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输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0-30江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认知规律情操主题

江燕

摘要:本文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出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认知规律、情景创设、主题线索以及情操培养这四个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言语输出;认知规律;情景;主题;情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15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出环节是对语言输入环节的进一步检测,是对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是语言能力的提升阶段,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语言输出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存在较大问题。因此,教師在教学中必须思考和探究如何让语言输出活动变得更加有效,如何让语言输出环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课堂语言输出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语言输出没有源泉

语言的输出表达建立在对目标语言的语用含义和对形式精准感知的基础上,尤其是在理解语言深层含义和形式的内在联系上,在日常教学中若忽视这一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则难以达到,中式英语往往因此而出现。

(教学片段一)一位教师在人教版英语八年下册Unit 9 Section B Singapore——A Place Will Never Forget!的阅读课教学中安排以下活动:

将有关新加坡位置、人口、语言、食物等信息填入表格,再将有关家乡位置、人口、食物等信息填入到表格内,最后根据表格信息介绍家乡。

此活动看似遵循了由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语言教学过程,但从最终的输出效果来看,学生依然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文中语言进行实际表达。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生词、重点词汇的提炼还不到位,没有让学生在关注语言含义的同时关注语言形式,最终使得学生在语言输出中不能运用文本中的语言范例进行表达,而临时生造出了很多中式英语。

2. 学生语言输出缺乏动力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与情感的,语言输出活动中若只注重语法形式的简单操练,就会让学生感觉不到语言学习的意义所在,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片段二)一位教师在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Section A的教学中,先根据课本中创设的情景呈现了名词性物主代词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让学生做一些句型转换的练习,最后根据考试要求让学生进行练习。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名词性物主代词的意思和用法,但是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他们大多是在机械地应付教师的课堂任务,参与积极性明显不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设计的任务过于关注语言形式的简单操练,任务缺乏情景,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动力和后劲不足,迫于压力而被动学习,这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语言输出活动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1. 语言输入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关注学生体验

语言的输出离不开有效的语言输入,而语言的输入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感知语言的含义,让学生探究语言意义和形式的关系,尽量减少填鸭式的语法讲解。

(教学片段三)在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Section A的教学中,笔者针对名词性物主代词的教学设计了以下活动:

笔者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下面要完成的任务——帮助同伴找回丢失的文具,并告诉他们可以模仿运用听力录音中的表达。学生在听完录音后先检测他们的理解,然后教师在运用听力中的语言与学生进行简短对话,并让学生感知名词性物主代词的意思和用法。接下来用多媒体展示对话的内容,并用不同字体突出其中的名词性物主代词。最后,让学生模仿范例,运用名词性物主代词,帮助同伴找到丢失的文具。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在感知听力对话的前提下,经过教师的引导,有效地掌握了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含义和用法,并在任务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 语言输出要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

语言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语法操练,语言不是无意义语言符号,在实际生活表达交流中语言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言学习离不开生活情景,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输出亦是如此。

(教学片段四)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 1 My names Gina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会介绍自己和他人、询问和告知电话号码”。笔者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了以下活动:

Activity1:Make an ID card of yourself and introduce yourself with it.

Activity2:Make an ID card of your friend and introduce him or her with it.

学生在学会了姓名和电话号码的表达后,让学生学以致用,用英文为自己和同伴制作校园生活中要使用到的学生证,并拿着学生证进行自我介绍和介绍同伴。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调动了起来,学生都感觉到英语学习就在身边。

3. 语言输出要有主题贯穿的任务活动

(教学片段五)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6 At the Zoo Part A的教学总目标是“描述动物园里常见的动物”,一位教师从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出发,创造性地为该课的教学设立了一个主题情景——Pick Apples:

[情景一]:一棵高大的苹果树

运用“Look at the... It is...”句型描述苹果树,引出单词tall和big, 运用新学句型和词汇描述身边的人和事物。

[情景二]:一只小老鼠来到苹果树下

T: look at the picture. Can the mouse get the apples? Why?

Ss: ...

T: The mouse is small and short.

通过该情景引出small和short,运用新学句型和詞汇描述身边的人和事物。

[情景三]:长颈鹿、大象在苹果树下

T: Can the giraffe get the apples? Why?

Ss: ...

通过该情景引出long和tall,运用新学句型和词汇描述身边的人和事物。

[情景四]:小老鼠在树下吃苹果

T: The mouse is short and small. How can it get the apples?

Ss: ...

通过该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让学生表演老鼠的角色,并让学生通过跳起来、伸长手臂等动作去摘苹果,引出“make yourself tall”和“make your arms long”等指令语,并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和操练。

孤立的、分散的、跳跃的、缺乏衔接的情景往往会使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关注情景中的内容。创设了主题情景后,教师的教学思路特别清晰,课堂呈现出一种向心力,所有活动都在一个大情景中展开,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参与,敢于表达。

4. 语言输出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情操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培养成积极乐观、有高尚情操和拥有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人。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学片段六)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9 What does she look like?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学会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笔者在语言输出环节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展示一些才貌并不匹配的名人图片,笔者选一位来描述其样子,让学生进行猜测。猜测结束后,让学生模仿范例来描述人物外貌。

学生了解一个人时,有很大的主观性,往往受到其外表的影响,为了纠正他们错误的认识,笔者展示了一些才貌并不匹配的名人,让学生通过范例学会如何描述一个人的外貌,同时让他们明白不能以貌取人,做人不能过多关注自己的外表,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

三、结语

语言输出要建立在学生对语言形式和意义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贴近实际生活情景的语言输出能让学生认识语言的生命力;情景任务有主题线索贯穿能让学生精力集中、目标明确;道德的提升是教育教学的最终归宿。以上四点为输出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方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和不同阶段的学情特点,设计更为有效的语言输出活动,值得教师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思羽.小学英语主题情景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2).

[3] 朱 萍.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初级中学 246200)

猜你喜欢

认知规律情操主题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