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舆论导向探析

2018-10-30王芊芊

记者摇篮 2018年7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时效性新闻媒体

王芊芊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支持,全媒體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在快速吸收时效性信息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即如何辨别和区分新闻的准确性,把握其中的舆论导向。这是全媒体时代摆在所有“新闻人”面前的大事。

【关键字】全媒体时代 新闻 舆论导向

在新闻学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他们服务的对象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受众。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受众获取新闻的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多;遗憾的是,科技的进步并没有带来新闻价值的进步,导致受众无法对消息进行辨别与产生认识,进而无法正确地认识社会。所以,新闻要真,要鲜,更要有一个最大的原则,那就是:对受众负责,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播媒介在舆论导向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今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多种网络技术支持,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7.53亿人,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5374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与2016年相比提升了2.4%,呈直线上升趋势。预计2018年,中国手机网民的比例将继续攀升。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能够快速传播,并加快人们对舆情的掌握。与此同时,在各种直播软件的兴起和支持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记者,及时地为受众传递着新鲜发生的新闻,使新闻的发生与受众的接收实现无缝连接,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介平台,更进一步地为新鲜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但无论是设备也好,平台媒介也好,它们普遍存在一个特点:开放性强,门槛较低,导致很多未经处理和甄别的新闻夹杂其中。同时,这种新闻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除了媒介以外,客观、全面的报道也是新闻有效、有力传播的关键。单方面的报道带有主观性。新闻的传播往往需要记者等相关采编人员,对制作内容进行原始的采集、加工和处理,将新闻事件真实地还原给受众。然而全媒体时代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将上述过程压缩至“原汁原味”的呈现。这种近乎“真实”的新闻使受众最大程度地接收到新闻事件本身,但在此过程中,“新闻”是通过传播者,可能是专业的新闻人员,也可能是普通民众,在他们的传播中,这些未经加工的新闻在呈现给受众的同时,也表现出制作者或传播者带有明显主观性的一面。譬如网络上一度备受关注和争议的各种“热搜榜榜首”事件,多数都被断章取义,受众只看到了博眼球够热度的一方面,对事件的真相并不深层次地追求。正因如此,那些敢说真话、敢问真相的报道与评论,才显得弥足珍贵。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背后的真实性也是不容小觑的。一篇失真新闻的传播,不光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更很有可能在整个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譬如2007年7月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情缘”栏目播发专题节目《为什么这样对她》的“丁香小慧”篇。这档节目可以算是一档典型的新闻调查类节目。我们知道,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宗旨就是“求事实,问真相”。在受众的眼中,新闻媒体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时候遇到生活中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受众也会求助这种调查类媒体的帮助。调查类媒体的本职工作,理应是回归理智,坚守真实,然而最近部分新闻媒体出现了“不较真”的现象,对一些看似轰动的现象或话题不加鉴别便进行宣传报道。这种“热度先行”的结果如何呢?常常是话题的热度够了,而新闻的真实度少了;热点本身的关注度一时高了,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却低了。一系列经典的“爆炒新闻”案例就是最好的佐证,当然,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但不难看出,在全媒体时代,人们对新闻热度的关注,使未经证实的新闻快速传播,而这种新闻往往采用挑战受众道德底线的话题,如本报道激发了社会对“关爱儿童”“救救孩子”等敏感话题,从而轻易的引发受众的心灵共鸣。作为受众人们都会对这种社会新闻产生极大的兴趣,这种新闻正是抓住了受众对热点追逐的心理,从而大肆“撰写”吊起受众胃口的新闻内容,这种舆论导向非但没能引起社会正能量,反而给受众一个错误的导向。新闻贵在真而不在于“回头率”。如果各大媒体媒介都为了刷新闻回头率而忽视了新闻本质要求,留新闻在世何用?

全媒体时代,关注舆论导向的价值。越是铺天盖地的新闻越需要缜密的辨别。追求新闻背后的真实,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有一句话相当的经典:“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一毫秒都会有全新的事情,也叫新闻事实在发生。受众对新消息的需求,可以说如饥似渴。因此,向受众报道瞬间变动的事实,是传媒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新闻报道既要保证时效性,同时也要具备强大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将时效性最强的讯息传达给受众,在关注时效性的同时,更要重视把握新闻的舆论导向。重大新闻事件面前,假消息,负面新闻铺天盖地,如何明辨是非,寻找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关键,让事实说话,还原事件真相。

结语

对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与受众,实现了近距离的连接,这种连接使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在准确地传播真实信息的基本功能上,新闻媒体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新闻的真和新,也关乎着新闻媒体界甚至是政府国家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离开新闻的真实性,舆论引导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水之鱼,无本之末。离开新闻的时效性,新闻会渐渐变成无人问津的历史。社会养育着整个新闻界,新闻界应切实担当引导社会大众的责任,坚持新闻真和新的基本原则,给受众反映出一个真实的社会,以及真实的、确凿的事情真相。同时,传媒工作者,大众新闻人更应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大众传播新、快、真的消息,使全媒体时代成为受众真正受益的新闻时代。

(作者学校: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时效性新闻媒体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