究以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探讨基于图式理论指导下,教师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阅读策略缓解学生生词语法知识不足、语篇主题、结构不熟悉等阅读困难。研究表明,教师长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丰富、激活、巩固、拓展其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的意识与习惯,才是真正解决学生阅读困难之道。
【关键词】图式理论;阅读策略;词汇语法;语篇主题;语篇结构
【作者简介】张嘉豪,华南师范大学。
一、引言
当下,小学英语教师在陈旧阅读教学观念与小升初升学率压力双重影响下,偏重课本词句讲解而忽视运用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语篇的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长此以往,这种重“知识”轻“策略”的阅读教学使学生阅读学习出现词汇、语法知识不足,对语篇主题、结构不熟悉等困难。因此,本研究将以图式理论为指导,通过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授学生多种阅读策略以分别激活,建立,巩固,拓展学生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以探寻基于图式理论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如何缓解小学生阅读困难。
二、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
1.图式理论的缘起。图式(schema)的提法最早出于哲学家康德(Kant)1781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20世纪3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最早应用图式概念,他用图式的概念解释读者在阅读实验中回忆语篇材料时出现的现象,即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哈特(Rumelhart)将图式由概念逐渐完善为一种完整的理论并逐渐将此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分析阅读理解过程。由此,图式阅读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读者阅读理解程度受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与形式图式的影响。语言图式指读者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丰富的语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精确解释文本信息。内容图式是关于语篇内容的主题背景知识,是读者对语篇主题的了解程度。它是语篇理解的核心部分。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出现认识文章中词汇与语法,但仍旧不理解阅读材料大意的现象,可归因为学生缺少文章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所以无法激活或调用已有背景知识去推断文本大意。形式图式指文章组织结构知识,即读者对文章体裁的熟悉程度。读者已有的关于文章体裁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估计阅读材料的上下文关系与行文思路,进而帮助读者更高效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
2.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的关系。读者解读文本含义的过程实质是读者大脑中和已有文本相关的图式与阅读文本输出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具体过程为文本信息首先进入读者大脑,读者主动在记忆中搜寻能够解释说明输入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解释输入信息的图式被找到后,并且信息填充了图式使其得以被激活,这时读者将大脑内图式与文本建立联系,即实现了理解。可见,读者要想实现阅读理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读者脑中具备文本相关图式。这是实现读者已有知识与文本相互结合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所输入的文本信息能够成功激活读者已有图式。因此,我们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两个条件,让小学生阅读时不会出现图式障碍,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水平。
三、基于图式理论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施过程
基于阅读作为互动过程的理解,课堂阅读教学基本上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因此笔者将阅读教学分为阅读前导入、阅读中深入、阅读后巩固三部分。
1.阅读前导入——丰富和激活内容图式。小学生若想有效理解阅读文本,不仅脑中要储存有丰富的背景图式,还要在阅读中激活已有图式。因此,笔者将在阅读前的导入环节通过渗透主题知识和围绕标题、图片预测文意等阅读策略来帮助学生丰富、激活内容图式,缓解他们主题知识不熟悉等阅读困难,促成他们能够流畅地阅读。这个活动分为两个步骤:
(1)渗透主题知识。由于读者已具备的背景知识是理解文本的前提。因此,在阅读前充实学生内容图式就显得极具意义。如笔者在教授广州版六年级上册模块四第八单元《A trip to Hong Kong》阅读语篇时,为学生播放“购物天堂”、“美食天堂”、“旅游天堂”等关于香港的主题知识视频。目的是丰富其内容图式,帮助学生在随后的阅读中消除陌生感,实现新信息与旧经验、图像表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联结。
