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电视时政新闻如何体现民生关怀

2018-10-30翟丽红

记者摇篮 2018年7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电视新闻融合

翟丽红

【摘 要】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时政新闻,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了解到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够了解到国内外的相关资讯。本文在分析了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趋势后,提出了时政新闻与民生关怀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同时对加强电视时政新闻中民生关怀的部分进行了路径探索。

【关键词】电视新闻 时政新闻 民生关怀 融合

时政新闻指的是关于国家近期之内的大政方针、党和国家的各项活动、近期的国内外关系等政治工作的报道。民生是固国之本,民生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电视新闻的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始终都是做好民生,为人民服务,因此时政新闻也要和民生联系起来,将百姓的生活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起来,激发百姓关注时政新闻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时政新闻的最大化效用。

一、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趋势分析

1.向本土化、地域化发展。时政新闻所涉及的内容甚广,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台都有时政新闻播出。在现有的改革中,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偏向于本土化、地域化,这在地方台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人民生活生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想了解的不仅仅是国家发布的方针政策,还有世界的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本地区的新闻事件等等,尤其希望能够关注到周边贴近百姓生活的事件。因此,百姓的需求趋势已然偏向于民生百态,那么我们在制作电视时政新闻的时候也要有所侧重,满足百姓需求。

2.对标题和导语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脚步逐渐加快,很多时候报纸或电视上的新闻不会从头看到尾,而只是关注导语或大标题,然后依照兴趣有选择性地浏览阅读,因此,标题和导语的重要性较从前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只有设置引人注目的标题,才能获得更多人民群众的关注。那么,在设置标题和导语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新闻报道的性质和内容,尽可能地使标题包含更多更大的信息量,以生动的话语或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多种传播方式并存。近年来,“互联网+”应用于各个领域,电视新闻的内容和播出也在顺应这个浪潮不断更新和发展。如今,电视新闻不只是出现在电视上,在网络上也能观看,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工具都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新闻报道,时政新闻的实效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此外,电视新闻还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回看几天前的内容,这更加方便了百姓的需要。

二、电视时政新闻融合民生关怀的重要性认识

1.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电视时政新闻与民生融合,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能够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时政中来,保证了他们的知情权。而如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人们要求参政议政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时政新闻民生化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有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服务型政府即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指出,要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飞跃,更需要政府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服务,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拉近。时政新闻作为政府宣传发声的窗口,要利用这一渠道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如果能够通过时政新闻让群众了解其建设意义和作用,就能保证政策更顺利地实施。

三、电视时政新闻中加强民生关怀的融合的路径探索

1.加强对电视时政新闻融入民生关怀的重要性认识。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时政新闻的重视。要认识到时政新闻作为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媒介,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电视时政新闻中加入民生关怀,使得时政新闻趋向民生化,则会提升该节目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传播范围,对政府的政策宣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加强电视台工作人员对于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重要性认识。要定时举行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内容的讲座学习,进一步增强电视台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觉悟,将“民生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贯彻落实到工作中。

2.创新报道方式,体现民生关怀。时政新闻的制作人员需要不断探索报道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时政新闻中融入民生关怀,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心和重视。平时要细心观察百姓生活,记录百姓们所关心的事情,寻找热点焦点话题,在制作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将时政与民生关怀相融合,提高群众对新闻的关注度。作为时政新闻的编辑人员,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扩大自己的视野,不断与时俱进,要树立大局观、全局观,深度挖掘新闻潜在的信息和背后的故事,尽量运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方式,加强图像与声音的配合,在突出新闻主题的同时强化民生关怀的内容。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呈多樣化发展,时政新闻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高科技的播报手段,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更好地促进时政新闻民生化。

四、结束语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电视时政新闻的改革势在必行。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民生事业,并且把民生事业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个战略高度上,把民生事业当作增强民族凝聚力及国家向心力的有效手段,民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电视台时政新闻更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环境背景,加强对民生关怀重要性的认识,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构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激发百姓关注时政新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层面关注百姓生活,以微观视角发现和挖掘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结合时政新闻权威性、准确性、指向性的特点,做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优质时政新闻报道。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陈慧君,廖达. 电视时政新闻如何突出民生关怀[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3);

[2] 吴飏. 试析新时期电视时政新闻如何突出民生关怀[J]. 新闻研究导刊,2016(09);

[3] 刘昆,钱斌. 分析电视时政新闻中突出民生关怀的策略[J]. 大众文艺,2014(20);

[4] 陈萌.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如何突出民生关怀[J]. 新闻传播,2016(14).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电视新闻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