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置

2018-10-30桑新平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9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处理病害

桑新平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路面的施工质量、设计结构、养护管理、地质条件等各种因素而导致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十分繁多,既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寿命,也影响了行车的质量,更威胁了交通的安全和运输能力。因此,本文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9-0109-02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平整度良好、车辆行驶的噪音低以及舒适度较高的优点,可以说沥青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我国交通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交通量日益增多,运营时间的增长,沥青路面就很容易产生多种病害从而破坏路面。

1 造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

1.1 龟裂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龟裂病害,是一种相互交叉的路面裂缝。这种裂缝会将路面划分为一些块度较小的裂块,最小不过20mm,最大则不过50mm。这种路面龟裂发生的原因一般都与路面的负载程度有关。承受过较轻载重的路面龟裂程度的路表初期并无变形,只是一些轻微的平行细裂缝,交叉类型的却并没有。中度龟裂路面则会有轻微的变形,会出现交叉连接的裂缝;而重度龟裂则交叉裂缝严重,整个沥青路面都会变成清晰的裂块,散落的十分明显严重。

1.2 车辙

车辙路面病害只是一种纵向表面变形的凹陷形状病害,尤其在下雨后形状会出现积水状况,更明显、更容易看到。车辙的主要表现方式为两种:非结构性车辙和结构性车辙。非结构性车辙的发生一般都会出现在夏天的高温地段。由于此时沥青软化,重载车辆使得路面上的负载量要远远高于以往并超过了路面承载的极限值,这才导致路面的各种变形不断累积成车辙病害。而结构性的车辙则是因为路面荷载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路面基层的结构抗压强度,这才形成了长久性的路面变形现象的出现。

1.3 裂缝

路面裂缝一般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等。路面出现裂缝一般情况是不会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行驶和运输。但当下雨天时,雨水会从裂缝中逐渐侵入沥青路面内部,然后渐渐蚕食路面的结构抗压强度。

1.4 泛油

很多沥青路面在使用时间较长之后,那些混入其中的混合物就会出现脱落。在夏日温度很高的时候,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也会异常的炽热。这是由于在天气炎热的时候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会变得十分柔软,再经过重型车辆的来回碾压,就会导致沥青的向上移动。在下雨天时,雨水也会因此破坏沥青的粘合性能,从而让沥青高速公路的混合体逐渐分离,从而出现泛油这一现象。

1.5 唧泥

唧泥主要是由于水透过沥青面层并滞留在基层顶面,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使基层混合料表面的旧料一起形成灰白色浆液,经行车碾压,通过裂缝到达表面而形成的。其产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碾压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所造成的。

1.6 水破坏

古有“滴水穿石”这个成语的出现。由此可从侧面反映出水的破坏力其实是十分巨大的。而水对路面的破坏不仅大,形式还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放在沥青高速公路病害的所有类型中,水破坏都高居前列。如,在下雨天时,雨水会逐渐渗透到路基深层,长此以往变回造成路面的塌陷和坑槽。

2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成因

2.1 设计的局限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病害以及寿命的使用长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当初高速公路的设计水准高不高。高速公路的设计要从路面结构的验算选择、防排水系统的深入完善以及沥青混凝土等各个多方面的配备和性能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这几个方面的设计如果太过于局限性,那么就无法设计出性能好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从根本上导致高速公路未来的使用性能和服务质量的水平。

2.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不管是新旧路之间的缝隙处理、土工材料的铺筑、沥青混合料油石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摊铺和碾压,是否按照严格的设计规范来执行。这些在施工阶段便造成的工艺的疏忽和松弛,是诱发路面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2.3 超载反复作用

在很多时候,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都会出现很多超载过重的现象。尤其是一些运煤车辆和矿业车辆的数量,尤其之多。这些车辆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每次都负载大批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这些大吨位的超载车辆的反复行驶,逐渐加速了路面的破坏,让各种路面病害类型越来越多。而这些高负荷的车辆会在纵坡较大路段,造成较大的推力,从而加速沥青面层的破坏程度。

2.4 气候因素

热胀冷缩几乎是世间所有物体都不能改变的基本定律。温室效应的影响让全球各地的气候都反复异常,而这种高温天气的温度,尤其在在炎热的夏季时分,经过暴晒的沥青路面,其温度之高恐怕连我们人体都没办法承受。这个时候,路面就会出现软化现象。

3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置策略

3.1 路面设计方面

应该采用的基层材料,最好用优质松弛性较好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然后选用半刚性材料底基层的组合式结构,从而预防裂缝的产生和消除裂缝的频繁出现。

3.2 施工阶段

施工工程阶段应该严格控制含水量以及施工材料的质量,并做好各层的链接,精心施工。减少半刚性基层的开裂而导致路面出现的裂缝。

3.3 横向裂缝的处理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的横向裂缝尚可以通过施工阶段的精心养护变得越来越少。但处理横向裂缝时,当裂缝宽度大于3mm时应该将缝隙刷扫干净,然后再吹净尘土,从而采用热沥青封堵。二挡缝隙在3mm以上时则应该向两侧开个10mm的槽,进行灌缝处理。而对于那些粗缝来说,则应该在裂缝出现的问题给进行整体切割,然后按照原路材料设计进行补铺。

3.4 泛油的处治

对于泛油来说,处理与维护相对简单,比如对于路标泛油而仍有石子外露的路段,可以不作特殊处理对于那些泛油路段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行车安全的,需要对路面进行铣刨后重新铺设。而对于因施工质量原因而引起的道路泛油,则应采取有效方法加以处治,除此之外,应在配合比设计阶段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最佳油石比的选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生产配合比进行施工。

3.5 车辙的处理方法

先选定质量较好符合规范要求的粗细集料,然后用高粘度、高软化点、高质量的沥青或改性沥青以及较为粗糙但镶嵌作用较好的材料进行控制,减缓车辙的形成。在施工过程中则加强施工工艺的质量,并在高温季节禁止大型超载车辆的通行。

3.6 坑槽的处理方法

对待坑槽的修补方法,一般采用的都是冷补法和热补法。冷补法是先测定好槽的深度和所要修补的范围后,再将里面的粉尘清除干净,最后烘干槽内部,并在里面喷洒粘层油。最后,再将冷补料填补进坑槽中。而热补法则是将加热板调到合适的位置加热几分钟,将路面软化后再将备好的热料放进去修补。等填补完成之后再经过搅拌摊平后碾压路面。

4 结语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成因,首先,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施工上,应该采用最合理的设计和最高质量的施工,来保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本质量。但对后期各种原因产生的各种病害,应该结合技术,来采用最适合的处理策略,积极实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这样才能做到更经济、有效的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36):54-55.

[2]张大圣.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7,(18):162.

[3]方斌.浅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8,(2):247-248.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路面处理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