(2)围绕标题、图片预测文意。Goodman(1967)认为阅读语篇的标题、词句、图片或符号均可能激活读者大脑中的某些相关知识,从而使读者形成对所读内容的预测。通常精确的预测能够促使读者顺利完成理解活动。笔者在讲解模块三第六单元《The secret to good health》时,组织学生围绕课本标题和插图预测文意,目的即是帮助学生激活内容图式,扫清下文阅读理解障碍。
2.阅读中深入——激活和鞏固语言图式。鲁子问教授将阅读中活动分为阅读策略活动和阅读技能活动。前者主要包括确认预测是否正确,重复阅读以检测是否理解和寻求帮助等;后者包括词汇攻略、理解技能以及流利技能。为了帮助学生高效完成阅读任务,笔者将在阅读中部分教授学生略读、查读、猜测词汇和语法意义等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激活、巩固语言图式以深入理解语篇大意与细节,缓解生词、语法知识不足等阅读困难。
(1)略读的运用。略读指快速浏览全文以了解语篇大意。略读通常意味着读者不需要理解每个单词的意义,而是在快速动眼过程中把握文段中的关键词以及主题句,以此判断文章大意。研究者教授略读策略时通常组织学生先读文章首句,接着浏览每段句首以及文章结尾句。在把握文章发展方向同时完成语言图式的第一次激活。
(2)查读的学习。查读指读者快速获取某个具体细节的阅读方法。此阅读策略要求读者依据阅读目的将注意力加以分配,将注意关注于将要获取的信息上,而略去与阅读目的不相关的细节。读者带着阅读目的查找细节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图式的进一步激活,增强其处理细节信息的能力。笔者组织学生查读时,分为三步。第一步审题,翻译题目。第二步限时速读。第三步学生反馈。如若学生反馈存在问题,教师则进行总结。
(3)猜测生词、语法意义的活动。许多中国学生遇到生词的第一反应是查词典,将词意加以书面标注后接着阅读。此种阅读习惯不仅阻滞阅读速度,还使读者对语篇意义的理解缺少整体性。因此,笔者为避免学生养成此种不良阅读习惯,常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猜测生词、语法意义。此阅读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保证阅读流畅性与连贯性,而且经过对上下文的思考,还可巩固学生已有语言图式,提高其对具体词语等释义的准确性。
3.阅读后巩固——激活和拓展形式图式。如果将阅读层次解释为read the lines、read between the lines和read beyond the lines三部分,则阅读中阶段包含前两部分,阅读后阶段任务主要集中在基于文本但超越文本的阅读策略使用上。读者进行语篇阅读的目的不仅是获取信息、完成理解,而且还包括在阅读中激活思考,生成新知。因此笔者认为阅读后活动应该包括教师引导学生画语篇结构图、仿写等活动,帮助学生激活和拓展形式图式,使学生熟络语篇结构,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力。
(1)画语篇结构图读出隐喻。读者面对陌生语篇时,若将语篇重点主题词句加以提炼并按照行文逻辑呈现,则有利于读者激活形式图式,帮助读者把握语篇整体思路。笔者讲解阅读语篇《A trip to Hong Kong》中Ben一家香港旅游行程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用流水线形式将关键词逐个列出,进而构成概括语篇行文流程的结构图,此举能有效激活学生形式图式,提高其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
(2)读后仿写挖掘新意。王蔷教授指出,阅读后活动应该鼓励学生将阅读材料中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相联系;并且使他们在阅读基础上产出自己的语言。读者在学习课文知识基础上产出自己的观点是对语篇阅读效果更高水平的追求。而仿写就是其中活动之一。笔者在具体阅读教学中常将阅读语篇的关键词句用横线代替,组织学生根据语言水平与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写作。读后仿写活动不仅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也能拓展学生已有形式图式,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研究结论
近年來,运用图式理论于英语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推崇,由此得知,阅读教学以图式理论作指导是符合教师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学习需求的。然而学生的阅读困难非一朝一夕可缓解。教师需要长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丰富、激活、巩固、拓展其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的意识与习惯,才是真正解决学生生词语法知识不足,语篇主题、结构不熟悉等阅读困难之道。
参考文献:
[1]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41.
[2]杨孟筠.从图式的三种形式到优化阅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 2006(10):178.
[3]廖维娜.图式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s1):140-144.
[4]裴光刚.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J].基础外语教育,2002(4):30-32.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5+202.
[6]宋洁,康艳.英语阅读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2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