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讨论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例析

2018-10-30刘刚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

刘刚建

摘要:活动讨论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符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活动讨论法;思想品德;应用例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20

通过多年的探索,笔者将活动讨论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例析如下:

一、活动讨论法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的实际行动。”围绕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这是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自我求知的重要环节,是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围绕问题个别讨论获取知识,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由小组讨论解答,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如在学习“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可采用活动讨论法进行:

案例1:1. 课前预习:查阅香港、澳门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盛况;2. 查阅香港特区区徽的含义;3. 课堂讨论,小组交流香港特区区徽的含义;4. 教师点评学生总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模仿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设计,内圆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红色底色。外圈则为白底红字,写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英文HONG KONG。洋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洋紫荆图案、花蕊以五颗星表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上的五星相对应,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密不可分的关系。象征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红白两色,象征香港实践一国两制。整个区徽意思是指香港在祖国的环抱下,更加开花結果,繁荣昌盛;5. 课后活动:学生查阅澳门特区区徽的含义。

二、活动讨论法强调多维互动学习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可以获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主体在相互交流中形成知识,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2:1. 课前活动:学生收集并朗读余光中的《乡愁》;2. 学生互动: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学生A:《乡愁》是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的恨别诗;学生B:《乡愁》是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的相思诗;学生C:《乡愁》是同胞难聚,国家不统的乡关诗;学生D:《乡愁》是礼赞“中国,最美母亲的国度”,是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一道总结出:(1)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2)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两岸统一的方针是“一国两制”;(4)“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①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②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③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三、活动讨论法强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对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这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层次与序列,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规律,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因此要不断引导学生:“你是如何想出来的?你的依据是什么?还有别的认识吗?哪个方法更好?”让学生积极开启思维,以期能提升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案例3:1. 课前活动:收集整理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的历史资料;2. 课堂交流:(1)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清朝施琅挫败分割台湾的阴谋;(4)18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5)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在国际上明确无误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3.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史实资料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四、活动讨论法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明辨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和序列,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结束时要进行小结。

案例4:1. 课前活动:复习整理“实现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2. 课堂交流: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教师启发:思路一: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国家应该怎么做?思路二: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青少年在思想和行动上应该如何做?)3.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作为青少年,要学习、宣传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综上所述,活动讨论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符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效果显著。

但活动讨论法也有局限和缺点。它要求时间充裕、讨论主题明确、学生基础牢固、教师引导得当得法。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如何将活动讨论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新市镇模范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10000)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
小学语文教学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融入
选择
中学生思想品德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之我见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情感的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渗透研究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